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地震预警到底是怎么回事?镇江有发生大地震的风险吗?看完你就明白了

2020-05-11 18:04

5月12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5月11日,小编来到镇江地震监测台网中心,探秘地震是如何预警的,古人又是如何预警地震的,镇江有没有发生大地震的风险。

全国防灾减灾日


全国防灾减灾日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而设立,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损失影响之大,举世震惊。国家设立“防灾减灾日”,将使中国的防灾减灾工作更有针对性,更加有效地开展防灾减灾工作。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中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地震是如何预警的?

地震台副台长陈江鸿介绍,地震预警主要利用的电磁波比地震波“跑得快得多”,从而提前几秒至数十秒发出警报。

当多台仪器监测到破坏性地震后,预警系统利用纵波数据快速处理并产出地震预警信息,在破坏性地震波到达之前,将预警信息推送给企业或公众。地震预警,不是地震预测或预报。目前还无法进行地震预测或预报。

研究表明,预警时间10秒,伤亡减少39%;时间为20秒,伤亡减少63%。

2019年6月17日22时55分四川宜宾市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宜宾市提前10秒收到预警,成都提前61秒收到预警,有效地降低了人员伤亡。

很多市民疑问大楼爆破和地震又是如何区分的?陈江鸿介绍,这个主要看震源深度和地震波波形,大楼爆破一般震源深度是震源深度0公里,而且爆破能量衰减很快。


古人是如何预警地震的?

地震,无疑是最为可怕的天灾之一。中国人对地震的关注很早,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今本《竹书纪年》上记载了夏代末期的三次地震,这三次地震的发生时间距今已有3000多年,堪称世界上最早的地震记录。

几千年以来,我们的祖先在与地震灾害的斗争中,观察记载了大量地震前兆现象,在地震的预测、预报以及防御等方面累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

当然,最为神秘莫测的地震报告工具,莫过于东汉张衡设计制造的候风地动仪。

《后汉书·张衡传》详细记载了的这一发明:它是用精铜制作而成,圆径八尺,外形像一个酒樽,樽的外面设置8个龙首,口含小铜丸,每个龙头下面都有一只蟾蜍张口向上。如果某方位有地震,便可触及内部精密的机关,使相应的龙口张开,小铜珠即落入蟾蜍口中。

然而古籍中只记载了外形,关于内部结构则没有只言片语,这让后世那些想复制地动仪、重现先人科技荣光的学者们大伤脑筋。目前教科书中见到的,是1951年王振铎根据古籍记载所设计制造的,无法发挥测震的功效。


镇江有发生大地震的风险吗?

镇江地处长江下游——黄海地震带,是一个中强地震带,不太可能发生西部地区那样大的破坏性地震。

据现有资料表明,自东晋元帝大兴三年(320年)以来,镇江至少发生过70多次有感地震,其中震中在镇江或镇江边缘的3.0级以上地震39次,4.0级以上地震9次,5.0级以上地震2次,最大震级为明建文元年(1399年)4月29日和民国2年(1913年)4月3日5.5级地震。

1913年和1930年镇江地震都是五又二分之一级,烈度七级。“烈度可以理解为地震的破坏力。7度表示,房屋等建筑物轻微损坏,地表出现裂缝及喷沙冒水。”地震台副台长陈江鸿解释说。

地震小常识:

应该准备好“地震应急包”——包中物品有食品、水壶、手电筒、药箱、打火机、户外服和收音机等。

农村住平房的居民要快速移动到户外空旷处。

城市房屋的居民不要贸然下楼,应移动到家中比较牢固的位置,如卫生间。有可能的话,要关闭电源和燃气,以防引起火灾。

如果选择移动到楼外,一定不要乘坐电梯。

全媒体记者 缪小兵

49

5月12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5月11日,小编来到镇江地震监测台网中心,探秘地震是如何预警的,古人又是如何预警地震的,镇江有没有发生大地震的风险。

全国防灾减灾日


全国防灾减灾日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而设立,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损失影响之大,举世震惊。国家设立“防灾减灾日”,将使中国的防灾减灾工作更有针对性,更加有效地开展防灾减灾工作。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中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地震是如何预警的?

地震台副台长陈江鸿介绍,地震预警主要利用的电磁波比地震波“跑得快得多”,从而提前几秒至数十秒发出警报。

当多台仪器监测到破坏性地震后,预警系统利用纵波数据快速处理并产出地震预警信息,在破坏性地震波到达之前,将预警信息推送给企业或公众。地震预警,不是地震预测或预报。目前还无法进行地震预测或预报。

研究表明,预警时间10秒,伤亡减少39%;时间为20秒,伤亡减少63%。

2019年6月17日22时55分四川宜宾市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宜宾市提前10秒收到预警,成都提前61秒收到预警,有效地降低了人员伤亡。

很多市民疑问大楼爆破和地震又是如何区分的?陈江鸿介绍,这个主要看震源深度和地震波波形,大楼爆破一般震源深度是震源深度0公里,而且爆破能量衰减很快。


古人是如何预警地震的?

地震,无疑是最为可怕的天灾之一。中国人对地震的关注很早,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今本《竹书纪年》上记载了夏代末期的三次地震,这三次地震的发生时间距今已有3000多年,堪称世界上最早的地震记录。

几千年以来,我们的祖先在与地震灾害的斗争中,观察记载了大量地震前兆现象,在地震的预测、预报以及防御等方面累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

当然,最为神秘莫测的地震报告工具,莫过于东汉张衡设计制造的候风地动仪。

《后汉书·张衡传》详细记载了的这一发明:它是用精铜制作而成,圆径八尺,外形像一个酒樽,樽的外面设置8个龙首,口含小铜丸,每个龙头下面都有一只蟾蜍张口向上。如果某方位有地震,便可触及内部精密的机关,使相应的龙口张开,小铜珠即落入蟾蜍口中。

然而古籍中只记载了外形,关于内部结构则没有只言片语,这让后世那些想复制地动仪、重现先人科技荣光的学者们大伤脑筋。目前教科书中见到的,是1951年王振铎根据古籍记载所设计制造的,无法发挥测震的功效。


镇江有发生大地震的风险吗?

镇江地处长江下游——黄海地震带,是一个中强地震带,不太可能发生西部地区那样大的破坏性地震。

据现有资料表明,自东晋元帝大兴三年(320年)以来,镇江至少发生过70多次有感地震,其中震中在镇江或镇江边缘的3.0级以上地震39次,4.0级以上地震9次,5.0级以上地震2次,最大震级为明建文元年(1399年)4月29日和民国2年(1913年)4月3日5.5级地震。

1913年和1930年镇江地震都是五又二分之一级,烈度七级。“烈度可以理解为地震的破坏力。7度表示,房屋等建筑物轻微损坏,地表出现裂缝及喷沙冒水。”地震台副台长陈江鸿解释说。

地震小常识:

应该准备好“地震应急包”——包中物品有食品、水壶、手电筒、药箱、打火机、户外服和收音机等。

农村住平房的居民要快速移动到户外空旷处。

城市房屋的居民不要贸然下楼,应移动到家中比较牢固的位置,如卫生间。有可能的话,要关闭电源和燃气,以防引起火灾。

如果选择移动到楼外,一定不要乘坐电梯。

全媒体记者 缪小兵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