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重庆3月17日电 题:“产业村长”扶贫记
新华社记者李勇、李松
仲春是采菌时节,在重庆彭水县三义乡莲花村,19个羊肚菌种植大棚沿着山势排布开来,农民有的负责采菌分类,有的负责装箱、包装,在大棚内外进进出出忙碌着。
“我们的羊肚菌可是论个卖,鲜货市场价一个要10块钱。”在大棚里,侯春均一边引路,一边开着玩笑,“你们可‘脚下留情’,踩到了,损失就大了。”
侯春均来到偏远的莲花村,一待就是两年多。在武陵山深处,创造了一个“一亩地产值两万多元”的扶贫故事。
三义乡是重庆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山高坡陡、交通不便,产业扶贫难度不小。
“群众脱贫快,得靠能人带。”三义乡驻乡扶贫工作队队长王祖勋说,当初我们进行了多轮市场考察,发现在其他地方种羊肚菌的侯春均技术好、思路活、善管理,是引来发展扶贫产业的合适人选。
侯春均也被三义乡干部的诚意和优惠政策打动。双方一拍即合,侯春均带着资金、项目,在莲花村搞起了羊肚菌标准化种植基地,乡里则帮助他申请扶持资金,用于补贴建设羊肚菌产业基础设施。
已与羊肚菌打了多年交道的侯春均,对这个产业的各种门道摸得清楚。“如果光是种植,三义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没比较优势。”侯春均决定,要搞就要搞全产业链,把深加工附加值做出来,三义羊肚菌产业才更有前景。
这两年多来,在莲花村800多米高山上,侯春均真把自己“家底”搬过来了:在这里羊肚菌种选育室、种植大棚、食品加工车间已相继建成,产业链建在了田间地头,羊肚菌面、菌汤罐等产品已研发成功,产业初具规模。
因为把羊肚菌“种”成了好产业。去年10月份,侯春均还被三义乡党委政府聘为莲花村的“产业村长”。
“接过‘产业村长’聘书的时候,真是感觉这既是荣誉,更是责任。”侯春均说,当了“产业村长”,就更不能光想着自己做大做强,还要想着怎么帮全村搞好产业,拓宽老百姓增收门路。
为此,侯春均和乡、村干部一起谋划,将部分产业扶贫资金折股量化给村集体和村民。“靠着股权合作,去年我们公司实现了头年分红,村集体和村民股权收益3万多元。”侯春均说,而且“一根甘蔗分段吃”,群众收益还不止于此呢。
羊肚菌从育种到采摘,需要5个月时间。这期间从育种、种植、采收、烘干……各个工序都需要劳动力,公司带动了包括30多名贫困人口在内的农民务工,去年给莲花村农民的劳务支出就有15万元。
记者采访时,正巧遇到63岁的贫困户蹇春容在菌棚里干活,她一个月收入有2000多元。“如今我们两口子都围着羊肚菌‘转’,在家门口‘上班’了。”蹇春容笑着说。
“我们今年还有个‘技术扶贫’的创新,公司从云南请来的在读博士专门帮农民用生物制剂改良土壤,并免费提供菌种。”侯春均说,无需大棚,农民自己也能种羊肚菌,公司包销路,一同闯市场。预计又能给农民增加一笔新收入。
谈到今年扶贫产业发展打算时,侯春均说:“物流暂时受阻,今年准备新上马的羊肚菌加工线设备暂时没法运过来,生产进度确实有些延后。关键时候,政府扶持政策很给力。”
彭水县商务部门搭建了“彭水赶场”电商平台,欢迎企业免费入驻,推广营销。“通过电商精准售卖,我们羊肚菌面等产品最多的一天,卖出了700多单,拓宽了公司销售渠道。”侯春均说。
“乡村扶贫离不开有思路、有闯劲的产业‘领头羊’。近些年,县里给政策给扶持,各乡镇先后聘了六名像侯春均这样的‘产业村长’。”彭水县委书记钱建超告诉记者,越来越多的“产业村长”扎根农村,正在成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来源: 新华网
编辑:阿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