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镇江讯 京杭大运河,在苏州姑苏段绕经并穿越古城,秋雨婆娑中,白墙黛瓦、清水细流,凸显了“东方水城”的独特魅力。近日,由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管委会、苏州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苏州大运河姑苏区段媒体采风暨“探索大运河文化发布融媒体联动机制”研讨会活动在姑苏区举行,镇江日报记者随行采风,探访姑苏的自然风光,感受风土人情。
第一站:蓝•芳华文化创意园
打造瞄准未来的文创产业新高地
文创产业的转型发展,是推进“新经济”的一个重要抓手,也是为用好运河文化资源的一个载体。
蓝·芳华文化创意园一角
位于人民路的蓝·芳华文化创意园,建筑面积共计26000平方米,它原是恒亿实业有限公司六十年代的老厂,前身为苏州金塔电子公司,也是当年一代代年轻人向往的地方,承载着无数人的青春和芳华。
蓝·芳华文化创意园一角
该产业园负责人介绍说,这个文化创意园以影视主题创业社区为理念、以“文创+”为延展,引入文化+科技、文化+创意、文化+服务“大未来产业”,在园内构建“蓝朋友影视主题众创社区”。它的定位为影视、音乐等相关文化业态的人才孵化及交流展示平台,目前由江苏蓝园191服务平台负责相关运营工作。作为重点打造的主题众创社区,蓝朋友影视主题众创社区脱离以构建国际一流的文化&科技服务平台为目标,致力完善文化产业相关基础配套设施,按区域市场建成配套的影视拍摄基地、专业录音棚、演出剧场、联合办公场地、蓝朵企业社交空间。
第二站:吴门桥
让盘门三景彰显更多魅力
吴门桥
吴门桥是苏州古城的一座标志性很强的古桥,也是江苏省现存最高最大的单孔石桥,其与邻近的盘门城楼、瑞光塔组成了著名的“盘门三景”,也是苏州城西南重要的文物古迹游览区。
吴门桥上远眺古城楼
走上古桥,就能感受到不一样的历史沧桑感。运河在桥下缓缓流淌,游船摇曳,柳姿绰约。停在古桥的最高一阶,抬眼便能看到瑞光楼和盘门城楼,不动的“景物”在周边的“流动”的水光声色中,衬的更加有味道。
年复一年,不变的是古桥,变化的却是周边随着季节和时间变化的景以及看景人的心情,来这里走一走,定能寻到放松心境的妙处。
第三站:横塘驿站
期待成为一颗运河“明珠”
横塘驿站
横塘驿站位于运河和胥江交汇之处,这个建于清代的遗址,目前已是省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江南运河沿线仅存的古邮驿遗迹,所以备受关注。
时光的流逝,让这座老驿站一度“蒙尘”。2019年12月,姑苏区发改局发文批复横塘驿站修缮及环境整治一期工程正式立项,其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横塘驿站主体修缮、补齐防汛挡墙缺失部分、完善排水系统、美化围墙外立面、增添绿植等。吴门桥街道和名城保护更新公司全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使得修缮工程如期开工,到今年9月底,横塘驿站修缮及环境整治一期工程已完成北侧原有围墙拆除并新建围墙砌筑、补齐东西两侧防汛挡墙缺失部分和地面铺装,主体修缮已完成,绿化种植已完成。
站在现如今的“新”驿站外,被留下的老石柱上“同治十三年”的字样清晰可见,这是历史的见证,崭新的屋顶和漆面光亮的门栏,又透着新,历史与现代的交汇,和谐而淡然。驿站外,运河水滚滚流淌,往来船舶川流不息,老驿站“穿新衣”,依旧在这里“迎来送往”。
第四站:新郭渔家村
发挥文化资源的“整合效应”
国庆新郭渔家村创意生活集市
国庆期间,新郭渔家村一带游人很多,这个地处石湖风景区北侧,与石湖紧密相连的景点,因其“越城遗址”的身份,受到了智库专家的特别关注。
新郭渔家村,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的越国,清末民初书法家余觉与其妻刺绣大师沈寿在此建别墅定居。根据有关规划,姑苏区通过渔家村村庄整治和再利用,充分挖掘渔家村地区的历史文化,保护历史遗存,再现田园风光,真正建成一个与石湖风景相融、与运河文化相配、与沧浪新城相连的“新郭村”。
从2018年开始,吴地中秋民俗“石湖串月”在此已连续举办三届。今年10月4日,苏州人再次迎来了吴地传统民俗“游石湖看串月”。三天时间,这一传统民俗活动“圈粉”无数,数据显示,线上线下共有90多万人次体验了“石湖串月”文化之旅。
国庆新郭渔家村创意生活集市
当天,走进新郭老街,创意生活集市让人目不暇接,音诗会带来全新的视听享受、船拳展演展示传统文化魅力;国庆前夕,大运河健康跑“跑”进石湖景区,还原了吴地中秋“走月亮”的习俗;与9家老字号一起玩跨界,打造“石湖串月”文创产品;“云端逐月”线上导览系统再现了“姑苏繁华图”,更有现场直播在网网络呈现。
可以说,一场“石湖串月”民俗活动以“串”字贯穿始终,传递出苏州古城高质量融合发展的澎湃动力。
运河苏州段遗产的重要节点遍布姑苏,姑苏运河文化的历史积淀和现实优势得天独厚,未来的建设又被寄予厚望。今天,大运河之“运”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如何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为契机,不断讲好大运河苏州故事,传承和创新运河文化之魂,已成为姑苏区积极探索的一个目标。古有“上有天堂 下有苏杭”的盛赞,今日之姑苏,更令人向往。(全媒体记者 周迎)
编辑:缪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