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在这场不能预测终点的战役中,作为主力军,医务人员如何保持持久战斗力非常重要。作为重症救治的关键力量,国家援鄂医疗队一直活跃在最一线,并始终保持着满格的战斗力。
“救死扶伤”的精神支撑
“救死扶伤是每一位医者的初心。即便‘战斗’再辛苦,时间再长,这种精神始终在那,是每个人的信仰,并内化成了自觉行动,让我们‘来之能战’。”中国工程院院士、北医三院院长乔杰一直奋战在援鄂抗疫的第一线。
乔杰说,北医三院在征集援鄂队员的时候,几乎瞬间就报满了,这是医者发自内心的本能。为什么我们能说“战之能胜”,那是每一位队员的自信,对医院医疗水平的自信,对医院高水平多学科协作诊治的能力的自信,看到一位一位痊愈出院的患者,这又是对大家的最好鼓励。同时,医务人员身在前线,背后却有来自医院,来自全国各界无数人的关心和支持,这是一股巨大的支撑力量,让每个人不抛弃、不放弃。
“大家体力上还好,信心还是挺足的。”当记者询问已经在武汉奋战了近20天的国家援鄂医疗队员、北京医院常志刚是否需要医院照顾时,他毫不犹豫地说,大家基本上还是希望服从医院整体排班,不太需要特殊照顾。不过,他也坦言,相对与身体上的疲乏,心理压力大可能更突出。“所以,平时特别注重舒缓队员的压力,比如大家一起谈谈心、聊聊天,说什么都行,天南海北,尽量释放出来。”常志刚说,在前线,团队建设很重要,是一个大家庭,有事一起解决,有困难一起克服,抱团取暖。
“能用的办法都上”
“协和医院派出了一支多学科团队,发挥协和国家队特别是综合诊治能力,能用的方法都上,全力救治危重症患者”。国家援鄂医疗队北京协和医院领队、党委书记张抒扬说。事实上,恰恰是这些办法快速提升了前线队伍的战斗力,并让这种力量实现了可持续。
刚刚接管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区重症病房的时候,医疗队采用的是分时段负责制,即一个小组负责一个时间段的患者管理,但很快发现这种病人管理模式不够深入,在细节上把控不足。
于是,协和医院医疗队决定采用协和“ICU”病房小组制管理模式。具体来讲,病房32个病人被分为4个组,每组由固定医生小组负责,组长相当于病房主治医师,如此能够迅速而系统地掌握患者信息,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每组护理团队的人员配置由重症医学骨干护士、第一批与第二批护士混合编队,每个组负责相对固定的8名病人。这样的小组团队模式使每个病人都有相对固定的责任医生和责任护士,有利于治疗思维的贯彻和治疗方案的落实,也提高了医护之间的高效配合,提升了治疗效果。同时,协和本次派出的队员覆盖ICU、感染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心内科、消化内科等多个科室,每个小组都会统筹匹配各个专业,充分发挥各专业综合诊治优势。
这仅仅是“协和办法”之一。该院163名队员,在张抒扬书记、韩丁副院长的带领下,把科学、规范的协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带到当地,因地制宜地建立起了各项规章制度,包括危重症患者诊治流程、医护人员诊疗常规、安全防护培训制度、安全监督制度等,为前线共同奋战的一线战士们提供了“协和经验”,也提供了一道安全屏障,为战斗力保驾护航。
保护好自己就是存储战斗力
《北京协和医院援鄂抗疫国家医疗队集中生活驻地卫生防护管理办法》发布后,点击量很快突破了10万。这份防护管理办法详细介绍了生活驻地卫生防护的标准操作流程,细致到每一个环节,比如洗澡时间大于30分钟、饭前先洗手或用手消液等。
感染这件事,哪怕一个人没做好,都会影响最后的结局。因此,在急危重症救治的战场上,医护人员保护好自己至关重要。而这也是北京协和医院为什么要制定防护管理办法的初衷。不仅如此,医院还采取了网格化管理措施,将队员划分为10个工作小组,根据党员在病房工作的排班情况组建党支部,选优配强党支部委员,要求全体队员在党支部的领导监督检查下,必须按照以下流程和要求执行。
北京医院国家援鄂医疗队医疗组组长、北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许小毛说, 为了让大家都能安全平安的工作,然后顺利的工作平安的返回。护士长和感控人员本来是两班轮流上,现在几乎每个班都上。大家在工作中也是十分小心,严把每个环节,特别注重每个环节的消毒,穿脱隔离衣时也特别小心。
“为了降低感染风险,乔杰院长和袁晓宁副主任还开了‘院士理发室’,负责给大家剪头发。金牌理发师‘托尼·乔’和‘托尼·袁’的手艺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国家援鄂医疗队员、北医三院普通外科主治医师李刚说,即便是这样短暂的欢乐时光,也让大家紧张的心情放松了一些。
“休息不好,加上心理压力大,免疫力会下降,容易激发感染。所以我们非常强调,吃完午饭后不上班的,一定要休息一会,睡不着也要躺着,让手机静音。晚上休息不好的话,大家偶尔也会吃一些安眠药,帮助大家迅速入睡。”常志刚说,来武汉时,还准备了维生素,护士长会定期提醒大家吃。
合理排班是医疗队的重要工作。中日友好医院国家医疗队护理组组长赵培玉说,综合排班下来,每个临床工作组在上完1个白班、1个夜班后,就可以有1天的轮休时间,以保证护理人员能够得到充分的休息,以更好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况继续投入工作。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队员们的物资箱让李刚想起了每次探亲返程前妈妈帮忙整理的行李箱。他说,从上战场的“弹药”到生活物品,从垃圾袋到指甲刀,能想到的都塞进去了。
整个国家队里,都有“妈妈准备的行李箱”。这场战役里,尽管条件很简陋、工作很辛苦、环境有风险,但是让国家援鄂医疗队队员、北京医院呼吸科周为一直心里暖暖的。他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出发前,医院都准备得很好,牙刷、拖鞋等都准备的很齐全。在防护物资紧张的情况下,本院的医护人员优先让我们用,而且医院还对我们家里人很照顾,我走后还特意去慰问了。所以,我们也很放心地在这里工作。
中日友好医院国家医疗队护理组组长赵培玉表示,物资和后勤保障组负责医疗队库房管理、物资清点和补充、与当地医院的沟通等具体工作,“这个小组每天都要对所有医用物资进行清点,明确哪些物资是充足的,哪些物资是需要急备的;还要对每天新接收的物资进行检查,确保符合医用标准、临床能够使用,为整个医疗队的后勤保障做好服务”。
“我们的护理和医生都分成了不同的临床工作组,每个组都会指定联络员,专门负责与物资和后勤保障组沟通。”赵培玉说,中日友好医院国家医疗队已经建立相对成熟的物资和后勤保障工作机制,自上而下的物资分配、自下而上的需求反馈都很顺畅,有力保障了整个医疗队业务工作的有序开展。
来源:健康报微信公众号
编辑:缪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