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航天日,看中国五十年璀璨“星”光

2020-04-24 19:17

今天是第五个“中国航天日”。回望50年前,即1970年4月24日,我国自主研制并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自行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半个世纪以来,中国航天事业阔步前行。据统计,截至2019年,我国共发射各类航天器500多个,在轨运行的超过300个。诸多空间技术成果为推动国防现代化建设、国民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当前,中国的人造卫星队伍正在不断壮大,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跟随专家回望中国卫星50年发展历程。

技术储备,为航天发展奠定基础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以下简称五院)总体部宇航协外任务领域总设计师范含林介绍,“东方红一号”的研制工作最早启动于1958年,由此开始,我国卫星发展进入了技术准备阶段。

1958年5月17日,毛泽东主席在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宣布:“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时任国务院副总理聂荣臻马上责成中国科学院和国防部第五研究院落实。首颗人造卫星项目被国家列为1958年头号重点科研任务,代号“581”,钱学森受命担任“581”项目组组长。

在当时的国际形势下,中国想造卫星,只能自力更生。但那时我国科研条件十分有限,白手起家的道路举步维艰,加上受各方因素影响,研制工作一度中断。

1965年,中央专门委员会原则批准中国科学院《关于发展我国人造卫星工作的规划方案建议》,该报告计划在1970年至1971年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命名为“东方红一号”。当年10月,全国各科研院所的顶尖科学家齐聚北京友谊宾馆,全面论证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方案。经过长达42天的激烈讨论,会议确定了卫星的基本方案,后来这个研制方案被凝练成12个字——“上得去、抓得住、听得到、看得见”。

“上得去”指火箭发射成功,并把卫星送入既定轨道;“抓得住”指地面观测站能够对卫星进行实时跟踪测量,并将测得的数据和信息及时反馈给指挥中心;“听得到”是指卫星能够在太空播放的《东方红》乐曲并被地面收音机接收;“看得见”指在地面上能用肉眼看到卫星。为满足研制要求,科研人员用手摇计算器完成了大量计算,将冷库、库房改造成地面模拟试验场,因陋就简、土法上马、群策群力攻克了一道道难关。

“东方红一号”的设计寿命为20天,顺利升空后,各种仪器实际的工作时间均超出了设计要求。其乐音装置和短波发射机连续工作了28天,取得了大量工程遥测参数,为后来卫星设计和研制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

毫无疑问,“东方红一号”是中国航天史上的一座丰碑,其意义远远超出一颗卫星本身。范含林认为,该卫星的成功研制为后续航天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探索了工艺流程,培养了人才队伍,同时为中国航天事业探索和发展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体系。

试验探索,多类型卫星从无到有

随着“东方红一号”发射升空,我国卫星事业发展进入了技术试验阶段。全国空间探测技术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庞之浩介绍,从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我国研制并发射了首颗返回式遥感卫星、试验性通信卫星以及数颗空间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

1971年3月3日,我国成功发射“实践一号”卫星,这是我国“实践”系列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的首发星,它的主要任务是考验太阳电池、镉镍电池、辐射式主动热控制系统和遥测系统的长期工作可靠性。在轨运行期间,它还对空间物理环境进行了探测。

“实践一号”卫星在空间科学和空间技术方面均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它开展的高空磁场、宇宙射线和外热流等空间物理环境参数测量,让我国第一次直接探测到宇宙空间环境。在长达8年的在轨运行期间,“实践一号”卫星进行的硅太阳能电池供电系统、主动式无源热控制系统等长寿命卫星技术试验,为我国设计和制造长寿命卫星提供了宝贵经验。

大多数卫星发射入轨后只需在太空工作,不需要返回地面,返回式卫星却是例外。早期由于技术限制,要利用底片才能拍摄高清晰度的照片,必须让卫星带同底片或者用回收筒将底片送回地面进行分析,因此各航天大国在军事侦察及国土普查中均需利用返回式卫星。后来数据传输技术逐渐成熟,可以从卫星上直接传送影像数据到地面,返回式卫星的用途也演变成开展空间试验,并回收试验品。

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陈路

55

今天是第五个“中国航天日”。回望50年前,即1970年4月24日,我国自主研制并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自行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半个世纪以来,中国航天事业阔步前行。据统计,截至2019年,我国共发射各类航天器500多个,在轨运行的超过300个。诸多空间技术成果为推动国防现代化建设、国民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当前,中国的人造卫星队伍正在不断壮大,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跟随专家回望中国卫星50年发展历程。

技术储备,为航天发展奠定基础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以下简称五院)总体部宇航协外任务领域总设计师范含林介绍,“东方红一号”的研制工作最早启动于1958年,由此开始,我国卫星发展进入了技术准备阶段。

1958年5月17日,毛泽东主席在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宣布:“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时任国务院副总理聂荣臻马上责成中国科学院和国防部第五研究院落实。首颗人造卫星项目被国家列为1958年头号重点科研任务,代号“581”,钱学森受命担任“581”项目组组长。

在当时的国际形势下,中国想造卫星,只能自力更生。但那时我国科研条件十分有限,白手起家的道路举步维艰,加上受各方因素影响,研制工作一度中断。

1965年,中央专门委员会原则批准中国科学院《关于发展我国人造卫星工作的规划方案建议》,该报告计划在1970年至1971年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命名为“东方红一号”。当年10月,全国各科研院所的顶尖科学家齐聚北京友谊宾馆,全面论证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方案。经过长达42天的激烈讨论,会议确定了卫星的基本方案,后来这个研制方案被凝练成12个字——“上得去、抓得住、听得到、看得见”。

“上得去”指火箭发射成功,并把卫星送入既定轨道;“抓得住”指地面观测站能够对卫星进行实时跟踪测量,并将测得的数据和信息及时反馈给指挥中心;“听得到”是指卫星能够在太空播放的《东方红》乐曲并被地面收音机接收;“看得见”指在地面上能用肉眼看到卫星。为满足研制要求,科研人员用手摇计算器完成了大量计算,将冷库、库房改造成地面模拟试验场,因陋就简、土法上马、群策群力攻克了一道道难关。

“东方红一号”的设计寿命为20天,顺利升空后,各种仪器实际的工作时间均超出了设计要求。其乐音装置和短波发射机连续工作了28天,取得了大量工程遥测参数,为后来卫星设计和研制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

毫无疑问,“东方红一号”是中国航天史上的一座丰碑,其意义远远超出一颗卫星本身。范含林认为,该卫星的成功研制为后续航天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探索了工艺流程,培养了人才队伍,同时为中国航天事业探索和发展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体系。

试验探索,多类型卫星从无到有

随着“东方红一号”发射升空,我国卫星事业发展进入了技术试验阶段。全国空间探测技术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庞之浩介绍,从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我国研制并发射了首颗返回式遥感卫星、试验性通信卫星以及数颗空间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

1971年3月3日,我国成功发射“实践一号”卫星,这是我国“实践”系列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的首发星,它的主要任务是考验太阳电池、镉镍电池、辐射式主动热控制系统和遥测系统的长期工作可靠性。在轨运行期间,它还对空间物理环境进行了探测。

“实践一号”卫星在空间科学和空间技术方面均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它开展的高空磁场、宇宙射线和外热流等空间物理环境参数测量,让我国第一次直接探测到宇宙空间环境。在长达8年的在轨运行期间,“实践一号”卫星进行的硅太阳能电池供电系统、主动式无源热控制系统等长寿命卫星技术试验,为我国设计和制造长寿命卫星提供了宝贵经验。

大多数卫星发射入轨后只需在太空工作,不需要返回地面,返回式卫星却是例外。早期由于技术限制,要利用底片才能拍摄高清晰度的照片,必须让卫星带同底片或者用回收筒将底片送回地面进行分析,因此各航天大国在军事侦察及国土普查中均需利用返回式卫星。后来数据传输技术逐渐成熟,可以从卫星上直接传送影像数据到地面,返回式卫星的用途也演变成开展空间试验,并回收试验品。

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陈路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