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两山论”提出15周年特别报道“毛乌素变绿记”宁夏篇:众志缚沙数十载 万亩绿洲展新颜

2020-08-14 08:58 人民网  

【编者按】

横亘陕西、内蒙古、宁夏三地的毛乌素沙地,是我国四大沙地之一。昔日的毛乌素,黄沙漫天,“沙进人退”。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几代人数十年的治理,如今的毛乌素腹地,林木葱茏,绿色已成主色调。从“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再到“人沙和谐”,毛乌素变绿的秘密是什么?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两山论提出15周年之际,人民网记者深入陕蒙宁三地,探访当地干部群众,推出“毛乌素变绿记”系列报道,展现三地的治沙举措、成效,用一份“毛乌素治沙样本”讲述新时代生态文明的中国故事。

(注:干旱区的流沙堆积称为沙漠,半干旱区的流沙堆积则称为沙地。)

沙,对于宁夏来说,既是羁绊又是馈赠。20世纪60年代,宁夏的沙尘天气年均达到60天,20世纪70年代甚至达到79.2天,这被称为“地球的癌症”的土地荒漠化制约着宁夏的发展;如今,沙坡头、沙湖、黄沙古渡,这些以“沙”为资源的景区,每年吸引着四海宾客,推动宁夏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

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强调,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继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抓好生态环境保护。

从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再到人沙和谐,从“死亡之海”到“广袤绿洲”。宁夏一代又一代的治沙人持之以恒搏击荒漠初心不改,书写绿色传奇,前赴后继创造了治理毛乌素沙地的“宁夏经验”,真正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坚定不移走出一条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

沙进人退:从“漫天黄沙”到“人迹罕至”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风吹石头跑,抬脚不见踪。”这是盐池老乡记忆里的一段顺口溜。上世纪90年代的盐池县,一年中扬沙天气就占了三分之一。

“你能想象到白天伸手不见五指吗?”对于盐池县冒寨子村村民冒琪而言,1983年的那场沙尘暴迄今还历历在目。当年,一场前所未有的沙尘暴席卷了盐池县,这场风暴造成了盐池县4人死亡,8人受伤,两万多只羊畜失踪、死亡。“风沙吹过,村民第一时间冲到地里抢救庄稼。只见有的秧苗被沙子盖住,有的直接被连根拔起。”70岁的冒琪说。

冒寨子村旧景。(资料图片)

毛乌素沙地在宁夏境内分布面积1102.5万亩,占毛乌素沙地面积的12.32%,占宁夏沙化土地面积的59.8%。宁夏东部的盐池县,位于毛乌素沙地南缘,全县曾经52%的土地被毛乌素沙地侵占,75%的人口和耕地基本处在荒漠化之中。

同样在盐池县,有一个曾被称为“沙漠村”的刘窑头村。老支书刘占有给我们回忆了当时的情景:一场沙尘暴过后,家家户户院里堆出半米厚的沙子,沙子堵住了门,只能从窗户跳出去。庄稼每年都要种上好几茬才能有微薄的收入。

那些年,毛乌素沙地边缘荒漠化日益严重,肆虐的沙漠,以每年几十米的速度向宁夏西南部灵武地区侵袭。

“出门没有路,基本全靠走。”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大泉管理站职工张学云回忆:“任何交通工具在这片沙地里都是‘摆设’,一场大风刮过只能靠两条腿深一脚、浅一脚地走。”

生态恶化,寸草不生,沙尘肆虐成为当时这片土地的名片,更为严重的是,这片沙地距离黄河东岸只有四五公里,曾一度将黄沙倾入黄河,并有跨河而过的态势。沙尘就这样吞噬了村庄,恶劣的生活环境让灵武市周边村庄近3万人被迫离开家乡。

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与责难”在这片土地不断上演,此时宁夏治沙人的“毅力与决心”也悄然觉醒。

人进沙退:从“一棵树”到“广袤绿洲”

盛夏时节,记者驱车驶过“一棵树”自然村的时候,映入眼帘的是郁郁葱葱的沙柳、花棒、柠条,远处一排排树木更是挺拔粗壮。

白春兰,一名普通的农妇,在这片土地上创造出治沙奇迹。

40年前,白春兰一家6口为了种树换钱,来到盐池县花马池镇一个叫“一棵树”的村子。“听说这里地表水浅,种树好存活。只要树活了,希望就有了。”白春兰说。

年轻时的白春兰带着两个女儿去种树,车上拉着树苗。(资料图片)

“一场风沙后,刚栽的树苗埋的埋,倒的倒。”不服输的白春兰和丈夫一边用手刨,一边重新种。为了照看树苗,一家人早出晚归,两个年幼的女儿整天与沙为伴。有一天,一阵狂风把睡在沙坡上的小女儿埋进了沙里,“等把孩子刨出来的时候,嘴唇都紫了。”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白春兰至今心有余悸,所幸孩子没有大碍。

“当时村里人都说我俩是冒傻气的人。”白春兰笑着说。

1984年,白春兰夫妇终于在这里“种”出了希望,收获了4大袋的麦子,一家人吃上了白面。

然而紧接着,不幸却接连降临在她身上。1997年冬天,年仅47岁的丈夫冒贤因过度劳累去世了;2007年,白春兰的大儿子又因病去世。

白春兰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 人民网高嘉蔚摄

10年间,先后失去两位至亲。“当时身边很多人都劝我别干了,但这是丈夫没有完成的心愿,我怎么能放弃。”白春兰化悲痛为力量,继续扛起铁锹,走向她热爱的土地。

40年来,白春兰累计植树近10万棵,治理沙漠3800多亩。经过多年摸索,白春兰创造出以草挡沙、以柳固沙、栽树防沙的“‘三行制’治沙法”,在荒漠中开发水浇地40亩,在沙漠中造出“吨粮田”的奇迹。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给我们治沙吃下‘定心丸’,我们觉得更有底气了。”作为老党员的白春兰不改初心,“治沙经验和精神要一代一代传下去,只有这样,才能继续扎实推动治沙事业的发展。”

现如今的“一棵树”自然村披上“绿装”。 人民网高嘉蔚摄

王有德,人民楷模,科学治沙的探路人,40多年来带领数百名宁夏白芨滩防风固沙林场干部职工运用扎麦草方格的方法坚持治沙,在浩瀚的毛乌素沙地织成了锁住风沙的茫茫绿网,有效阻止了毛乌素沙地南移和西扩,守护着黄河以及河岸万顷良田。    

在毛乌素沙地,宁夏治沙人继续摸索出卵石防火带、灌溉造林带、草障植物带、前沿阻沙带、封沙育草带“五带一体”的治沙防护体系,并通过实施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让“人进沙退”完美逆袭“沙逼人退”。

宁夏灵武白芨滩防风固沙林场治理前后对比。  资料照片

盐池县刘窑头村老支书刘占有,数十年带领全村老少治理沙化土地3万亩,年过六旬还坚守看护林场一线。

灵武白芨滩林场职工李桂琴,以种植业带动养殖业,形成循环发展经济链条。家庭总收入连续5年超过10万元,不仅带动了周边农户就业,还带领广大职工增收致富。

在宁夏,有沙的地方,就有这样的“抗击沙漠的勇士”,他们向沙漠不断播种绿色,诉说着一代代宁夏人守护绿水青山的永恒誓言。

为守好青山绿水、构筑西部绿色生态屏障,宁夏研究出台《防沙治沙规划(2011-2020年)》,大力开展防沙治沙和生态修复工作。多年来,沙化和水土流失面积逐年减少,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沙区特色林果、草畜、马铃薯、中药材等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从2016年开始每年安排资金200-300万元人民币专门用于禁牧封育,持续加大禁牧封育监督管理。

如今,宁夏沙生植物已由最初的20多种发展到现在的453种,并计划到2022年完成营造林500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6%。2020年计划完成3.3万公顷防沙治沙任务。

人沙和谐:从“绿了沙漠”到“富了百姓”

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在选择之中,找准方向,创造条件,让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

在宁夏,柠条是毛乌素沙地最常见的植被之一。过去,柠条的作用仅仅是固定沙丘,如今却还成了喂养盐池滩羊的上好饲料。“盐池县目前柠条种植达260多万亩,建成柠条饲草加工厂8个,辐射带动加工点200余个,每年可为盐池滩羊提供近4万吨饲料,创造经济效益1000余万元。”盐池县自然资源局林草中心副主任孙果告诉记者。

宁夏盐池县春浩林草合作社负责人张树新,就靠着柠条加工实现了自己“点沙成金”的梦想。“合作社每年加工柠条颗粒饲料5000吨,带动周边农民用工近万人次,帮助建档立卡户年增收近万元。”张树新说。

盐池县境内的毛乌素沙地长满树木和柠条。 资料图片

经过几代治沙人坚持不懈的治理,盐池的主色调已经由“黄”转“绿”。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精心打造了一批生态旅游区,培育了自驾、乡村休闲、农家体验等特色旅游产品。2019年旅游人数突破12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4.07亿元,实现了生态也能当饭吃的夙愿。

地处灵武的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人民网高嘉蔚摄

宁夏逐步形成了沙区设施农业、生态经济林业、瓜果产业、沙料建材业、沙生中药材产业、沙区新能源产业和沙漠旅游休闲业七大主导沙产业,年产值达35亿元以上,引导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防沙治沙,宁夏治沙面积在1500亩以上的企业达60多家。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置于中国发展的全局战略来考量。

宁夏第十二次党代会将“生态立区”作为“三大战略”之一,提出“打造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筑牢西北地区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从讲政治的高度,旗帜鲜明地狠抓生态文明建设。

下一步,宁夏将科学编制“十四五”防沙治沙规划,加强小流域治理,通过实施草原生态修复、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特色经济林、水土流失治理推进荒漠化和沙化防治,充分利用各区域有利条件布局沙产业,实现生态、经济协调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高嘉蔚

来源:人民网

编辑:阿奎

41

【编者按】

横亘陕西、内蒙古、宁夏三地的毛乌素沙地,是我国四大沙地之一。昔日的毛乌素,黄沙漫天,“沙进人退”。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几代人数十年的治理,如今的毛乌素腹地,林木葱茏,绿色已成主色调。从“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再到“人沙和谐”,毛乌素变绿的秘密是什么?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两山论提出15周年之际,人民网记者深入陕蒙宁三地,探访当地干部群众,推出“毛乌素变绿记”系列报道,展现三地的治沙举措、成效,用一份“毛乌素治沙样本”讲述新时代生态文明的中国故事。

(注:干旱区的流沙堆积称为沙漠,半干旱区的流沙堆积则称为沙地。)

沙,对于宁夏来说,既是羁绊又是馈赠。20世纪60年代,宁夏的沙尘天气年均达到60天,20世纪70年代甚至达到79.2天,这被称为“地球的癌症”的土地荒漠化制约着宁夏的发展;如今,沙坡头、沙湖、黄沙古渡,这些以“沙”为资源的景区,每年吸引着四海宾客,推动宁夏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

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强调,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继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抓好生态环境保护。

从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再到人沙和谐,从“死亡之海”到“广袤绿洲”。宁夏一代又一代的治沙人持之以恒搏击荒漠初心不改,书写绿色传奇,前赴后继创造了治理毛乌素沙地的“宁夏经验”,真正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坚定不移走出一条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

沙进人退:从“漫天黄沙”到“人迹罕至”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风吹石头跑,抬脚不见踪。”这是盐池老乡记忆里的一段顺口溜。上世纪90年代的盐池县,一年中扬沙天气就占了三分之一。

“你能想象到白天伸手不见五指吗?”对于盐池县冒寨子村村民冒琪而言,1983年的那场沙尘暴迄今还历历在目。当年,一场前所未有的沙尘暴席卷了盐池县,这场风暴造成了盐池县4人死亡,8人受伤,两万多只羊畜失踪、死亡。“风沙吹过,村民第一时间冲到地里抢救庄稼。只见有的秧苗被沙子盖住,有的直接被连根拔起。”70岁的冒琪说。

冒寨子村旧景。(资料图片)

毛乌素沙地在宁夏境内分布面积1102.5万亩,占毛乌素沙地面积的12.32%,占宁夏沙化土地面积的59.8%。宁夏东部的盐池县,位于毛乌素沙地南缘,全县曾经52%的土地被毛乌素沙地侵占,75%的人口和耕地基本处在荒漠化之中。

同样在盐池县,有一个曾被称为“沙漠村”的刘窑头村。老支书刘占有给我们回忆了当时的情景:一场沙尘暴过后,家家户户院里堆出半米厚的沙子,沙子堵住了门,只能从窗户跳出去。庄稼每年都要种上好几茬才能有微薄的收入。

那些年,毛乌素沙地边缘荒漠化日益严重,肆虐的沙漠,以每年几十米的速度向宁夏西南部灵武地区侵袭。

“出门没有路,基本全靠走。”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大泉管理站职工张学云回忆:“任何交通工具在这片沙地里都是‘摆设’,一场大风刮过只能靠两条腿深一脚、浅一脚地走。”

生态恶化,寸草不生,沙尘肆虐成为当时这片土地的名片,更为严重的是,这片沙地距离黄河东岸只有四五公里,曾一度将黄沙倾入黄河,并有跨河而过的态势。沙尘就这样吞噬了村庄,恶劣的生活环境让灵武市周边村庄近3万人被迫离开家乡。

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与责难”在这片土地不断上演,此时宁夏治沙人的“毅力与决心”也悄然觉醒。

人进沙退:从“一棵树”到“广袤绿洲”

盛夏时节,记者驱车驶过“一棵树”自然村的时候,映入眼帘的是郁郁葱葱的沙柳、花棒、柠条,远处一排排树木更是挺拔粗壮。

白春兰,一名普通的农妇,在这片土地上创造出治沙奇迹。

40年前,白春兰一家6口为了种树换钱,来到盐池县花马池镇一个叫“一棵树”的村子。“听说这里地表水浅,种树好存活。只要树活了,希望就有了。”白春兰说。

年轻时的白春兰带着两个女儿去种树,车上拉着树苗。(资料图片)

“一场风沙后,刚栽的树苗埋的埋,倒的倒。”不服输的白春兰和丈夫一边用手刨,一边重新种。为了照看树苗,一家人早出晚归,两个年幼的女儿整天与沙为伴。有一天,一阵狂风把睡在沙坡上的小女儿埋进了沙里,“等把孩子刨出来的时候,嘴唇都紫了。”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白春兰至今心有余悸,所幸孩子没有大碍。

“当时村里人都说我俩是冒傻气的人。”白春兰笑着说。

1984年,白春兰夫妇终于在这里“种”出了希望,收获了4大袋的麦子,一家人吃上了白面。

然而紧接着,不幸却接连降临在她身上。1997年冬天,年仅47岁的丈夫冒贤因过度劳累去世了;2007年,白春兰的大儿子又因病去世。

白春兰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 人民网高嘉蔚摄

10年间,先后失去两位至亲。“当时身边很多人都劝我别干了,但这是丈夫没有完成的心愿,我怎么能放弃。”白春兰化悲痛为力量,继续扛起铁锹,走向她热爱的土地。

40年来,白春兰累计植树近10万棵,治理沙漠3800多亩。经过多年摸索,白春兰创造出以草挡沙、以柳固沙、栽树防沙的“‘三行制’治沙法”,在荒漠中开发水浇地40亩,在沙漠中造出“吨粮田”的奇迹。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给我们治沙吃下‘定心丸’,我们觉得更有底气了。”作为老党员的白春兰不改初心,“治沙经验和精神要一代一代传下去,只有这样,才能继续扎实推动治沙事业的发展。”

现如今的“一棵树”自然村披上“绿装”。 人民网高嘉蔚摄

王有德,人民楷模,科学治沙的探路人,40多年来带领数百名宁夏白芨滩防风固沙林场干部职工运用扎麦草方格的方法坚持治沙,在浩瀚的毛乌素沙地织成了锁住风沙的茫茫绿网,有效阻止了毛乌素沙地南移和西扩,守护着黄河以及河岸万顷良田。    

在毛乌素沙地,宁夏治沙人继续摸索出卵石防火带、灌溉造林带、草障植物带、前沿阻沙带、封沙育草带“五带一体”的治沙防护体系,并通过实施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让“人进沙退”完美逆袭“沙逼人退”。

宁夏灵武白芨滩防风固沙林场治理前后对比。  资料照片

盐池县刘窑头村老支书刘占有,数十年带领全村老少治理沙化土地3万亩,年过六旬还坚守看护林场一线。

灵武白芨滩林场职工李桂琴,以种植业带动养殖业,形成循环发展经济链条。家庭总收入连续5年超过10万元,不仅带动了周边农户就业,还带领广大职工增收致富。

在宁夏,有沙的地方,就有这样的“抗击沙漠的勇士”,他们向沙漠不断播种绿色,诉说着一代代宁夏人守护绿水青山的永恒誓言。

为守好青山绿水、构筑西部绿色生态屏障,宁夏研究出台《防沙治沙规划(2011-2020年)》,大力开展防沙治沙和生态修复工作。多年来,沙化和水土流失面积逐年减少,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沙区特色林果、草畜、马铃薯、中药材等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从2016年开始每年安排资金200-300万元人民币专门用于禁牧封育,持续加大禁牧封育监督管理。

如今,宁夏沙生植物已由最初的20多种发展到现在的453种,并计划到2022年完成营造林500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6%。2020年计划完成3.3万公顷防沙治沙任务。

人沙和谐:从“绿了沙漠”到“富了百姓”

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在选择之中,找准方向,创造条件,让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

在宁夏,柠条是毛乌素沙地最常见的植被之一。过去,柠条的作用仅仅是固定沙丘,如今却还成了喂养盐池滩羊的上好饲料。“盐池县目前柠条种植达260多万亩,建成柠条饲草加工厂8个,辐射带动加工点200余个,每年可为盐池滩羊提供近4万吨饲料,创造经济效益1000余万元。”盐池县自然资源局林草中心副主任孙果告诉记者。

宁夏盐池县春浩林草合作社负责人张树新,就靠着柠条加工实现了自己“点沙成金”的梦想。“合作社每年加工柠条颗粒饲料5000吨,带动周边农民用工近万人次,帮助建档立卡户年增收近万元。”张树新说。

盐池县境内的毛乌素沙地长满树木和柠条。 资料图片

经过几代治沙人坚持不懈的治理,盐池的主色调已经由“黄”转“绿”。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精心打造了一批生态旅游区,培育了自驾、乡村休闲、农家体验等特色旅游产品。2019年旅游人数突破12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4.07亿元,实现了生态也能当饭吃的夙愿。

地处灵武的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人民网高嘉蔚摄

宁夏逐步形成了沙区设施农业、生态经济林业、瓜果产业、沙料建材业、沙生中药材产业、沙区新能源产业和沙漠旅游休闲业七大主导沙产业,年产值达35亿元以上,引导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防沙治沙,宁夏治沙面积在1500亩以上的企业达60多家。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置于中国发展的全局战略来考量。

宁夏第十二次党代会将“生态立区”作为“三大战略”之一,提出“打造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筑牢西北地区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从讲政治的高度,旗帜鲜明地狠抓生态文明建设。

下一步,宁夏将科学编制“十四五”防沙治沙规划,加强小流域治理,通过实施草原生态修复、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特色经济林、水土流失治理推进荒漠化和沙化防治,充分利用各区域有利条件布局沙产业,实现生态、经济协调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高嘉蔚

来源:人民网

编辑:阿奎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