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来,“沙进人退”是人们在黄沙面前无奈的选择。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防沙治沙事业进入稳定发展新阶段。第五次荒漠化监测结果显示,我国荒漠化面积由上世纪末年均扩展1.04万平方公里,转变为目前年均缩减2424平方公里。广大干部群众团结齐心、攻坚克难,在茫茫大漠中建起一条条绿色长城,造出一个个绿色宝库。正是一代又一代治沙人的共同努力,让“沙进人退”的局面向“绿进沙退”转变。
1997年,当马青春一家决定开始沙漠造林之时,可能没有想到,他们选择的是一条极其艰难的道路。马青春的家乡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多伦县地处浑善达克沙地南端,曾被形容是倒扣在首都北京上空的“大沙锅”。“流动的沙丘就像长着长脚的八爪鱼,无论我们怎么拼,栽树进度都比不上沙丘流动速度。”马青春说,最绝望的一次,他补种了9次的树苗都没能成活。
马青春一家换树种、改方法,失败了爬起来继续干。如今,他们栽种的1000多亩樟子松,已经成为钉在“大沙锅”上的一把把“绿剑”,让沙丘动弹不得。
通辽市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沙地面积4199万亩,占科尔沁沙地总面积的54%,是我国沙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在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茂道吐苏木的公音浩饶嘎查,86岁的村民格日乐是一位有着20多年治沙经历的治沙模范。格日乐奋战的地方叫“白音茫哈”,意为“丰富的沙子”。从1994年开始,每年3月份,河里的冰还未完全开冻,格日乐就和丈夫从温暖舒适的家中走出来,辗转到科尔沁沙地深处,一直住到11月初,河水都结冰了他们才返回城里。多年来,夫妻俩一直没停下植树的脚步。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执拗地固守在沙坨子中间,让小小的绿意一点点蔓延开来、连片成群。20多年来,格日乐夫妻俩组织村民们一起治沙造林2000多亩,植活20多万棵树,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2019年5月,格日乐将自己和丈夫建设的“沙漠绿洲”无偿交给公音浩饶嘎查党支部。她依依不舍地说:“这‘绿色银行’的行长我一辈子也不想退休。”
据统计,通辽市已累计完成人工造林1892万亩,完成退耕还林工程624.3万亩;全市2066万亩沙地得到有效治理,900多万亩水土流失土地、1500万亩农田、2000万亩草牧场得到有效保护。
在亿利集团库布其沙漠生态科技中心内,亿利集团沙漠研究院院长张吉树正在为大家介绍着治沙的情况。2000年,张吉树进入亿利集团库布其生态项目部,开始了他20年的治沙生涯。他每天早上5点准时出发,在沙漠里一干就是一天,渴了喝口水,饿了啃口饼,累了就躺在沙上歇一会儿。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张吉树带领团队申请了20余项治沙专利。他们发明的智能微创植树技术,十几秒就可以种活一棵树,节水约50%。亿利集团采用这项技术植树150多万亩,节约费用22.5亿元。团队还通过无人机飞播造林技术,遥感测量复杂地形,将研发的特殊种子包衣弹射到特定区域,一天可飞播540亩左右,解决沙漠腹地人难进、树难种、种树贵的问题。
陕西省治沙研究所是一个拥有60年治沙经验的科研院所。所长石长春告诉记者,他们一直致力于荒漠化防治领域的研究,飞播治沙、樟子松引种造林、沙漠绿洲建设等一批研究成果,除在榆林沙区广泛推广外,还辐射到内蒙古、甘肃、宁夏等周边省份。目前,陕西省榆林市林木保存面积达到2248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34.8%。(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常 理 崔国强)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编辑:阿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