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从“靠天吃饭”到“诗和远方” 太湖渔民上岸书写幸福生活

2020-09-07 09:40 无锡市滨湖区融媒体中心  

江南之地,鱼米之乡。继今年1月1日起,太湖无锡水域所涉2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实行常年禁捕后,年内整个太湖也要全面退捕。“靠水吃水”的太湖渔民退捕上岸后,仍然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书写着幸福生活的“诗与远方”。

上岸:从2003年起有渔民逐步退捕

位于太湖沿岸的无锡滨湖区蠡园街道渔港社区有着丰富的渔文化底蕴,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曾是著名的渔业之乡。在经历渔业政策改革、乡镇企业发展及生活方式转变之后,这里的许多渔民都已经陆续上岸。

“我们这辈仍在船上靠打渔为生的已经寥寥无几。”渔港社区两委委员龚磊是80年代生人,属于标准的“渔四代”。他介绍,最早的时候,渔港乡3000多人中,渔业捕捞者、农业生产者、渔业养殖者、工业企业工作者各占四分之一。当时,大量渔民从苏州跟随大型船只而来,他的祖辈正在其中,还有沿太湖和内湖的渔民聚集于此。这些人的后代组成了后来的渔港乡,也就是今天的渔港社区。

直到七十年代后期至八十年代初,地方上开始给渔民划分宅基地,渔民才算结束了漂泊,一只脚踏回岸上,逐渐实现安家落户。“船上和岸上是冰火两重天”,龚磊说,上了岸的人,再回想船上的生活,都要多几分难耐,到他那一代,已经不像父辈那样以船为家,只有偶尔上船玩耍的零星记忆。

2003年,无锡实行退渔还林政策,渔港社区积极配合。2008年,考虑到渔业生产作业的特殊性,蠡园街道出台了退捕政策,引导年满60岁的渔民终止捕捞,上岸养老;对于不满60岁的渔民,则以渔船收购、渔民返租的形式,实现渔船的“提档减量”,规范渔业生产,提升作业安全性。300多户渔民中,有150多户完成退捕,成为无锡最早的一批集中退捕渔民。

龚磊介绍,去年底,街道对无证捕捞船只进行了集中整治,查处了一百多条无证渔船。今年初,又有19户渔民自愿退捕。截至目前,整个社区还有35户拥有捕捞证的渔民。9月30日全面禁捕之后,将把捕捞证全部收回。同时,对最后这批渔民进行建档立卡,就业帮扶。

回忆:再不必为大风大雨担惊受怕

已经79岁的上岸渔民夏金大,虽然早已满头白发,但从17岁就开始了捕鱼的他,说起船上生活依旧头头是道。“靠天吃饭”,打鱼数十载,这四个字是夏金大最深的体会。他回忆,1957年时,渔船没有发动机,都是靠风行驶,风往哪里吹,船往哪里去。“没有风就没办法捕鱼,特别到了八九月份,是没有产量的。割稻的时候产量最不好,因为下的雨是苦的,也捉不到鱼。”在他看来,渔民生活贫苦的原因正在于此——常常要为明天是否有收获而担忧。

除了生活的贫苦,风雨的无情也给渔民带来了不小的精神压力。夏金大用“提心吊胆”来形容船上的心理状态。“过去捕鱼时老渔民都是靠眼力和经验判断天气,生怕遇上大风大雨,一个不巧船就翻了”,夏金大没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但和他一个大队的渔民里,就有两户人家因为大风翻过船。“生无栖身之地,死无葬身之地。”他这样总结那时候渔民的艰难生活。

祖辈打鱼为生,夏金大从小就在渔船上长大。人最多的时候时,他的太婆、奶奶、父亲、母亲、叔叔等一家十几口人都住在一条船上。“我们家的船是那时候渔港最大的,可以装30吨的货。”夏金大清晰地记得,那时候大多数渔民在岸上都没有房子,吃住在船上。岸上无房,意味着不能送孩子上岸读书,子孙后代也只能困在船上。

1976年,夏金大上岸工作,他是大队里较早上岸的一批渔民,半年后,他将妻子和三个孩子也接到了岸上。上岸后,他将三个孩子送进学堂读书,再也没有回到湖上。如今,早已退休的夏金大,每天或是和老友小聚闲聊,或是参加社区活动,老年生活过得很是畅意舒心。

传承:“渔民故事”延续渔文化根脉

随着《关于全面推进我市长江流域禁捕退捕工作的实施方案》正式发布,渔民们或将完全离开渔船,而传统的捕捞技艺、渔网编织、渔歌渔谣等渔文化也可能面临无人传承的窘境。对此,有着悠久捕鱼历史的渔港社区也在不断探索渔文化的保护和发扬之路。

在渔港社区公众号内,已经发布了巧手“织渔网”文化共传承、老少共乐绘画活动、红色志愿服务等多项活动的反馈,照片中,老渔民们喜上眉梢,与青春洋溢的少年共享天伦之乐。渔港社区副主任万是佳介绍,为了满足老渔民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让他们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并延续本地传统渔文化。今年7月份开始,社区联合江南大学法学院师生,组织设立了“薪火相传”渔港老年渔民精神养老服务项目。

来源:无锡市滨湖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阿奎

37

江南之地,鱼米之乡。继今年1月1日起,太湖无锡水域所涉2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实行常年禁捕后,年内整个太湖也要全面退捕。“靠水吃水”的太湖渔民退捕上岸后,仍然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书写着幸福生活的“诗与远方”。

上岸:从2003年起有渔民逐步退捕

位于太湖沿岸的无锡滨湖区蠡园街道渔港社区有着丰富的渔文化底蕴,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曾是著名的渔业之乡。在经历渔业政策改革、乡镇企业发展及生活方式转变之后,这里的许多渔民都已经陆续上岸。

“我们这辈仍在船上靠打渔为生的已经寥寥无几。”渔港社区两委委员龚磊是80年代生人,属于标准的“渔四代”。他介绍,最早的时候,渔港乡3000多人中,渔业捕捞者、农业生产者、渔业养殖者、工业企业工作者各占四分之一。当时,大量渔民从苏州跟随大型船只而来,他的祖辈正在其中,还有沿太湖和内湖的渔民聚集于此。这些人的后代组成了后来的渔港乡,也就是今天的渔港社区。

直到七十年代后期至八十年代初,地方上开始给渔民划分宅基地,渔民才算结束了漂泊,一只脚踏回岸上,逐渐实现安家落户。“船上和岸上是冰火两重天”,龚磊说,上了岸的人,再回想船上的生活,都要多几分难耐,到他那一代,已经不像父辈那样以船为家,只有偶尔上船玩耍的零星记忆。

2003年,无锡实行退渔还林政策,渔港社区积极配合。2008年,考虑到渔业生产作业的特殊性,蠡园街道出台了退捕政策,引导年满60岁的渔民终止捕捞,上岸养老;对于不满60岁的渔民,则以渔船收购、渔民返租的形式,实现渔船的“提档减量”,规范渔业生产,提升作业安全性。300多户渔民中,有150多户完成退捕,成为无锡最早的一批集中退捕渔民。

龚磊介绍,去年底,街道对无证捕捞船只进行了集中整治,查处了一百多条无证渔船。今年初,又有19户渔民自愿退捕。截至目前,整个社区还有35户拥有捕捞证的渔民。9月30日全面禁捕之后,将把捕捞证全部收回。同时,对最后这批渔民进行建档立卡,就业帮扶。

回忆:再不必为大风大雨担惊受怕

已经79岁的上岸渔民夏金大,虽然早已满头白发,但从17岁就开始了捕鱼的他,说起船上生活依旧头头是道。“靠天吃饭”,打鱼数十载,这四个字是夏金大最深的体会。他回忆,1957年时,渔船没有发动机,都是靠风行驶,风往哪里吹,船往哪里去。“没有风就没办法捕鱼,特别到了八九月份,是没有产量的。割稻的时候产量最不好,因为下的雨是苦的,也捉不到鱼。”在他看来,渔民生活贫苦的原因正在于此——常常要为明天是否有收获而担忧。

除了生活的贫苦,风雨的无情也给渔民带来了不小的精神压力。夏金大用“提心吊胆”来形容船上的心理状态。“过去捕鱼时老渔民都是靠眼力和经验判断天气,生怕遇上大风大雨,一个不巧船就翻了”,夏金大没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但和他一个大队的渔民里,就有两户人家因为大风翻过船。“生无栖身之地,死无葬身之地。”他这样总结那时候渔民的艰难生活。

祖辈打鱼为生,夏金大从小就在渔船上长大。人最多的时候时,他的太婆、奶奶、父亲、母亲、叔叔等一家十几口人都住在一条船上。“我们家的船是那时候渔港最大的,可以装30吨的货。”夏金大清晰地记得,那时候大多数渔民在岸上都没有房子,吃住在船上。岸上无房,意味着不能送孩子上岸读书,子孙后代也只能困在船上。

1976年,夏金大上岸工作,他是大队里较早上岸的一批渔民,半年后,他将妻子和三个孩子也接到了岸上。上岸后,他将三个孩子送进学堂读书,再也没有回到湖上。如今,早已退休的夏金大,每天或是和老友小聚闲聊,或是参加社区活动,老年生活过得很是畅意舒心。

传承:“渔民故事”延续渔文化根脉

随着《关于全面推进我市长江流域禁捕退捕工作的实施方案》正式发布,渔民们或将完全离开渔船,而传统的捕捞技艺、渔网编织、渔歌渔谣等渔文化也可能面临无人传承的窘境。对此,有着悠久捕鱼历史的渔港社区也在不断探索渔文化的保护和发扬之路。

在渔港社区公众号内,已经发布了巧手“织渔网”文化共传承、老少共乐绘画活动、红色志愿服务等多项活动的反馈,照片中,老渔民们喜上眉梢,与青春洋溢的少年共享天伦之乐。渔港社区副主任万是佳介绍,为了满足老渔民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让他们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并延续本地传统渔文化。今年7月份开始,社区联合江南大学法学院师生,组织设立了“薪火相传”渔港老年渔民精神养老服务项目。

来源:无锡市滨湖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阿奎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