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镇江讯 “您知道遗体器官捐献吗?遗体器官捐献是一项自愿的、无偿的公益事业。”今天(10日)上午,镇江市红十字会生命永恒志愿者服务队的8名志愿者来到丹徒区高桥镇,宣传遗体器官捐献的意义,此外,志愿者与镇村干部一起,探望这里的遗体捐献成功者家属潘春来,这也是京江晚报和今日镇江报道助力他们找到的第一位家属。
上午,志愿者们和村镇干部一起,在高桥中心小学旁的广场向居民们宣传遗体器官捐献的意义,服务队负责人“高原”对居民们说,“对于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来说,器官捐献标志着生命的希望。遗体捐献,无论是对医学教育疾病研究,还是对于移风易俗殡葬改革,都有着重要意义。”
听完介绍,70岁的市民毛恒喜很有感触,“以前不太了解,今天知道遗体器官捐献意义非凡,让我也有了捐献的想法,回去后我和家人商量商量。”
接着大家来到潘春来一家,送上了慰问品。潘春来告诉记者,他的父亲潘德明1934年出生,一辈子都是农民,1991年,父亲嘱咐家人自己打算捐献遗体,刚开始家人全部反对。潘德明说自己得喉癌多年,捐献是为医学做贡献,听他这么说,家人都理解了。
1999年潘德明去世后,家人遵从遗愿捐献了他的遗体,这在当时是不得了的事。潘德明的捐赠号是0004,当时镇江登记捐献第四位,“外面人风言风语特别多,家里压力很大,但我知道,父亲是在为社会做贡献,我们家问心无愧。”
潘春来和妻子也是农民,潘春来有糖尿病和高血压,妻子有脑膜炎和高血压,服务队员们了解情况后说会常来探望。找到潘春来一家,其实并不容易。“高原”告诉记者,京江晚报和今日镇江多次报道服务队的宗旨,有热心市民看到后帮忙牵线,在各界的努力下,最终联系上了潘春来一家,“很多捐献遗体的人生活并不富裕,捐献越早,承受的压力越大,他们的家属就是我们的亲人,我们会从物质上、精神上等各方面帮助他们,也希望晚报继续助力,帮助寻找更多家属。”
据了解,我市遗体捐献登记志愿者有625位,成功捐献遗体者107位。志愿者康淑清说,潘德明是伟大的,捐献执行者也就是家属同样伟大。没有家属的支持,无法进行器官遗体捐献。高桥镇教文卫体办主任李梅介绍,镇村干部得知潘春来一家的事迹后非常感佩,所以一同探望,并与服务队联合宣传遗体器官捐献的意义以及潘家两代人的善举,鼓励镇上居民支持人道、博爱、奉献的高贵精神。(图/文 全媒体记者 张驰川 实习生 童漪雯)
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