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如何看待M2增速继续走高?

2020-05-12 15:38 金融时报  

4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0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42万亿元。

4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7万亿元,同比多增6818亿元。M2同比增长11.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1个和2.6个百分点。

4月信贷依旧保持强劲增长。5月11日,央行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4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09.35万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1个和2.6个百分点,并创2017年以来新高。同时,4月新增人民币信贷1.7万亿元,同比多增6818亿元;新增社会融资规模3.0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42万亿元。

事实上,通常4月数据较3月会有季节性回落。采访中专家指出,此次主要是受益于货币政策灵活适度和利率走低,以及需求端企业复工复产加速后对资金的需求增高,4月金融数据保持较强表现。信贷扩张保持较快节奏,同时,企业债券、股票等直接融资保持强劲,社融同比大幅多增。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本月央行持续引导金融机构下调LPR推动企业融资成本降低,提高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实体经济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金融机构应贷尽贷、应贷快贷,持续增加抗疫企业、中小微企业,制造业、基础设施和服务领域中长期贷款,促进了企业贷款和居民贷款温和修复。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较为顺畅

中商智库首席研究员李建军指出,从数据来看,总体市场流动性仍然较为宽裕,M2同比两位数上升,说明现在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较为顺畅,之前释放的流动性能够通过金融机构得到极大地释放,这也从人民币贷款的增加额能得到证实。

从4月市场数据也能看出这一变化。兴业银行宏观研究部此前发布的研报显示,4月的1年期票据转贴利率持续高于同期限同业存单(NCD)利率,且4月前24日,二者之差平均在62个基点(BP)的较高水平,反映贷款投放进度较快。

分部门来看,企业部门中长期贷款和票据融资高增。4月企业部门新增贷款9563亿元,同比多增6092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62亿元,但由于上年同期的较低基数,同比仍少减1355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5547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多增2724亿元。

民银智库宏观分析师袁雅珵指出,定向降准和LPR报价下行有利于信用扩张,基建项目大规模开工也将带动信贷资金配套,同时4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把资金用到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上,4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金融机构加大小微信贷投放。

票据融资新增3910亿元,同比多增2036亿元。票据市场利率低位运行助推企业利用票据融资,同时监管层要求银行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导致银行配置低风险票据资产冲信贷的动力增加。

居民部门短期贷款也得以持续恢复。4月居民部门贷款增加6669亿元,同比多降1411亿元,短贷同比多增显著是主要贡献。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280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多增1187亿元。“3月以来多地出台促消费举措,通过发放‘消费券’、加大补贴力度、培育新兴消费等手段激活居民消费积极性,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向好,上述举措已取得显著成效,居民短期贷款正逐渐恢复。”袁雅珵表示。

M2增速走高的背后

企业债券融资新增和人民币贷款新增是推动4月M2的主要动力。数据显示,4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7万亿元,同比多增6818亿元。企业债券融资、外币贷款和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也带来较大正向贡献。其中,企业债券净融资9015亿元,同比多5066亿元,规模创单月历史次高,仅次于3月9975亿元的历史峰值。

另外,4月是传统财政缴税大月,但考虑到疫情期间企业盈利能力下滑,所得税汇算清缴延迟,财政存款增幅相对有限,预计规模保持在4000-5000亿元。加之去年4月M2存量规模基数较小,本次数据再冲高。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指出,M2增速反弹,一方面表明前期货币政策正在发挥作用,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从疫情冲击中尽快恢复的效果开始显现;另一方面金融数据往往领先于实体经济数据,M2增速的率先反弹也表明中国经济在经历了一季度的快速探底之后,从二季度开始持续反弹具备坚实的基础。

不过同时也应当看到,M1增速幅度继续小于M2,两者剪刀差有所加大。中信证券宏观分析报告指出,这体现了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仍然受到冲击,还需要一定时间予以恢复。“整体来看,我们认为现阶段广义货币供给的回升体现出了复工复产阶段货币政策的明确支持,信用扩张将在总需求的逐步修复下短期将得以延续。”

逆周期调节力度继续加强

值得关注的是,《2020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多次提到“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 M2 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 GDP 增速基本匹配并略高”。其中,“基本匹配并略高”的表述为首次出现。

光大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认为,这反映出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逆周期调控力度较前期会适度加大,进而为实体经济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下一阶段积极的财政政策在对冲宏观经济下行、刺激总需求方面将发挥作用,而货币政策在加强结构性调控和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同时,也会通过基础货币投放配合财政政策的实施,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信用扩张,预计后续M2、信贷和社融增速有望进一步提升。

李建军预计,下一步央行仍然会维持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给企业提供较为有利的金融条件,支持企业的流动经营资金和长期投资资金的充裕。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监测,确保资金能够流向实体经济,防范潜在的多层嵌套问题出现,压降资金成本。

事实上,央行在上述报告中也提到,将做好政策衔接,保证政策“不断档”,实施好1万亿元再贷款再贴现政策,与实体经济恢复情况相匹配,与3000亿元、5000亿元政策相衔接,避免出现断档。与此同时,货币政策要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更加重视经济增长、就业等目标,以更大政策力度对冲疫情影响。稳健的货币政策将更加灵活适度,加强对流动性供求和国内外市场的监测,为有效防控疫情、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来源:金融时报客户端

记者:张末冬

编辑:阿奎

47

4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0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42万亿元。

4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7万亿元,同比多增6818亿元。M2同比增长11.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1个和2.6个百分点。

4月信贷依旧保持强劲增长。5月11日,央行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4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09.35万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1个和2.6个百分点,并创2017年以来新高。同时,4月新增人民币信贷1.7万亿元,同比多增6818亿元;新增社会融资规模3.0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42万亿元。

事实上,通常4月数据较3月会有季节性回落。采访中专家指出,此次主要是受益于货币政策灵活适度和利率走低,以及需求端企业复工复产加速后对资金的需求增高,4月金融数据保持较强表现。信贷扩张保持较快节奏,同时,企业债券、股票等直接融资保持强劲,社融同比大幅多增。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本月央行持续引导金融机构下调LPR推动企业融资成本降低,提高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实体经济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金融机构应贷尽贷、应贷快贷,持续增加抗疫企业、中小微企业,制造业、基础设施和服务领域中长期贷款,促进了企业贷款和居民贷款温和修复。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较为顺畅

中商智库首席研究员李建军指出,从数据来看,总体市场流动性仍然较为宽裕,M2同比两位数上升,说明现在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较为顺畅,之前释放的流动性能够通过金融机构得到极大地释放,这也从人民币贷款的增加额能得到证实。

从4月市场数据也能看出这一变化。兴业银行宏观研究部此前发布的研报显示,4月的1年期票据转贴利率持续高于同期限同业存单(NCD)利率,且4月前24日,二者之差平均在62个基点(BP)的较高水平,反映贷款投放进度较快。

分部门来看,企业部门中长期贷款和票据融资高增。4月企业部门新增贷款9563亿元,同比多增6092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62亿元,但由于上年同期的较低基数,同比仍少减1355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5547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多增2724亿元。

民银智库宏观分析师袁雅珵指出,定向降准和LPR报价下行有利于信用扩张,基建项目大规模开工也将带动信贷资金配套,同时4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把资金用到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上,4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金融机构加大小微信贷投放。

票据融资新增3910亿元,同比多增2036亿元。票据市场利率低位运行助推企业利用票据融资,同时监管层要求银行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导致银行配置低风险票据资产冲信贷的动力增加。

居民部门短期贷款也得以持续恢复。4月居民部门贷款增加6669亿元,同比多降1411亿元,短贷同比多增显著是主要贡献。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280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多增1187亿元。“3月以来多地出台促消费举措,通过发放‘消费券’、加大补贴力度、培育新兴消费等手段激活居民消费积极性,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向好,上述举措已取得显著成效,居民短期贷款正逐渐恢复。”袁雅珵表示。

M2增速走高的背后

企业债券融资新增和人民币贷款新增是推动4月M2的主要动力。数据显示,4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7万亿元,同比多增6818亿元。企业债券融资、外币贷款和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也带来较大正向贡献。其中,企业债券净融资9015亿元,同比多5066亿元,规模创单月历史次高,仅次于3月9975亿元的历史峰值。

另外,4月是传统财政缴税大月,但考虑到疫情期间企业盈利能力下滑,所得税汇算清缴延迟,财政存款增幅相对有限,预计规模保持在4000-5000亿元。加之去年4月M2存量规模基数较小,本次数据再冲高。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指出,M2增速反弹,一方面表明前期货币政策正在发挥作用,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从疫情冲击中尽快恢复的效果开始显现;另一方面金融数据往往领先于实体经济数据,M2增速的率先反弹也表明中国经济在经历了一季度的快速探底之后,从二季度开始持续反弹具备坚实的基础。

不过同时也应当看到,M1增速幅度继续小于M2,两者剪刀差有所加大。中信证券宏观分析报告指出,这体现了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仍然受到冲击,还需要一定时间予以恢复。“整体来看,我们认为现阶段广义货币供给的回升体现出了复工复产阶段货币政策的明确支持,信用扩张将在总需求的逐步修复下短期将得以延续。”

逆周期调节力度继续加强

值得关注的是,《2020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多次提到“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 M2 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 GDP 增速基本匹配并略高”。其中,“基本匹配并略高”的表述为首次出现。

光大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认为,这反映出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逆周期调控力度较前期会适度加大,进而为实体经济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下一阶段积极的财政政策在对冲宏观经济下行、刺激总需求方面将发挥作用,而货币政策在加强结构性调控和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同时,也会通过基础货币投放配合财政政策的实施,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信用扩张,预计后续M2、信贷和社融增速有望进一步提升。

李建军预计,下一步央行仍然会维持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给企业提供较为有利的金融条件,支持企业的流动经营资金和长期投资资金的充裕。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监测,确保资金能够流向实体经济,防范潜在的多层嵌套问题出现,压降资金成本。

事实上,央行在上述报告中也提到,将做好政策衔接,保证政策“不断档”,实施好1万亿元再贷款再贴现政策,与实体经济恢复情况相匹配,与3000亿元、5000亿元政策相衔接,避免出现断档。与此同时,货币政策要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更加重视经济增长、就业等目标,以更大政策力度对冲疫情影响。稳健的货币政策将更加灵活适度,加强对流动性供求和国内外市场的监测,为有效防控疫情、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来源:金融时报客户端

记者:张末冬

编辑:阿奎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