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初中,曹丕出广陵,临大江,兵十余万,旗帜数百里。帝使诸将谋以拒守,将军徐盛设计,自武昌至京口,烽烟相望。” ——《三国志·吴书》
黄初六年(225),魏国挥师南下,直逼东吴,魏文帝曹丕前往前线督战,“行幸广陵故城”(《三国志·魏书》)。广陵即现在的扬州,曹丕在广陵地区临江阅兵,面对着浩浩汤汤的长江,江南就是吴国江防重镇京口,江北则是麾下的十多万虎狼之师,旌旗招展数百里。曹丕见状豪情与诗兴并发,写下《魏书载帝于马上为诗》一诗,开篇“观兵临江水,水流何汤汤。戈矛成山林,玄甲耀日光”的诗句,足见此次阅兵盛况。
曹丕临江阅兵,给东吴造成了巨大的军事压力。吴王孙权召集诸将商讨拒守之策。将军徐盛献上一计,从武昌到京口(今江苏镇江),于长江沿线设置烽火台,用于警戒。孙权采纳了这一建议。
东吴烽火台设在沿江的各孤山山顶,相距三十、五十、百里不等,可以遥遥相望。敌军若至则点燃烽烟报警,台台相传,警情可迅即传至千里之外。烽火台建成后,孙权曾举行过一次演习,在日暮时分举火于西陵(今湖北宜昌),“鼓三竟”,也就是六个小时,讯情就可传到吴中南沙(今江苏江阴)。
东吴设置沿江烽火台的做法在后世得到了沿袭,东晋、南朝时沿江亦置烽火楼。《六朝事迹编类》“烽火楼”条引杨修之诗注曰:“沿江筑台,以举烽燧,自建康至江陵五千七百里,有警半日而达。”
镇江境内的东吴烽火台遗址,在南北朝时依然存在,南朝顾野王所编《舆地志》记载:“缘江烽燧台基,《吴志》并在丹徒县境。”
来源:镇江市社科联
编辑: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