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民生直通车:农家书屋,如何打造脱贫攻坚“精神加油站”?

2020-09-15 17:02 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9月15日电 题:农家书屋,如何打造脱贫攻坚“精神加油站”?

新华社记者史竞男、任沁沁、刘硕

58.7万家农家书屋遍布各地、覆盖了全国有基本条件的行政村,累计配送图书超过12亿册……作为一项重要的公共文化惠民工程,农家书屋把知识送到了农民群众身边。

推动精准扶贫、助力乡村振兴,农家书屋可以发挥怎样的作用?记者走访发现,随着各地逐步完善拓展农家书屋的服务功能,农家书屋不仅是让农民汲取文化养分的“知识大本营”,也成了农民掌握先进技能、树立脱贫致富信心的“精神加油站”。

点多面广:农民人均图书拥有量增长近20倍

秋意渐浓,但在科尔沁大草原深处的农家书屋里,热度不减。

吉林省通榆县包拉温都蒙古族乡迷子荒村农家书屋的管理员张树森告诉记者,每天都有十多位村民来此看书读报。“就算是农忙时候,我们这个书屋也不‘断流’,不少产业‘排头兵’都是书屋的常客。”张树森说,以前村子是典型的“偏、穷、散、乱”村,矛盾不断、风气不好。书屋成立后,村两委班子把书屋当作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大力支持农家书屋管理员工作,呼吁大家都来看书,还经常发放普法、农技等各类资料,组织群众分享读书心得,村民把“窝里斗”的精神头放在了发展生产上,村里的风气逐渐好转,成了有名的“安、富、强、美”村。

迷子荒村的改变,是全国各地农家书屋发挥积极作用的缩影。西藏、甘肃、新疆等地,为游牧群众建立了“马背书屋”;河北、内蒙古、广西、海南等地,建设了“养殖书屋”、海上“渔家书屋”,农民群众读书难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农家书屋工程自2005年开始试点、2007年全面推开以来,农民人均图书拥有量从工程实施前的0.13册到如今的2.17册,增长了近20倍。

图书资源是农家书屋的核心竞争力。建立初期,一些农家书屋面临书籍陈旧、农民热情不高的窘境。近年来,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通过制定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推荐“农民喜爱的百种图书”等方式,由“百姓点单”精准选配了一大批适合农民阅读的图书,并实现了最新好书快速配送,江苏“书展选书”、湖北“码上点单”等农民自主选书模式广受欢迎。

各地还以农家书屋为载体,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举办“新时代乡村阅读季”“我的书屋·我的梦”等活动,持续激发农民的阅读热情。

志智双扶:培育脱贫致富的“硬核”能力

“环江香牛养殖是我们的重点脱贫项目,今年想成立养牛合作社,我来这找几本养殖方面的书。”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产业脱贫户谭壮兵在新建的农家书屋里高兴地说。

作为我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广西在135个安置人口800人以上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全面建设农家书屋。今年6月,首批63家安置点农家书屋建成使用,惠及搬迁群众34.6万人。

依靠读书拔掉穷根、改变命运,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鹤峰县燕子镇新行村村民向宏建深有体会。他在农家书屋自学养羊技术,创办了养羊基地,家里逐渐富裕起来。此后,他志愿担任了书屋管理员,先富带后富。村民尹德云在驻村扶贫干部的鼓励下,也主动来向宏建这里取经,一头钻进书屋,从《怎样养鸡》一书中受到启发,借助助农贷款开办了土鸡场,年纯收入20余万元;村民覃长友通过查阅养殖资料,并不断向镇上农技人员学技能,创办了野猪繁育基地,年出栏400多头……

向宏建把这个500平方米、藏书量2万多册的农家书屋,当成了“黄金屋”。“办好农家书屋,要善于读书用书,和脱贫致富紧密结合起来。”他利用书籍报刊,整理出几十本《科普知识惠民指南》,帮助种植、养殖户进行农产品深加工,还成立专业合作社,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基层干部反映,农家书屋既扶志气、也扶智力,不断激发着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创业创新的内在动力,引导着农民群众形成艰苦奋斗、自强自立、苦干实干的精神风貌,在文化扶贫、精准脱贫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

提质增效:迈向“云端”引领乡村振兴

随着科技发展、时代进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家书屋也暴露出一些弱项和“短板”:有的跟不上农民需求,冷冷清清;有的不合群众口味,配书质量参差不齐……如何走上“有效对路”的发展模式,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中宣部等十部门印发《农家书屋深化改革创新 提升服务效能实施方案》,推进农家书屋提质增效。

走进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南桥镇古坑村的“农家书屋+电商”服务站,几名村民正伏在桌前读书阅报。谁能想到,这间面积仅30余平方米的书屋,每年能为古坑这个省定贫困村网售各类产品千余万元。

当地政府早早就把握了电商的趋势,投入了不少力气来改造书屋、升级网络设施。5年来,江西省共建成乡村服务网店近2000家,培训建档立卡贫困户6000余人次。

古坑村农家书屋管理员彭芳学习香薰饰品制作,一本本书啃下来,建起了香薰饰品生产线,日子越过越红火。看到甜头的老乡们纷纷找上门来。“电商为农家书屋增添了人气,使基层文化设施接上了地气,村民增收致富有了底气,更鼓足了乡亲们的精气神。”彭芳颇感自豪。

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全国已有12.5万家农家书屋通过各种因地制宜的模式,完成数字化建设迈向“云端”,提供数字阅读内容近百万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各地充分利用数字农家书屋,播放防疫读物、疏解抚慰情绪、助力复工复产,或依托农家书屋组织农业技能线上公益培训,或组织管理员“送书上门”“送技到田”……

开卷有益,润物无声。农家书屋帮农民富了脑袋鼓起口袋,成为引领乡村振兴强有力的精神引擎。

来源: 新华网

编辑:阿奎

38

新华社北京9月15日电 题:农家书屋,如何打造脱贫攻坚“精神加油站”?

新华社记者史竞男、任沁沁、刘硕

58.7万家农家书屋遍布各地、覆盖了全国有基本条件的行政村,累计配送图书超过12亿册……作为一项重要的公共文化惠民工程,农家书屋把知识送到了农民群众身边。

推动精准扶贫、助力乡村振兴,农家书屋可以发挥怎样的作用?记者走访发现,随着各地逐步完善拓展农家书屋的服务功能,农家书屋不仅是让农民汲取文化养分的“知识大本营”,也成了农民掌握先进技能、树立脱贫致富信心的“精神加油站”。

点多面广:农民人均图书拥有量增长近20倍

秋意渐浓,但在科尔沁大草原深处的农家书屋里,热度不减。

吉林省通榆县包拉温都蒙古族乡迷子荒村农家书屋的管理员张树森告诉记者,每天都有十多位村民来此看书读报。“就算是农忙时候,我们这个书屋也不‘断流’,不少产业‘排头兵’都是书屋的常客。”张树森说,以前村子是典型的“偏、穷、散、乱”村,矛盾不断、风气不好。书屋成立后,村两委班子把书屋当作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大力支持农家书屋管理员工作,呼吁大家都来看书,还经常发放普法、农技等各类资料,组织群众分享读书心得,村民把“窝里斗”的精神头放在了发展生产上,村里的风气逐渐好转,成了有名的“安、富、强、美”村。

迷子荒村的改变,是全国各地农家书屋发挥积极作用的缩影。西藏、甘肃、新疆等地,为游牧群众建立了“马背书屋”;河北、内蒙古、广西、海南等地,建设了“养殖书屋”、海上“渔家书屋”,农民群众读书难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农家书屋工程自2005年开始试点、2007年全面推开以来,农民人均图书拥有量从工程实施前的0.13册到如今的2.17册,增长了近20倍。

图书资源是农家书屋的核心竞争力。建立初期,一些农家书屋面临书籍陈旧、农民热情不高的窘境。近年来,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通过制定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推荐“农民喜爱的百种图书”等方式,由“百姓点单”精准选配了一大批适合农民阅读的图书,并实现了最新好书快速配送,江苏“书展选书”、湖北“码上点单”等农民自主选书模式广受欢迎。

各地还以农家书屋为载体,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举办“新时代乡村阅读季”“我的书屋·我的梦”等活动,持续激发农民的阅读热情。

志智双扶:培育脱贫致富的“硬核”能力

“环江香牛养殖是我们的重点脱贫项目,今年想成立养牛合作社,我来这找几本养殖方面的书。”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产业脱贫户谭壮兵在新建的农家书屋里高兴地说。

作为我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广西在135个安置人口800人以上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全面建设农家书屋。今年6月,首批63家安置点农家书屋建成使用,惠及搬迁群众34.6万人。

依靠读书拔掉穷根、改变命运,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鹤峰县燕子镇新行村村民向宏建深有体会。他在农家书屋自学养羊技术,创办了养羊基地,家里逐渐富裕起来。此后,他志愿担任了书屋管理员,先富带后富。村民尹德云在驻村扶贫干部的鼓励下,也主动来向宏建这里取经,一头钻进书屋,从《怎样养鸡》一书中受到启发,借助助农贷款开办了土鸡场,年纯收入20余万元;村民覃长友通过查阅养殖资料,并不断向镇上农技人员学技能,创办了野猪繁育基地,年出栏400多头……

向宏建把这个500平方米、藏书量2万多册的农家书屋,当成了“黄金屋”。“办好农家书屋,要善于读书用书,和脱贫致富紧密结合起来。”他利用书籍报刊,整理出几十本《科普知识惠民指南》,帮助种植、养殖户进行农产品深加工,还成立专业合作社,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基层干部反映,农家书屋既扶志气、也扶智力,不断激发着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创业创新的内在动力,引导着农民群众形成艰苦奋斗、自强自立、苦干实干的精神风貌,在文化扶贫、精准脱贫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

提质增效:迈向“云端”引领乡村振兴

随着科技发展、时代进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家书屋也暴露出一些弱项和“短板”:有的跟不上农民需求,冷冷清清;有的不合群众口味,配书质量参差不齐……如何走上“有效对路”的发展模式,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中宣部等十部门印发《农家书屋深化改革创新 提升服务效能实施方案》,推进农家书屋提质增效。

走进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南桥镇古坑村的“农家书屋+电商”服务站,几名村民正伏在桌前读书阅报。谁能想到,这间面积仅30余平方米的书屋,每年能为古坑这个省定贫困村网售各类产品千余万元。

当地政府早早就把握了电商的趋势,投入了不少力气来改造书屋、升级网络设施。5年来,江西省共建成乡村服务网店近2000家,培训建档立卡贫困户6000余人次。

古坑村农家书屋管理员彭芳学习香薰饰品制作,一本本书啃下来,建起了香薰饰品生产线,日子越过越红火。看到甜头的老乡们纷纷找上门来。“电商为农家书屋增添了人气,使基层文化设施接上了地气,村民增收致富有了底气,更鼓足了乡亲们的精气神。”彭芳颇感自豪。

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全国已有12.5万家农家书屋通过各种因地制宜的模式,完成数字化建设迈向“云端”,提供数字阅读内容近百万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各地充分利用数字农家书屋,播放防疫读物、疏解抚慰情绪、助力复工复产,或依托农家书屋组织农业技能线上公益培训,或组织管理员“送书上门”“送技到田”……

开卷有益,润物无声。农家书屋帮农民富了脑袋鼓起口袋,成为引领乡村振兴强有力的精神引擎。

来源: 新华网

编辑:阿奎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