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镇江讯 时值初秋,天朗气清,镇江大路通用机场内,一架KODIAK100(大棕熊)直冲云霄,搭载着新一批乘客飞往浙江千岛湖。作为全省首条低空短途通勤航线,镇江——千岛湖通勤首航的开通是新区航空航天“四个一”产业布局的重要一环,不仅推动释放了旅游和文化产业活力,同时也助力新区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抢抓机遇,是新区拓展航空航天产业链全方位发展的一次创新探索。
大路通用机场镇江—千岛湖通勤首航现场 冯曙光摄
今年以来,对标市委“三高一争”新目标,聚焦打造“东翼”产业协同发展区的新要求,新区航空航天产业园找准“突破口”,抓住“关键点”,全面拉开了一园、一场、一小镇、一院校的航空航天“四个一”产业布局,即运用镇江航空航天产业园、镇江大路通用机场、镇江航空(教育)小镇、江苏航空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四个载体,贯通整机制造、机场运营、量产配套、涉航教育等产业链条,持续做大做优航空航天产业,为全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的增长极。
“受疫情防控和中美摩擦及国际形势的影响,今年航空航天产业受到了一定冲击,为园区项目招引带来了较大压力。”航空航天产业园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为实现逆势突破,园区精准发力、重点施策,一方面对外拓展招引渠道,充分利用存量招商、中介介绍、网络招商等开展多形式招商活动,加速推进在手洽谈项目。另一方面,从内部提升招商队伍的专业化水平,进一步优化岗位配置向招商倾斜,全面推进“老带新”培养模式,促进项目招引人员“跑”项目,打造“多面手”人才团队。截至目前,航空航天产业园新签约5个亿元以上项目,其中1个为总投资10亿元项目。
在招引优质项目落地的同时,航空航天产业园着力拓展涉航产业智能制造发展,通过聚焦企业高精尖项目研发,激励企业自主开发核心技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不断释放园区产能。
走进美龙航空生产车间,C919、ARJ的厨房与盥洗室的国产研制和批产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中。“从去年开始,围绕C919国产化工作,我们联合中科院材料研究所开展合作,加速推进航空航天新材料的自主研发。”江苏美龙航空部件有限公司技术部部长汤文辉介绍,目前从前期的原材料研制到生产过程中的改进,以及批产过程中的工艺优化,首架机已整体实现了厨房和盥洗室现场装配。“核心技术的掌握不仅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也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产业竞争优势,让我们有了更多的主动权。”汤文辉说。
美龙航空引进退役大飞机作为实操平台 冯曙光 摄
通过联合大院大所,航空航天产业园充分利用高校优质资源,与企业紧密对接,搭建校企合作平台,通过产教融合为企业的转型升级和园区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人才动力保障。同时为保障高新技术人才真正落地扎根,园区充分用好人才政策红利,优化提升人才服务水平。“在园区的积极协调下,帮助我解决了住房相关问题,贴心细心的服务和逐步完善的惠才政策,让人才真正在新区留得住、发展好。”美龙航空部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斌说。
产学研合作的稳步推进和引才育才机制的逐步完善是园区精准高效服务企业的一个缩影。“航空航天产业园始终秉持‘店小二’服务精神,立足从企业的角度换位思考,为企业提供从项目招引、建设、固投落地到生产、研发等方方面面的细致服务。”新区航空航天产业园党委书记、管理办公室主任杨亮介绍,今年以来,借助集成管理改革“一核两网三集成”的新模式,进一步加强了园区3个网格对近50家企业的服务和沟通,园区主要领导带头和班子成员建立定期深入重点企业和项目一线调研机制,党员干部上门服务帮助企业纾困解难,进一步提振了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的信心和动力。截至目前,园区完成每月走访企业30家(重点企业),走访率100%;“清上加亲、宜企在线”小程序5-8月共收到47件企业问题,均已按时办结,办结率100%,企业满意率100%。
聚焦企业、聚力发展,面对新的发展形势,下一步,航空航天产业园将充分发挥龙头项目的引领带动作用,进一步促进航空航天产业强链补链扩链,通过加强与新区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配齐配强项目招引、企业服务的专班力量,以科学精简的业务流程,以高效快速的办事速度,以优质贴心的服务质量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力争实现10亿元以上项目签约落地再创新成绩,助力服务企业和项目推进工作再上新台阶,推动新区高质量发展加速“航行”。(全媒体记者 冯曙光 通讯员 张晓君 李京凝 )
编辑:何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