联播+ 东海之滨,东湖之畔,大数据产业风生水起、如火燎原。10月12日至14日,第三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将在福建省福州市举办,主题为“创新驱动数字化转型,智能引领高质量发展”。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创新日新月异,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入发展,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8年,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开幕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曾发来贺信。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中国的数字化进程已经扩展到政务、民生、实体经济等各个领域,“数字农业”“数字校园”“数字社区”……数字中国成果遍地开花,共同勾勒出数字中国的宏伟蓝图。
大数据+民生 “数”有所为
大数据是每个人的大数据。人们打电话、上微博、聊QQ、刷微信,阅读、购物、看病、旅行……时时刻刻都在不断产生新数据,“堆砌”着数据大厦。
回首20年前,当“数字地球”“数字社会”还停留在概念阶段时,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便前瞻性地提出建设“数字福建”战略构想,为“数字福建”建设开好头、定好调、布好局,种下了“数字中国”的“种子”。
2002年3月,习近平(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到福建省空间信息工程研究中心调研。(资料图片)
2002年,福建省某小区设立了全省第一个社区居民电子阅览室,首批配备了10台电脑。习近平很关心网络会不会通、居民能够从网上看到什么信息。他非常认真地观察一个老人如何上网,并询问“上网快不快”。
与此同时,远程自助缴水电费系统也在福建试点安装。习近平仔细了解如何远程抄电表,并问“是否精准”。当时网络带宽入户才2兆左右,工作人员回答,还需配合人工抄表核对。习近平要求他们不搞花架子、不作秀,要扎扎实实做到“四个贴近”,实实在在为老百姓提供信息化服务。
“大数据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大有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进行第二次集体学习时曾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文化’等,让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不断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
如今大数据广泛应用于人们生活:在便利店,刷一下脸就能支付;在家里,一部手机一台电脑就可工作;出门办事,数据代替人工“跑路”,节省了大量时间成本……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袭。2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调研指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表示:“要运用大数据等手段,加强疫情溯源和监测。”
疫情实时大数据报告、追踪疾病接触人员动态、智能调度医疗防护资源……在今年的疫情防控中,人们借助大数据同心携手、科学防疫。
“运用大数据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战略布局中,人民始终是主角。让群众切身感受到信息化带来的便利,把推进信息化与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相结合,是习近平推进“数字中国”战略一以贯之的目标。
大数据+经济 点燃“新引擎”
发展之路没有终点,只有新起点。
DT(大数据)时代,数据正在成为一种生产资料。任何一个行业和领域都会产生有价值的数据,而对这些数据的统计、分析、挖掘则会创造意想不到的价值和财富。
2015年6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贵阳市大数据广场。他走进大数据应用展示中心,听取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和实际应用情况。贵州省以发展大数据作为突破口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探索,给总书记留下深刻印象。总书记对当地干部说:“我听懂了,贵州发展大数据确实有道理。”
党的十八大以来,无论是G20峰会还是世界互联网大会,无论是“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还是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为“数字经济”点赞。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际经贸活动受到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新挑战。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习近平总书记主张危中寻机、化危为机,“要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机遇,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抓紧布局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着力壮大新增长点、形成发展新动能”。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异军突起,直播带货、线上教育、云上旅游等新模式加速普及。疫情让数字产业抓住了机遇,传统产业也被推动着向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预测,2025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将达到60万亿元。
“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后疫情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引领中国经济构建新发展格局。
大数据+国家 助力“乘风破浪”
大数据是每个人的大数据,是每个企业的大数据,更是整个国家的大数据。
DT时代,大数据正有力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日益成为社会管理的驱动力、政府治理的“幕僚高参”。同时,大数据也正在改变各国综合国力,重塑未来国际战略格局。
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国科学院时指出:“大数据是工业社会的‘自由’资源,谁掌握了数据,谁就掌握了主动权。”
2014年2月,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网络信息是跨国界流动的,信息流引领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生产要素和社会财富,信息掌握的多寡成为国家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鉴于大数据潜在的巨大影响,很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将大数据视作战略资源,在前沿技术研发、数据开放共享、隐私安全保护、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前瞻性布局。
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相关研究报告显示,2018年,英国、美国、德国数字经济在GDP中已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与此同时,各国际组织也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推动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的重担。联合国发布《数字经济报告2019》审视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态势,G20、金砖等国际组织纷纷将数字经济作为重要议题,通过一系列成果性文件,携手推动全球数字经济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020年9月14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同欧盟轮值主席国德国总理默克尔、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共同举行会晤,会晤以视频方式举行。
“独行快,众行远”。疫情下的“云外交”中,习近平主席同德国、欧盟领导人共同举行会晤,主张打造中欧数字合作伙伴关系。
“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就是要适应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以新发展创造新辉煌。”大数据时代拥抱大数据,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战略视野进行前瞻规划,为网络强国指明方向。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来源:央视网
编辑:阿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