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从共享病毒信息到支援海外抗疫,中国一直在行动

2020-09-11 16:28 科技日报  

◎ 科技日报实习记者 代小佩

9月8日上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回首战“疫”,病毒不分国界、不分种族,人类携手应对,才能战而胜之。而在全球抗疫中,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技。

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新华社记者 申宏 摄

2020年的第二天,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大门口,该所党委书记武桂珍焦急地等待着。中午12时,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送检的4例标本终于抵达,并迅速被送进了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

研究人员分秒必争。3小时后,阳性检测结果出炉;24小时后,首批标本测序完成。基因组比对结果显示,这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1月7日,中国疾控中心成功分离出首株新冠病毒毒株,并很快在全球共享。

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时指出,在疫情防控斗争中,广大专家学者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发挥专业优势,在分析疫情形势、完善防控策略、指导医疗救治、加快科研攻关、修订法律法规、促进国际合作等方面献计献策,为疫情防控斗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与全球共享病毒信息

时光倒流回2003年,非典突袭。彼时,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的马俊才团队建立了SARS研究信息网,专门发布与非典疫情有关的信息。“当时条件有限,SARS研究信息网提供的内容不够丰富。”马俊才说。

17年后,马俊才身为国家微生物科学数据中心主任和世界微生物数据中心主任,再次面对大考。

2020年1月18日至20日,湖北省卫健委通报了新冠肺炎感染病例。出于职业敏感,马俊才与国家病原微生物资源库主任魏强商量,建立与新冠病毒有关的信息平台,双方一拍即合。

与此同时,中科院微生物所也在迅速部署组建应急科技攻关团队,马俊才的大数据团队是其中一支主力军。

20多人迅速投入平台建设,网页设计、美工、数据收集、编辑、录入以及网站维护,工作千头万绪。“有人放弃休假,有人改签车票,大家加班加点,终于赶在大年三十前把平台建好。这让我很感动。”马俊才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1月24日,新型冠状病毒国家科技资源服务系统正式启动,上午9时20分,服务系统首次向全球发出新冠病毒的电镜照片及毒株信息,3小时后,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等国际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

国家病原微生物资源库公布首株新型冠状病毒毒种信息。图片来源:中国疾控中心网站

习近平主席1月22日在同法国总统马克龙通电话时提到,中方采取严密的防控防治举措,及时发布疫情防治有关信息,及时向世界卫生组织以及有关国家和地区通报疫情信息。

2月18日,国家微生物科学数据中心又推出全球冠状病毒组学数据共享与分析系统,用于汇集全球范围内与冠状病毒有关的公开信息,并对不同冠状病毒的基因组序列做了变异分析与展示,免费为国内外科研人员提供方便快捷的数据检索及下载资源,实现了病毒组学数据集成与标准化的分析挖掘流程,帮助全球科学家进行病毒的变异、溯源、进化等研究。

截至6月,新型冠状病毒国家科技资源服务系统和全球冠状病毒组学数据共享与分析系统两个平台,为全球173个国家和地区的20多万名用户提供了899.8万人次数据浏览和检索,其中境外24172名国际用户访问了77.6万人次。

国家微生物科学数据中心还与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共同建立了中国科学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科研文献共享平台,于3月30日正式启动。平台汇聚了中国科学院科研人员发表的和中国科学院300余种科技期刊正式录用的新冠肺炎论文,集成了核酸序列、菌毒种信息、晶体结构等科学数据资源,并提供一站式浏览、检索、共享服务。

“共享病毒的信息,就好比提供了基本食材,每个人都能拿去做自己擅长的那道菜。研究人员利用公开的数据开展不同研究——研发检测试剂、药物、疫苗等,以便共同应对疫情。”马俊才说。

让科学数据公开透明

与时间的赛跑,也在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国家生物信息中心)上演。

1月12日,中国政府向世界卫生组织共享新冠病毒基因组序列的当天,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员、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主任鲍一明就和研究所所长薛勇彪酝酿,并向有关部门上报了关于建立新型冠状病毒专题资源平台的建议。与此同时,20多位员工立即开始实施平台建设。“临近春节,忽然变得特别忙,有人在回家的火车上编写代码。”鲍一明回忆说。

很快,全球首个综合性新冠病毒资源“2019新型冠状病毒信息库”于1月22日上线。信息库整合了世界卫生组织、中国疾控中心、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全球流感共享数据库(GISAID)等机构公开发布的冠状病毒基因组序列数据、元信息、学术文献等,并对不同冠状病毒的基因组序列做了变异分析与展示。

这一系统可为国内外科研人员免费提供方便快捷的数据检索及下载资源,实现了病毒组学数据集成与标准化的分析挖掘流程,帮助全球科学家进行病毒的变异、溯源、进化等研究,为研发检测试剂、抗病毒药物和疫苗提供参考数据。

“前期,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打下了比较好的技术基础,所以,疫情暴发时,我们能比较快地搭建起这个信息库。”鲍一明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2019新型冠状病毒信息库”为国家研判疫情提供依据,资源库完全开放,数据展示形式丰富,同时提供了便捷的分析工具。截至目前,该信息库包含98526条2019新型冠状病毒序列、16324个基因组变异、62923篇文献情报。早在6月份,数据下载量即逾6000多万条。

网页截图。

此外,信息库被多篇论文引用。“一些国外数据库甚至直接整合了我们的数据库资源,多个国际知名生物信息和病毒资源网站也加了信息库的链接。”鲍一明说,“2019新型冠状病毒信息库”得到国际同行认可。

鲍一明告诉科技日报记者,“2019新型冠状病毒信息库”推出后,生物信息数据库“三巨头”——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日本DNA数据库(DDBJ)以及英国欧洲生物信息学研究所(EBI),也主动与国家生物信息中心和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联系,建立新冠病毒序列国际共享机制。6月5日,“三巨头”线上举办年会,鲍一明受邀参加并作报告,讨论了深入合作的计划。

信息交流的大门越开越大。2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部署科技部、国家卫健委建立论文交流共享平台。两部门联合中国科协和中华医学会,在中华医学期刊网推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科研成果学术交流平台,用于发布新冠肺炎科研应急攻关项目形成的科研成果、研究论文、实验数据、临床病例等数据。截至9月6日,平台共上线144种期刊、1302篇论文和报告,总阅读数343.34万次。平台还设置了外文文献板块,有国外科学家或科研机构在此发文章,中国编写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英文版也能在该板块获取,供全球参考。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医学会、爱思唯尔等机构还将平台的论文和链接加入其资源库,为世界抗疫提供中国经验。

介绍防疫抗疫的中国方案

6月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医科大学呼吸内科教授钟南山建议,中国积极总结防疫经验,把论文写在全球的大地上。马俊才和鲍一明都表示,科学家在疫情期间刊发的高质量论文,有利于全球更好地认识新冠病毒并为抗击疫情做充分的准备。

疫情期间,中国医疗机构、疾控机构和科学家在《柳叶刀》《科学》《自然》《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数十篇论文,及时发布新冠肺炎首批患者临床特征描述、人际传播风险、方舱医院经验、药物研发进展、疫苗动物实验等研究成果。

仅在1月29日当天,不少重磅论文相继出炉。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团队有关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序列信息的论文正式被《自然》杂志接收;中国疾控中心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新冠肺炎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文章;《柳叶刀》杂志发表我国学者的《武汉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99例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的描述性研究》以及《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的基因组表征和流行病学:对病毒起源和受体结合的影响》两篇文章。

此后,更多研究相继公布于众,例如,解析新型冠状病毒细胞表面受体ACE2的全长三维结构、新冠病毒整体结构、首次发现新冠肺炎患者体内细胞因子变化图谱及预后的规律、炎症风暴导致重症新冠肺炎,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疫情的流行病学分析、动物模型构建、药物筛选……

一边是新冠病毒在全球蔓延,一边是中国向世界传播防疫抗疫的经验。正如《柳叶刀》主编理查德·霍顿所说:中国医生和科学家作出了最为杰出的贡献。

疫情发生后,中国与东盟、欧盟、非盟等国际和地区组织,以及韩国、日本、俄罗斯、美国、德国等国家,开展了70多次疫情防控交流活动。国家卫健委汇编诊疗和防控方案并翻译成3个语种,分享给全球180多个国家、10多个国际和地区组织参照使用,并与世界卫生组织联合举办“新冠肺炎防治中国经验国际通报会”。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之后,还是一人一个苹果;但是,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交换之后,我们每人都有两个思想。”英国剧作家萧伯纳的名言穿越历史尘埃,依然光芒闪烁。

在全球抗疫中未曾缺席

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时,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历史系教授、《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在美国《时代》杂志刊文称,历史表明,真正的保护来自于可靠的科学信息共享和全球团结一致。

当人类互相指责时,病毒正在翻倍。中国始终坚信,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国际社会应该守望相助、同舟共济。

5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致辞,呼吁各国团结合作战胜疫情,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并宣布两年内提供20亿美元国际援助、与联合国合作在华设立全球人道主义应急仓库和枢纽、建立30个中非对口医院合作机制、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同二十国集团成员一道落实“暂缓最贫困国家债务偿付倡议”等中国支持全球抗疫的一系列重大举措。

中国还同有关国家、世界卫生组织以及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CEPI)、全球疫苗免疫联盟(GAVI)等开展科研合作,加快推进疫苗研发和药物临床试验。

有人问20世纪美国著名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人类文明最初的标志是什么?她回答:一段愈合的股骨。

玛格丽特解释说,在远古年代,如果有人断了股骨,就无法生存,会被四处游荡的野兽吃掉。因此,一段被发现的最早的愈合股骨,表明有人将受伤的人带到了安全的地方,并且花了很长时间跟他待在一起,照顾他,让他慢慢康复。所以,在困难中帮助别人才是文明的起点。

病毒横扫全球,舔舐伤口努力自愈的中国,不忘扶一把受难的他国。中国不仅维护本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也对全球公共卫生安全高度负责。

2月29日,中国医疗专家组抵达伊朗。此后,中国的医疗专家携带医疗物资,分批抵达塞尔维亚、柬埔寨、意大利、巴基斯坦、老挝、委内瑞拉……“亚当子孙皆兄弟,兄弟犹如手足亲”“道不远人,人无异国”“岁寒松柏,长毋相忘”,随同物资一起抵达的还有人类共通的善意。

4月16日,中国援埃塞俄比亚抗疫医疗专家组抵达亚的斯亚贝巴国际机场。应埃塞俄比亚政府邀请,中国政府派遣的抗疫医疗专家组16日下午抵达埃塞俄比亚,将与当地医疗机构合作开展新冠疫情的防疫工作。图片来源:新华网

患难见真情。3月1日至5月31日,中国向200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防疫物资,其中,口罩706亿只,防护服3.4亿套,护目镜1.15亿个,呼吸机9.67万台,检测试剂盒2.25亿人份,红外线测温仪4029万台……

重大传染性疾病是全人类的敌人,在全球抗疫中,中国未曾缺席——用科技的武器战胜病毒的肆虐,让合作的阳光驱散疫情的阴霾!

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阿奎

41

◎ 科技日报实习记者 代小佩

9月8日上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回首战“疫”,病毒不分国界、不分种族,人类携手应对,才能战而胜之。而在全球抗疫中,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技。

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新华社记者 申宏 摄

2020年的第二天,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大门口,该所党委书记武桂珍焦急地等待着。中午12时,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送检的4例标本终于抵达,并迅速被送进了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

研究人员分秒必争。3小时后,阳性检测结果出炉;24小时后,首批标本测序完成。基因组比对结果显示,这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1月7日,中国疾控中心成功分离出首株新冠病毒毒株,并很快在全球共享。

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时指出,在疫情防控斗争中,广大专家学者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发挥专业优势,在分析疫情形势、完善防控策略、指导医疗救治、加快科研攻关、修订法律法规、促进国际合作等方面献计献策,为疫情防控斗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与全球共享病毒信息

时光倒流回2003年,非典突袭。彼时,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的马俊才团队建立了SARS研究信息网,专门发布与非典疫情有关的信息。“当时条件有限,SARS研究信息网提供的内容不够丰富。”马俊才说。

17年后,马俊才身为国家微生物科学数据中心主任和世界微生物数据中心主任,再次面对大考。

2020年1月18日至20日,湖北省卫健委通报了新冠肺炎感染病例。出于职业敏感,马俊才与国家病原微生物资源库主任魏强商量,建立与新冠病毒有关的信息平台,双方一拍即合。

与此同时,中科院微生物所也在迅速部署组建应急科技攻关团队,马俊才的大数据团队是其中一支主力军。

20多人迅速投入平台建设,网页设计、美工、数据收集、编辑、录入以及网站维护,工作千头万绪。“有人放弃休假,有人改签车票,大家加班加点,终于赶在大年三十前把平台建好。这让我很感动。”马俊才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1月24日,新型冠状病毒国家科技资源服务系统正式启动,上午9时20分,服务系统首次向全球发出新冠病毒的电镜照片及毒株信息,3小时后,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等国际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

国家病原微生物资源库公布首株新型冠状病毒毒种信息。图片来源:中国疾控中心网站

习近平主席1月22日在同法国总统马克龙通电话时提到,中方采取严密的防控防治举措,及时发布疫情防治有关信息,及时向世界卫生组织以及有关国家和地区通报疫情信息。

2月18日,国家微生物科学数据中心又推出全球冠状病毒组学数据共享与分析系统,用于汇集全球范围内与冠状病毒有关的公开信息,并对不同冠状病毒的基因组序列做了变异分析与展示,免费为国内外科研人员提供方便快捷的数据检索及下载资源,实现了病毒组学数据集成与标准化的分析挖掘流程,帮助全球科学家进行病毒的变异、溯源、进化等研究。

截至6月,新型冠状病毒国家科技资源服务系统和全球冠状病毒组学数据共享与分析系统两个平台,为全球173个国家和地区的20多万名用户提供了899.8万人次数据浏览和检索,其中境外24172名国际用户访问了77.6万人次。

国家微生物科学数据中心还与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共同建立了中国科学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科研文献共享平台,于3月30日正式启动。平台汇聚了中国科学院科研人员发表的和中国科学院300余种科技期刊正式录用的新冠肺炎论文,集成了核酸序列、菌毒种信息、晶体结构等科学数据资源,并提供一站式浏览、检索、共享服务。

“共享病毒的信息,就好比提供了基本食材,每个人都能拿去做自己擅长的那道菜。研究人员利用公开的数据开展不同研究——研发检测试剂、药物、疫苗等,以便共同应对疫情。”马俊才说。

让科学数据公开透明

与时间的赛跑,也在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国家生物信息中心)上演。

1月12日,中国政府向世界卫生组织共享新冠病毒基因组序列的当天,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员、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主任鲍一明就和研究所所长薛勇彪酝酿,并向有关部门上报了关于建立新型冠状病毒专题资源平台的建议。与此同时,20多位员工立即开始实施平台建设。“临近春节,忽然变得特别忙,有人在回家的火车上编写代码。”鲍一明回忆说。

很快,全球首个综合性新冠病毒资源“2019新型冠状病毒信息库”于1月22日上线。信息库整合了世界卫生组织、中国疾控中心、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全球流感共享数据库(GISAID)等机构公开发布的冠状病毒基因组序列数据、元信息、学术文献等,并对不同冠状病毒的基因组序列做了变异分析与展示。

这一系统可为国内外科研人员免费提供方便快捷的数据检索及下载资源,实现了病毒组学数据集成与标准化的分析挖掘流程,帮助全球科学家进行病毒的变异、溯源、进化等研究,为研发检测试剂、抗病毒药物和疫苗提供参考数据。

“前期,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打下了比较好的技术基础,所以,疫情暴发时,我们能比较快地搭建起这个信息库。”鲍一明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2019新型冠状病毒信息库”为国家研判疫情提供依据,资源库完全开放,数据展示形式丰富,同时提供了便捷的分析工具。截至目前,该信息库包含98526条2019新型冠状病毒序列、16324个基因组变异、62923篇文献情报。早在6月份,数据下载量即逾6000多万条。

网页截图。

此外,信息库被多篇论文引用。“一些国外数据库甚至直接整合了我们的数据库资源,多个国际知名生物信息和病毒资源网站也加了信息库的链接。”鲍一明说,“2019新型冠状病毒信息库”得到国际同行认可。

鲍一明告诉科技日报记者,“2019新型冠状病毒信息库”推出后,生物信息数据库“三巨头”——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日本DNA数据库(DDBJ)以及英国欧洲生物信息学研究所(EBI),也主动与国家生物信息中心和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联系,建立新冠病毒序列国际共享机制。6月5日,“三巨头”线上举办年会,鲍一明受邀参加并作报告,讨论了深入合作的计划。

信息交流的大门越开越大。2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部署科技部、国家卫健委建立论文交流共享平台。两部门联合中国科协和中华医学会,在中华医学期刊网推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科研成果学术交流平台,用于发布新冠肺炎科研应急攻关项目形成的科研成果、研究论文、实验数据、临床病例等数据。截至9月6日,平台共上线144种期刊、1302篇论文和报告,总阅读数343.34万次。平台还设置了外文文献板块,有国外科学家或科研机构在此发文章,中国编写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英文版也能在该板块获取,供全球参考。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医学会、爱思唯尔等机构还将平台的论文和链接加入其资源库,为世界抗疫提供中国经验。

介绍防疫抗疫的中国方案

6月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医科大学呼吸内科教授钟南山建议,中国积极总结防疫经验,把论文写在全球的大地上。马俊才和鲍一明都表示,科学家在疫情期间刊发的高质量论文,有利于全球更好地认识新冠病毒并为抗击疫情做充分的准备。

疫情期间,中国医疗机构、疾控机构和科学家在《柳叶刀》《科学》《自然》《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数十篇论文,及时发布新冠肺炎首批患者临床特征描述、人际传播风险、方舱医院经验、药物研发进展、疫苗动物实验等研究成果。

仅在1月29日当天,不少重磅论文相继出炉。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团队有关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序列信息的论文正式被《自然》杂志接收;中国疾控中心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新冠肺炎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文章;《柳叶刀》杂志发表我国学者的《武汉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99例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的描述性研究》以及《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的基因组表征和流行病学:对病毒起源和受体结合的影响》两篇文章。

此后,更多研究相继公布于众,例如,解析新型冠状病毒细胞表面受体ACE2的全长三维结构、新冠病毒整体结构、首次发现新冠肺炎患者体内细胞因子变化图谱及预后的规律、炎症风暴导致重症新冠肺炎,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疫情的流行病学分析、动物模型构建、药物筛选……

一边是新冠病毒在全球蔓延,一边是中国向世界传播防疫抗疫的经验。正如《柳叶刀》主编理查德·霍顿所说:中国医生和科学家作出了最为杰出的贡献。

疫情发生后,中国与东盟、欧盟、非盟等国际和地区组织,以及韩国、日本、俄罗斯、美国、德国等国家,开展了70多次疫情防控交流活动。国家卫健委汇编诊疗和防控方案并翻译成3个语种,分享给全球180多个国家、10多个国际和地区组织参照使用,并与世界卫生组织联合举办“新冠肺炎防治中国经验国际通报会”。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之后,还是一人一个苹果;但是,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交换之后,我们每人都有两个思想。”英国剧作家萧伯纳的名言穿越历史尘埃,依然光芒闪烁。

在全球抗疫中未曾缺席

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时,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历史系教授、《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在美国《时代》杂志刊文称,历史表明,真正的保护来自于可靠的科学信息共享和全球团结一致。

当人类互相指责时,病毒正在翻倍。中国始终坚信,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国际社会应该守望相助、同舟共济。

5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致辞,呼吁各国团结合作战胜疫情,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并宣布两年内提供20亿美元国际援助、与联合国合作在华设立全球人道主义应急仓库和枢纽、建立30个中非对口医院合作机制、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同二十国集团成员一道落实“暂缓最贫困国家债务偿付倡议”等中国支持全球抗疫的一系列重大举措。

中国还同有关国家、世界卫生组织以及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CEPI)、全球疫苗免疫联盟(GAVI)等开展科研合作,加快推进疫苗研发和药物临床试验。

有人问20世纪美国著名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人类文明最初的标志是什么?她回答:一段愈合的股骨。

玛格丽特解释说,在远古年代,如果有人断了股骨,就无法生存,会被四处游荡的野兽吃掉。因此,一段被发现的最早的愈合股骨,表明有人将受伤的人带到了安全的地方,并且花了很长时间跟他待在一起,照顾他,让他慢慢康复。所以,在困难中帮助别人才是文明的起点。

病毒横扫全球,舔舐伤口努力自愈的中国,不忘扶一把受难的他国。中国不仅维护本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也对全球公共卫生安全高度负责。

2月29日,中国医疗专家组抵达伊朗。此后,中国的医疗专家携带医疗物资,分批抵达塞尔维亚、柬埔寨、意大利、巴基斯坦、老挝、委内瑞拉……“亚当子孙皆兄弟,兄弟犹如手足亲”“道不远人,人无异国”“岁寒松柏,长毋相忘”,随同物资一起抵达的还有人类共通的善意。

4月16日,中国援埃塞俄比亚抗疫医疗专家组抵达亚的斯亚贝巴国际机场。应埃塞俄比亚政府邀请,中国政府派遣的抗疫医疗专家组16日下午抵达埃塞俄比亚,将与当地医疗机构合作开展新冠疫情的防疫工作。图片来源:新华网

患难见真情。3月1日至5月31日,中国向200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防疫物资,其中,口罩706亿只,防护服3.4亿套,护目镜1.15亿个,呼吸机9.67万台,检测试剂盒2.25亿人份,红外线测温仪4029万台……

重大传染性疾病是全人类的敌人,在全球抗疫中,中国未曾缺席——用科技的武器战胜病毒的肆虐,让合作的阳光驱散疫情的阴霾!

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阿奎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