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苏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印发《关于加强法治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探索开辟法治护农、法治强农、法治兴农的江苏法治乡村建设新路径,促进形成社会各领域、各层面同频共振、共同发力的法治乡村建设态势,为助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强化基层组织建设,让火车头动力更强劲。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推进法治乡村建设要着力加强党对法治乡村建设的领导,着力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农村基层组织是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一线指挥部”,是落实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最后一公里”的关键,也是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必须抓住“关键少数”,强化乡村干部的法治意识,真正把大公无私、忠诚担当、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法律意识强的优秀人才选进“两委”,让基层组织真正成为领导乡村振兴、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坚强战斗堡垒。
强化法治宣传教育,让乡村治理“三治融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法治乡村要求乡村治理体系应当在法治化的轨道上运行,乡村治理过程中的任何一环都不得与法治的要求相悖。实施和助推乡村振兴,法治是保障,不可或缺、至关重要,必须把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与发展农村经济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切实加强法治建设,强化法治宣传教育,完善乡村依法治理,推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不断夯实法治根基。只有形成良好的法治乡村环境,才能有力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进而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得以顺利实施。
强化依法治理保障,让遇事找法成为自觉。法治是稳定的保障,法治是发展的保障。开展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法治的保障作用不可或缺。买到假农药、假种子怎么办?国家这两年的惠农政策有哪些?当劳动权益受到侵害时,农民工如何有效维权?无论是土地流转、农房改善,还是产业发展、事务公开、“两委”选举等等,都必须依法治理,树立起法治权威。凡事以法律说了算,遇事找法、办事循法。只有当百姓看到乡村干部带头遵纪守法、依法办事,才会跟着依法办事、信法而不信访,才会对法律存有敬畏之心,才会崇尚法律。也只有让百姓在法治中收获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依法才会成为自觉。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建设法治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当遵纪守法成为一种自觉,依法办事成为一种自然,才能源源不断地释放规则的正能量。只有基层治理这个根基夯实了,乡村振兴乃至于农业农村现代化才会有广阔前景。(李树生)
来源:宿迁网
编辑:阿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