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一大笑或者稍微用力咳嗽,就会尿失禁;一有尿意就得立刻上厕所,否则就会尿裤子;活动半径大幅“缩水”,每次出门,都必须穿着成人纸尿裤……生活中,不少产后以及中老年女性,都会被盆底功能性障碍疾病困扰。为了帮助患者解决这一“难言之隐”,市妇幼保健院妇科采取个体化治疗原则,形成了集评估、预防、康复于一体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诊疗模式,为广大女性患者带来福音。
今年刚晋升为妈妈的市民周女士,自从生娃后,就一直被盆底功能障碍困扰着,虽然出了月子后在家门口的医院就诊,也做了相关治疗,但一直未见明显效果。后来,周女士经朋友介绍,得知市妇幼保健院妇科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方面,有着不错的口碑,便决定去试一试。
妇科主任李卫结合周女士的既往症状和盆底肌检查结果,诊断其为轻度混合性尿失禁,随后为周女士制定了生物反馈治疗方案,经过一个月不到的治疗,周女士的盆底肌肌力基本恢复正常水平,尿失禁的症状也随之改善。
“盆底就好比一张‘吊床’,托起膀胱、子宫、直肠等盆腔器官,维持排尿、排便、夫妻生活快感等多项生理功能。”李卫介绍,导致盆底功能障碍的原因很多,比如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妊娠、分娩等。
产妇在妊娠、分娩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对盆底肌肉造成不同程度的牵拉和损伤,如果不及时进行恢复锻炼,盆底肌肉力量会越来越差,继而引发压力性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阴道松弛等问题。”李卫提醒,只要有过生产经历,无论是第一胎还是第二胎,无论是顺产还是剖宫产,盆底组织都会受损,如果不干预,这些问题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日益严重。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45%的已婚已育妇女患有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性障碍疾病,约25%-50%的女性有过尿失禁的经历,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随着年龄和产次会不断上升。从市四院妇科门诊盆底功能性障碍疾病确诊女性占比来看,也呈现明显上升趋势,目前已由前几年的1/10增至1/4左右,一些病情严重的患者,甚至无法维持正常的坐、躺姿势,也有的患者只要一听到水声就想上厕所。
虽然盆底功能性障碍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由于缺乏认识,误将盆底功能障碍视作“人体自然老化”现象,再加上这组疾病隐私性较强,患者往往难以启齿,所以就诊相当滞后。
为了提高女性生活质量,近年来,市四院妇科医护团队通过盆底肌肉锻炼、生物反馈、电刺激、二氧化碳激光等方式,为育龄女性、中老年盆底功能性障碍疾病患者提供系统化、个性化的盆底功能康复治疗。
李卫表示,盆底康复训练简单方便,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盆底肌肌力进行评估,制定个性化训练治疗方案。通常来说,每次治疗只需30分钟左右,隔天1次,10—15次为一个疗程,很多患者只需要一个疗程即可。
李卫建议,有生育史的女性,若有再孕打算,最好孕前对盆底功能进行评估。产妇应抓住产后42天盆底肌肉康复训练的“黄金时期”,到医院接受盆底功能检测,必要时在医生的指导下,尽早训练。(杨泠 钱菁璐)
责任编辑:崔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