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CCU主管护师陈慧丹:这一仗,没有理由不赢

©原创 2020-03-16 09:55

今日镇江讯 从2月11日到3月15日,在驰援黄石的日子里,江苏大学附属医院CCU主管护师陈慧丹经历了37年来的多个第一次:第一次冲锋“疫”线,第一次坐负压救护车转运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第一次离开女儿嘟嘟这么长时间……而这些“第一次”背后的付出,都指向包括她在内的,所有医护人员的共同心声:“打赢这场仗,所有医护患都能平安回家。”

抵达黄石之初,陈慧丹和其他30多名江苏省医疗队护士一起,被安排在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医医院(黄石市传染病医院)ICU工作,“包干”14名重症患者的医疗护理和生活护理工作。

ICU里的患者,有的气管插管,有的昏迷,还有的接受镇痛、镇静治疗,“清醒”能言者很少。陈慧丹遇到过的一位“特殊”患者,能说却不肯说。“这是一位中年男性,有一次排班,正好我被安排到他所在的病房,负责他的护理。”陈慧丹注意到,这位患者沉默寡言,常常望着天花板发呆,对她主动抛出的“家常”问题也是爱理不理。

“后来,他跟我说扎留置针的部位有点疼,想换一个。”层层防护下,想要“一针见血”可不是件容易事,这样的高难度任务,陈慧丹用戴着三层医用手套的手一次顺利完成。随着吊瓶里药水的滴落,惜字如金的患者竟“神奇般打开了话匣子”。

在交谈中陈慧丹得知,因为自己患上新冠肺炎,导致家人被隔离,作为家中顶梁柱的他背负着很大的精神压力。

在陈慧丹的开导下,这名患者心情渐渐好了起来。临近下午2点下班时,竟主动问陈慧丹:“你还没吃饭吧?”“你明天还来上班吗?”

患者因为自己一个小小的举动而改变了态度,这让陈慧丹心生感慨:“被需要的感觉真好。”不久后,这位患者病情好转,被转到了普通病房。“虽然没再见过他,但或许这也算是个好消息。”陈慧丹说。

随着天气转暖,经医护人员精心救护出院的患者多起来,黄石市的疫情控制正向着好的方向发展:为了配合指挥部要求,3月1日,陈慧丹和同为来自江大附院的江苏省医疗队成员、黄石市中医医院ICU的“战友”秦宜梅、孙国付一起,带着该院仅剩的3名重症患者,一同转院至黄石市中心医院。

“这是我第一次坐负压救护车,也是第一次见到ECMO。”陈慧丹说,由于重症患者身上有很多管路,再加上自己穿着厚重的防护服,还要拎监护设备等,转运过程中面临着不少挑战,不过好在最终3名患者全部成功送达,“我们心里的大石头才算落地”。

作为护士,征战“疫”线的陈慧丹勇敢又果断,作为妈妈,陈慧丹则颇为感性。

从镇江出发前,陈慧丹没有当面和女儿嘟嘟道别,也没有让她参加欢送会,因为“我怕分别时她会哭,我要微笑上路”。后来,当得知妈妈去支援湖北后,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嘟嘟查字典写下了一篇日记,短短几十个字,饱含着对妈妈的爱和思念:“自从妈妈去了武汉(黄石),我就很担心妈妈得病,但我还是很支持我的妈妈。我爱我的妈妈,很爱很爱她。我从我妈妈这里学到了坚强勇敢,已(以)后我也要好好学习,谢谢你,妈妈。”

收到丈夫通过微信发来的这篇日记,陈慧丹瞬间“泪崩”。晚上十一点多下班回到住地后,她忍不住和家里连线,看到女儿因为想念妈妈在屏幕那头泣不成声,自己却无法伸手去摸摸她的小脸,为她擦擦眼泪,陈慧丹心里很不是滋味。挂完电话,她立刻回了一封信,表达对孩子的愧疚和期望:“昨晚我看到你给我写的信了,听爸爸说你是自己查字典写的,你真是太棒了,写得特别好,妈妈很感动,谢谢你这么爱我,我也爱你,爱我们一家人。听说很多叔叔阿姨哥哥姐姐知道妈妈支援湖北的事,都给你和爸爸送去了关怀,有这么多爱我们的人,我们一定要心存感激,等你长大了有能力的时候,也要去关爱别人,让我们的生活充满爱和阳光。”

当陈慧丹收起思念的情绪,穿上白衣,奔赴“战场”,她又会心无旁骛,勇敢无畏,协助医生开展工作,脚下带风穿梭在病床间,一忙就是八九个小时。

不过 ,虽然工作忙碌,但是当她看到疫情渐渐得控,不少患者陆续出院,这让她觉得满心欢喜,看到了曙光。

陈慧丹说,有家人支持,有同事陪伴,这一仗没有理由不赢。转院前,陈慧丹就和当地的医护互约:等疫情结束后,一定要去对方城市看一看,到那时,大家不用穿防护服,也不用戴口罩,彼此一定要尽情拥抱。(通讯员 羊城 孙卉 全媒体记者 杨泠)

编辑:陈路

44

今日镇江讯 从2月11日到3月15日,在驰援黄石的日子里,江苏大学附属医院CCU主管护师陈慧丹经历了37年来的多个第一次:第一次冲锋“疫”线,第一次坐负压救护车转运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第一次离开女儿嘟嘟这么长时间……而这些“第一次”背后的付出,都指向包括她在内的,所有医护人员的共同心声:“打赢这场仗,所有医护患都能平安回家。”

抵达黄石之初,陈慧丹和其他30多名江苏省医疗队护士一起,被安排在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医医院(黄石市传染病医院)ICU工作,“包干”14名重症患者的医疗护理和生活护理工作。

ICU里的患者,有的气管插管,有的昏迷,还有的接受镇痛、镇静治疗,“清醒”能言者很少。陈慧丹遇到过的一位“特殊”患者,能说却不肯说。“这是一位中年男性,有一次排班,正好我被安排到他所在的病房,负责他的护理。”陈慧丹注意到,这位患者沉默寡言,常常望着天花板发呆,对她主动抛出的“家常”问题也是爱理不理。

“后来,他跟我说扎留置针的部位有点疼,想换一个。”层层防护下,想要“一针见血”可不是件容易事,这样的高难度任务,陈慧丹用戴着三层医用手套的手一次顺利完成。随着吊瓶里药水的滴落,惜字如金的患者竟“神奇般打开了话匣子”。

在交谈中陈慧丹得知,因为自己患上新冠肺炎,导致家人被隔离,作为家中顶梁柱的他背负着很大的精神压力。

在陈慧丹的开导下,这名患者心情渐渐好了起来。临近下午2点下班时,竟主动问陈慧丹:“你还没吃饭吧?”“你明天还来上班吗?”

患者因为自己一个小小的举动而改变了态度,这让陈慧丹心生感慨:“被需要的感觉真好。”不久后,这位患者病情好转,被转到了普通病房。“虽然没再见过他,但或许这也算是个好消息。”陈慧丹说。

随着天气转暖,经医护人员精心救护出院的患者多起来,黄石市的疫情控制正向着好的方向发展:为了配合指挥部要求,3月1日,陈慧丹和同为来自江大附院的江苏省医疗队成员、黄石市中医医院ICU的“战友”秦宜梅、孙国付一起,带着该院仅剩的3名重症患者,一同转院至黄石市中心医院。

“这是我第一次坐负压救护车,也是第一次见到ECMO。”陈慧丹说,由于重症患者身上有很多管路,再加上自己穿着厚重的防护服,还要拎监护设备等,转运过程中面临着不少挑战,不过好在最终3名患者全部成功送达,“我们心里的大石头才算落地”。

作为护士,征战“疫”线的陈慧丹勇敢又果断,作为妈妈,陈慧丹则颇为感性。

从镇江出发前,陈慧丹没有当面和女儿嘟嘟道别,也没有让她参加欢送会,因为“我怕分别时她会哭,我要微笑上路”。后来,当得知妈妈去支援湖北后,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嘟嘟查字典写下了一篇日记,短短几十个字,饱含着对妈妈的爱和思念:“自从妈妈去了武汉(黄石),我就很担心妈妈得病,但我还是很支持我的妈妈。我爱我的妈妈,很爱很爱她。我从我妈妈这里学到了坚强勇敢,已(以)后我也要好好学习,谢谢你,妈妈。”

收到丈夫通过微信发来的这篇日记,陈慧丹瞬间“泪崩”。晚上十一点多下班回到住地后,她忍不住和家里连线,看到女儿因为想念妈妈在屏幕那头泣不成声,自己却无法伸手去摸摸她的小脸,为她擦擦眼泪,陈慧丹心里很不是滋味。挂完电话,她立刻回了一封信,表达对孩子的愧疚和期望:“昨晚我看到你给我写的信了,听爸爸说你是自己查字典写的,你真是太棒了,写得特别好,妈妈很感动,谢谢你这么爱我,我也爱你,爱我们一家人。听说很多叔叔阿姨哥哥姐姐知道妈妈支援湖北的事,都给你和爸爸送去了关怀,有这么多爱我们的人,我们一定要心存感激,等你长大了有能力的时候,也要去关爱别人,让我们的生活充满爱和阳光。”

当陈慧丹收起思念的情绪,穿上白衣,奔赴“战场”,她又会心无旁骛,勇敢无畏,协助医生开展工作,脚下带风穿梭在病床间,一忙就是八九个小时。

不过 ,虽然工作忙碌,但是当她看到疫情渐渐得控,不少患者陆续出院,这让她觉得满心欢喜,看到了曙光。

陈慧丹说,有家人支持,有同事陪伴,这一仗没有理由不赢。转院前,陈慧丹就和当地的医护互约:等疫情结束后,一定要去对方城市看一看,到那时,大家不用穿防护服,也不用戴口罩,彼此一定要尽情拥抱。(通讯员 羊城 孙卉 全媒体记者 杨泠)

编辑:陈路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