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镇江讯 9月1日,新学年的第一天。从这天起,退而不休、忙碌了整整一个暑假的赵玉龙,终于可以稍稍放下手中的事,静静享受自己近水楼台的田园生活。
初秋早晨,凉风习习。不远处,青山悦目、天际敞亮,山下是禾苗碧绿的稻田;近在眼前,则是赵玉龙“经常去转转”的自家菜地,品种繁多。这是位于丹徒区荣炳盐资源区的胜利村。这是广袤大地上普普通通的小村落之一。
放慢节奏、静下心来的赵玉龙不只是坐在门口悠然看山听鸟,他更喜欢在这个时候刷刷微信上推送的新闻,兴之所至,还会与城里的亲人们微信聊天、语音聊天或直接点开视频。记者到达的时候,赵玉龙刚刚与镇江那边的孙子聊了聊开学报到的事。孙子是今年考上大学。
唐代诗人王勃笔下的“天涯若比邻”,是种浪漫写意。与王勃相隔千余年后,电话的发明与普及才算得让“天涯若比邻”真正变为现实。而在中国广大农村,从“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属于美好愿景,到电灯电话户户通;从电话只能摆在桌子上,到被赵玉龙握进手中成为“手机”,再到机子在主人手上一代一代不断升级,这又是一个何其漫长的过程。今天,小小一部华为智能手机足以让城乡之间、让赵玉龙一家之间,实现上海、镇江、荣炳三地“零距离”:想谈就谈、想见就“见”。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曾经,书信是人们隔着千山万水的最大期盼。今年68岁的赵玉龙,1971年考上了丹徒师范学校,从荣炳到学校所在的大港,当时可谓路途遥远,所以,“一般都是一两个月,或者一个学期结束了才回家,平时就只能写信。”赵玉龙回忆,父母都是不识字的农民,收到信都急呼呼地请亲戚、邻居帮着念,再请他们帮着回。
毕业回乡后,赵玉龙成为荣炳中心小学的一名教师。直到1991年,为了工作方便,“我家里安装了村里第一部固定电话。”赵玉龙为此不无自豪。后来,一子一女也相继考了出去。
“孩子们刚上学那会儿,和家里联系已经不怎么写信,都是打电话,用学校的公共电话。”儿子毕业后镇江火车站工作,女儿则去往上海一家大医院工作。这个时候的两代人之间,通话已经用上了手机。
赵玉龙记不得自己换过多少部手机了,“一次比一次先进,功能越来越多”。进入“微信时代”后,乡村文化人赵玉龙一点不落伍于子女,他是村里最早的“微信老人”之一,“我跟上海,跟镇江,我们经常在线”。赵玉龙乐呵呵道。
今年镇江这边的孙子高考,上海那边的外孙女小升初,都是大事,也理所当然成为赵玉龙微信上聊天的热点话题之一。孙辈们也都有了自己的手机,与爷爷、姥爷“亲上加亲”地成为“好友”,“六一啦、过生日啦,我都会在微信上给他们发红包。他们想我了,就跟我视频。”赵玉龙点开他与孙子、外孙女的一些聊天记录,向记展示。
退休之后的赵玉龙,依旧在荣炳这片他热爱的乡土上发光发热,以志愿者身份活跃于各个助老、助困和关爱留守儿童的公益团体,仅仅刚刚过去的这个暑假里,他就为村里十多位留守儿童提供了校外辅导。在此过程中,手机不仅是赵玉龙与亲人的沟通工具,也对他日常的公益工作大有裨益,“你看,这是我们的‘荣炳普法群’,这是‘乐健义工服务群’,还有这个,是团市委的公益项目群……”
父母去世30多年了、住房也几次翻新,当一封封早已不知所踪的家书只能珍藏在美好的记忆之中。当心中流露出比年轻人更期待5G上手的迫切情绪,记者被眼前这位从太多艰苦中走过来,如今却老有所乐、生活充实的幸福老人深深感染着。(全媒体记者 胡冰心)
编辑:何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