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全省河湖长制工作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为全省河湖长制工作由“高强度”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迈进提供了行动指南。
《意见》明确了河湖长制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突出控源截污,高强度推进水污染防治。坚持标本兼治、防治并重、城乡统筹、水岸联动,实施全过程监管、全系统治理。到2020年底前,全省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到70.2%,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总体高于98%,丧失使用功能(劣于V类)水体基本消除,太湖15条主要入湖河流水质达到控制目标。
突出节水减排,高标准推进水资源保护。全面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落实国家节水行动和江苏实施方案,有效控制用水总量,切实提升用水效率,大力减少废污水排放。大力推进生产、生活方式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变。到2020年底前,全省70%以上的设区市、县(市)建成节水型示范区。
突出整违治乱,高效率推进水空间管控。集中攻坚长江干流岸线清理整治项目,推动洪泽湖长效管护,加快京杭大运河江苏段绿色现代航运示范区建设,严格控制水域岸线开发性项目建设,全面遏制违法侵害河湖行为,2020年底前全面完成“两违三乱”专项整治任务。
突出消劣除黑,高水平推进水环境治理。开展全省河湖“水面漂浮物”歼灭战,全面推进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全面完成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加强饮用水水源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全面推广农村河道“五位一体”综合管护模式,多管齐下整治农村水环境。
突出休生养息,高要求推进水生态康复。加强河湖生态的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实施清淤疏浚,构建健康水循环体系,系统实施退圩退渔退田还湖工程。到2020年底前,主要湖泊渔业养殖面积压缩到65万亩以内,恢复水域面积超过100平方千米;主要河湖生态优良率达到70%,全省70%以上的市、县(市)建成水生态文明城市,建成省级生态清洁型小流域125个。
《意见》还就进一步完善河湖长制工作机制和制度体系、推动河湖长制工作高效运行,从河长履职、协作联动、宣传引导、资金保障、考核督促等5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民生的福祉,清澈、整洁、秀美的河湖是也是群众强烈的诉求和期盼。江苏始终把水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作为全省“六个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2019年省委书记娄勤俭、省长吴政隆共同发布第1号省总河长令,部署打赢打好碧水保卫战、河湖保护战。省级河湖长带头巡河察湖,签发问题交办单,带动全省5.7万名河湖长履职尽责,实现河湖长制“有名、有实、有效”。全省上下形成了省委省政府高位推动、各级党委政府负总责、各级河湖长抓落实、社会公众齐参与的河湖治理的良好工作格局。
一年多来,江苏列入水利部台账内的2050个“清四乱”问题全部按期完成整改,省内自行排查的37200个河湖违法圈圩和违法建设问题基本实现“两年任务一年完成”。国家交办的长江岸线68个拆除取缔项目全面完成。全省共清理非法占用河道岸线416千米、拆除违法建筑近250万平方米、清除非法网箱养殖8700多亩,河湖空间管护得到加强,河湖面貌明显改善。
三年来,江苏立足生态河湖三年行动计划,排好河湖系统治理的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以项目化推进、清单式管理激发活力。率先研究制定《生态河湖评价规范》,对全省重点河湖开展生态状况评估。9个国家级和18个省级水生态文明试点,试点数量全国第一。“水中大熊猫”江豚在长江江苏段成群出现。太湖水域围网养殖成为历史,进入“人放天养”的生态增殖新模式。全省首批10个生态河湖样板脱颖而出,157个国家级和省级水利风景区耀目江苏大地,40个最美运河地表追寻江苏记忆。
如今,行走在河边湖畔,能明显能感受到河湖水质变得越来越好,河湖岸线变得越来越美,河湖生态变得越来越灵动。良好水生态质量使得河湖日益秀美,成为扮靓江苏大地的崭新名片。
来源:交汇点
编辑:方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