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花开,麦苗吐绿,丹阳市“银发生辉”农业科技志愿服务分队走进农村田头,指导帮助种植户春耕春种工作。
田间地头,农户农庄,种植养殖,以“银发”专家为代表的平均年龄在65岁以上的老专家常年奔走在丹阳农村大地,谱写着丹阳市助力青年农民“扶志、扶技、扶创业,创建创业示范基地、评选创业之星”“三扶两创”工作新篇章。
网络支撑:银发银潮是后盾
丹阳市关工委、农业农村局关工委积极搭建市、镇、村三级为农服务网络,多层次、全方位服务青年农民。农业农村局关工委一方面积极吸纳农业战线“资深”老农技专家15位,以专家带领专业技术人员,不断充实壮大“银发服务队”;另一方面,在镇村积极培养一大批技术过硬的基层农技员队伍。2019年,丹阳市农业农村局举办现代农业知识专题培训班7期,涉及农、林、牧、渔等多个方面,培训农技人员123人。
“银潮”服务队作为充分发挥专家作用,主攻青年农民生产中面临的技术难题,引导他们创业创新。镇村级农技人员及时了解青年农民的需求和困难,帮助他们提供就业信息、政策咨询、生产技术指导等服务,下好为农服务一盘棋。
培育青年农民创新创业需要集众人力量,丹阳市农业农村局、科技局、共青团、妇联、老促会等职能单位和群众组织作为关工委成员单位在“三扶两创”工作中各尽其职、各显神通。丹阳市关工委积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有政策给政策、有资金给资金、有信息给信息、有技术给技术,帮助青年农民创业、就业。
精准施策:技术服务送上门
为青年农民送技术、送信息、送服务“三送”是做好“三扶”的保障。鼠年新春之后疫情形势严峻,但是没有挡住他们服务的脚步,十多名农机、农业、农村工作的老专家、老技术员、老领导在家撰写农业技术普及文章,汇编成《种植与养殖农业实用技术读本》,赠送给列入“三扶两创”扶助对象名单的青年农民。丹阳市委书记黄春年得知“银发”专家的这一举动,欣然命笔,为这本书作序。
贴近农业农村发展实际、贴近青年农民的所需所盼,提高了“三扶两创”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丹阳市农业农村局关工委结合基层农服中心的调查反馈,通过集中培训与入户指导,走出去与请进来的方式,帮扶青年农民走上发家致富的道路。
集中培训由农民自主“点单”选择不同的课程送到农民家门口。农业农村局关工委提供培训菜单,涉及青虾、河蟹、龙虾等热门水产养殖技术,由相关农技专家亲自指导。他们先后举办类似专业培训班10期,共培训农民3300多人。“银发”服务队的老专家们分别来到结队的水稻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和农业企业中推广指导冬季种植绿肥休耕养地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育秧和机插技术、稻鸭共作技术等,并进行长期跟踪帮扶,成了农民的好朋友、好老师。
示范带动:挂钩基地作示范
丹阳市关工委系统积极培树“青年农民创业之星”和“三扶两创”示范基地,发展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帮助青年农民树立创业信心、找准创业方向、克服创业困难,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青年职业农民,示范带动周边的青年农民踊跃加入创业创新的队伍。
江苏香海琴枫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是“三扶两创”示范基地,以种植养殖业为基础发展休闲观光农业。该基地作为“银发”服务队结对帮扶单位,在老农技专家的长期跟踪服务下,引进新品种、新技术。
丹阳市延陵种粮大户青年农民贡鸣成在农业农村局关工委的关心和帮扶下,成立了家庭农场。经过市农业系统组织的培训和入户指导,贡鸣成探索出了一条稻虾、稻鳖共作的增收新路子,成为镇江市首批实施稻渔综合种养的家庭农场之一。丹阳市珥陵镇黎明稻鸭共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唐黎明荣获全国“双带”农村致富青年先进个人。
开拓创新:品牌建设增效益
引导青年农民开拓互联网思维,强化互联网在农业生产、销售领域的应用,并融入品牌建设,在丹阳市推广“水产养殖监控管理系统”,养殖户可以通过互联网、手机终端登录该系统,可随时随地了解自家养殖塘内的溶氧、温度、水质等指标参数,实现远程增氧、智能投喂等,有效地降低了养殖风险和人工成本。
注重推动农业品牌创建,尤其是帮助“农二代”创建自主品牌。丹阳市云阳街道青年农民张伟在老专家指点下注册了“瑞田”牌稻米商标,将自己生产加工的大米通过微信和电商等平台推向市场,这家刚刚起步的小加工厂一年销售大米100多吨。(周竹生 张辉)
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