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探究“健康码”背后的那些事儿

2020-06-09 10:09

“您好,请出示您的健康码!”当前,“健康码”已成为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使用频率最高的应用和服务之一。这枚小小的二维码是怎么形成的?背后是怎样的运行机制?如何实现“健康码”互通互认?让我们一起来一探究竟。

5月11日,在北京市海淀区的北京市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初三年级学生进入学校前扫描“健康码”。新华社记者 任超 摄

“健康码”包含了哪些信息?

“健康码”虽然只是一枚二维码,却包含了丰富的数据信息。除包含必要的个人基本信息外,背后还关联着相关部门的权威数据,这些数据经后台比对和综合判断后形成“风险提示”,进行赋码,为公众提供本人防疫健康信息相关查询服务。赋码规则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及时调整。

用户使用“健康码”,在经过实名认证后,可以查看本人是否为新冠肺炎确诊或疑似患者、是否为密接人员、是否为近14天入境人员、核酸和抗体检测结果等防疫健康相关信息提示。

此外,部分地区的“健康码”还包含了用户个人申报的健康信息。个人申报信息是否会直接作为健康码“绿码”的判定依据?答案是不会。

据了解,用户个人申报的健康信息仅仅是评估个人健康状况的参考内容之一,不会仅依据个人填报信息无异常就赋“绿码”。个人健康信息有不同来源,街道社区、医院和个人所在单位等提供的信息也可作为参考依据。卫生健康、交通运输、出入境管理等相关权威数据部门,将对个人申报的数据进行核验。

5月12日,在国家图书馆入口处,工作人员引导读者扫描健康码。新华社发(陈钟昊 摄)

各地“健康码”如何做到互通互认?

目前,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健康码”信息已实现互通互认,群众出行更加安全便捷,有效助力了疫情精准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

那么,各地“健康码”是如何做到互通互认的?

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采用“后端数据共享、国家平台码与本地码互认、直接使用国家平台码”三种方式,实现各地“健康码”互通互认。简单来说,“健康码”互通互认后,群众在本地出行时,可申领使用本地“健康码”或全国一体化平台“防疫健康信息码”;到异地时,可申领使用到访地“健康码”或全国一体化平台“防疫健康信息码”,并可自动关联已申请的其他地方“健康码”信息。

据了解,目前有关主管部门正在清理整合各类防疫信息码,推动建立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互通互认的“健康码”为主的疫情防控码规范体系,切实解决“层层加码”“万码奔腾”等问题,进一步便利群众出行。

此外,互通互认的前提是标准统一。4月29日,基于全国一体化平台“防疫健康信息码”,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发布《个人健康信息码》的3项国家标准,用于指导各地“健康码”系统的设计、开发和系统集成,进一步规范全国“健康码”推广应用,实现码制、展现方式和数据内容等三个方面的统一。


为何会有无症状感染者持健康码“绿码”?

近期,国内有部分地方发生持有健康码“绿码”,后经核酸检测确诊为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的情况。专家介绍,从“健康码”的形成机制来看,无症状感染者申领“健康码”时尚未被医学检测发现,对其发放“绿码”符合赋码规则。专家表示,无症状感染者没有明显特征性症状,在病患发现上主要以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为主。因此,无症状感染者持“绿码”的原因,根本上是由于尚未被医学检测发现。据了解,无症状感染者一旦被发现,会在第一时间上报并及时进入重点人员库,纳入“健康码”管理。此外,核酸检测是筛查无症状感染者的重要手段之一,核酸检测、抗体检测等结果数据目前已纳入“健康码”管理。

个人信息数据安全如何保证?

包含诸多信息的“健康码”,如何保护个人隐私和敏感信息的安全?

《个人健康信息码》国家标准充分考虑了个人隐私和敏感信息的保护,对个人健康信息的采集、加工和利用等各个环节进行了规范。“健康码”数据由相关部门掌握,并严格按照个人信息保护有关规定做好个人信息保护和数据安全工作,防范“数据泄露”,禁止第三方平台留存用户数据。

具体来说,一方面,“健康码”系统须满足信息安全要求,采用符合国家密码管理要求的算法对“健康码”相关信息进行加密脱敏保存和展示(如姓名显示为张*),个人健康信息的采集、加工和利用也应符合相应国家标准。另一方面,“健康码”服务运营方应遵守相关法规和规范要求,建立数据安全保护制度,实施必要的数据安全技术措施;个人健康信息服务及其应用采集数据时,应获取用户的明示同意或授权同意,并承诺对相关隐私内容进行保密。同时,国家网络信息安全、公安等主管部门密切关注“健康码”的信息安全保护,强化各级“健康码”建设管理单位的数据安全责任,规范个人信息收集、使用、存储和防护,严格数据管理,做好系统安全加固和数据安全防护,防范数据泄露和数据滥用。

来源:新华社

编辑:陆绮

49

“您好,请出示您的健康码!”当前,“健康码”已成为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使用频率最高的应用和服务之一。这枚小小的二维码是怎么形成的?背后是怎样的运行机制?如何实现“健康码”互通互认?让我们一起来一探究竟。

5月11日,在北京市海淀区的北京市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初三年级学生进入学校前扫描“健康码”。新华社记者 任超 摄

“健康码”包含了哪些信息?

“健康码”虽然只是一枚二维码,却包含了丰富的数据信息。除包含必要的个人基本信息外,背后还关联着相关部门的权威数据,这些数据经后台比对和综合判断后形成“风险提示”,进行赋码,为公众提供本人防疫健康信息相关查询服务。赋码规则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及时调整。

用户使用“健康码”,在经过实名认证后,可以查看本人是否为新冠肺炎确诊或疑似患者、是否为密接人员、是否为近14天入境人员、核酸和抗体检测结果等防疫健康相关信息提示。

此外,部分地区的“健康码”还包含了用户个人申报的健康信息。个人申报信息是否会直接作为健康码“绿码”的判定依据?答案是不会。

据了解,用户个人申报的健康信息仅仅是评估个人健康状况的参考内容之一,不会仅依据个人填报信息无异常就赋“绿码”。个人健康信息有不同来源,街道社区、医院和个人所在单位等提供的信息也可作为参考依据。卫生健康、交通运输、出入境管理等相关权威数据部门,将对个人申报的数据进行核验。

5月12日,在国家图书馆入口处,工作人员引导读者扫描健康码。新华社发(陈钟昊 摄)

各地“健康码”如何做到互通互认?

目前,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健康码”信息已实现互通互认,群众出行更加安全便捷,有效助力了疫情精准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

那么,各地“健康码”是如何做到互通互认的?

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采用“后端数据共享、国家平台码与本地码互认、直接使用国家平台码”三种方式,实现各地“健康码”互通互认。简单来说,“健康码”互通互认后,群众在本地出行时,可申领使用本地“健康码”或全国一体化平台“防疫健康信息码”;到异地时,可申领使用到访地“健康码”或全国一体化平台“防疫健康信息码”,并可自动关联已申请的其他地方“健康码”信息。

据了解,目前有关主管部门正在清理整合各类防疫信息码,推动建立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互通互认的“健康码”为主的疫情防控码规范体系,切实解决“层层加码”“万码奔腾”等问题,进一步便利群众出行。

此外,互通互认的前提是标准统一。4月29日,基于全国一体化平台“防疫健康信息码”,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发布《个人健康信息码》的3项国家标准,用于指导各地“健康码”系统的设计、开发和系统集成,进一步规范全国“健康码”推广应用,实现码制、展现方式和数据内容等三个方面的统一。


为何会有无症状感染者持健康码“绿码”?

近期,国内有部分地方发生持有健康码“绿码”,后经核酸检测确诊为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的情况。专家介绍,从“健康码”的形成机制来看,无症状感染者申领“健康码”时尚未被医学检测发现,对其发放“绿码”符合赋码规则。专家表示,无症状感染者没有明显特征性症状,在病患发现上主要以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为主。因此,无症状感染者持“绿码”的原因,根本上是由于尚未被医学检测发现。据了解,无症状感染者一旦被发现,会在第一时间上报并及时进入重点人员库,纳入“健康码”管理。此外,核酸检测是筛查无症状感染者的重要手段之一,核酸检测、抗体检测等结果数据目前已纳入“健康码”管理。

个人信息数据安全如何保证?

包含诸多信息的“健康码”,如何保护个人隐私和敏感信息的安全?

《个人健康信息码》国家标准充分考虑了个人隐私和敏感信息的保护,对个人健康信息的采集、加工和利用等各个环节进行了规范。“健康码”数据由相关部门掌握,并严格按照个人信息保护有关规定做好个人信息保护和数据安全工作,防范“数据泄露”,禁止第三方平台留存用户数据。

具体来说,一方面,“健康码”系统须满足信息安全要求,采用符合国家密码管理要求的算法对“健康码”相关信息进行加密脱敏保存和展示(如姓名显示为张*),个人健康信息的采集、加工和利用也应符合相应国家标准。另一方面,“健康码”服务运营方应遵守相关法规和规范要求,建立数据安全保护制度,实施必要的数据安全技术措施;个人健康信息服务及其应用采集数据时,应获取用户的明示同意或授权同意,并承诺对相关隐私内容进行保密。同时,国家网络信息安全、公安等主管部门密切关注“健康码”的信息安全保护,强化各级“健康码”建设管理单位的数据安全责任,规范个人信息收集、使用、存储和防护,严格数据管理,做好系统安全加固和数据安全防护,防范数据泄露和数据滥用。

来源:新华社

编辑:陆绮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