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揭牌100天。短短百日,这个承载着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先行区、实体经济创新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使命的崭新载体,按照高标定位、高点起步、系统集成的要求,带给人鲜明而深刻的“第一印象”。这里,正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新一轮改革探索的试验田和创新发展的新热土。
紧扣改革创新,早期收获全面开花
紧扣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江苏自贸试验区在探索实践中早期收获全面开花。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2个工作日开办企业、3个工作日内获得不动产登记、30个工作日内取得工业建设项目施工许可证”改革实施以来,江苏自贸试验区新增注册企业5942家,同比增长超过45%。其中外资企业69家,实际利用外资3.84亿美元。特别是聚焦集成电路、生命健康、人工智能等“卡脖子”关键领域,持续引进高质量产业项目,揭牌以来接洽产业项目500余个。
推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南京片区积极推动建设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区,集聚知识产权服务机构50 多家。苏州片区试点打造全国首家保税检测集聚区,完成全国首票保税检测外发试点业务。苏州工业园区海关推出“关助融”海关信用惠企新模式,金融机构将企业海关信用信息纳入信贷分析池,授信资金近6亿元,缓解近50家进出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南京片区打造“互联网+金融+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服务企业。为扩大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使用审核便利化试点规模,苏州片区56家企业开展试点业务,累计支付34.71亿元。创新“绿色智造贷”金融服务,每家企业年均节约融资成本约50万元。
平台载体提供经济发展新支撑。南京片区烯峰光电、天水华天等一批优质项目成功落地,剑桥大学南京科技创新中心奠基,华为鲲鹏生态产业基地开园,世界五百强企业SAP江苏创新赋能中心落户。苏州片区落户项目中科技研发、商业服务、高端制造类项目超过75%。连云港片区中云物流园区等货运枢纽工程建成投用,首个400万吨级精选矿项目投产试运行。
大胆试大胆闯,构建制度创新“新高地”
12月起,在江苏自贸试验区,中央层面设定的523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省地方性法规、规章设定的12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按照“直接取消审批”等4种方式,实施“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
位于南京片区的南京恒茂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成为在江苏自贸试验区“证照分离”改革后首家注册登记的报关企业。“以前报关企业注册登记是行政审批项目,审批涉及几个层级,有时要几天时间。没想到在南京片区刚注册好公司,从事报关业务的‘入门’手续就简化了。”总经理董强说。
在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同时,三大片区大胆试、大胆闯,努力构建制度创新“新高地”。
连云港是哈萨克斯坦小麦过境中国指定离境口岸,连云港片区通过创新“集改集”“集改散”全程防疫监管模式,实现哈国过境小麦运输常态化运作。连云港海关负责人介绍,借助多式联运海关辅助管理系统,过境小麦到达中哈物流基地后,采取专场、专库、专设施,确保小麦不流失、不扩散、不撒漏。
南京片区探索构建国际商事争议多元化解机制,推动南京仲裁委研究出台国际商事仲裁专门规则,探索设立国际商事争议多元化解平台,对标国际最新ADR运行标准,打造动态管理服务体系。江北新区税务部门推出“一企一卡一芯”成长服务,自贸区企业办理税务登记即会获得一个“税务芯卡”,相当于“税务身份证”,出示芯卡可进入“自贸区绿色通道”,享受便捷服务。
为实现投资贸易便利化,苏州片区实行“空运直通港”快速通关新模式,支持企业发展“中欧卡航”,实行进口研发(测试)用未注册医疗器械分级管理,优化境外投资企业备案和项目备案工作“单一窗口”模式。针对企业进口未注册研发(测试)用未注册医疗器械无法通关问题,建立覆盖进口研发(测试)用未注册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制度,已为强生医疗等多家企业备案进口几十批研发用未注册医疗器械。
后发先至,奋力走在全国建设前列
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要成为“国内一流、国际公认的自贸试验区”,走在全国自贸试验区建设前列,万里长征才迈出第一步。
“未来,要对标国际先进制度与规则,将好的引入;与此同时输出我们经过市场检验的制度和规则,形成制度开放高地。”南京审计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戴翔认为,自贸试验区已经由1.0升级至2.0,必须升级跨越,探索一条新路径。
省商务厅负责人表示,江苏自贸试验区将进一步推动服务业扩大开放,推动在电信、科研和技术服务、教育、卫生等领域,放宽注册资本、投资方式、经营范围等限制。完善开放型创新生态系统,布局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重大创新平台。充分赋权赋能,营造自贸试验区法治化、市场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深化复制推广“12+1”自贸试验区(港)海关监管创新制度工作,江苏自贸试验区将进一步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支持企业开展跨境电商进出口业务。聚焦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重点产业,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以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为重点实施大规模技术改造,大力度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苏州工业园区海关关长黄浦表示,“将借助园区自由贸易和开放创新两个试验区建设契机,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在政策试点、创新机制、支持保障、改革容错等方面整体设计,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为契机,加强与上海、浙江自贸试验区在科技创新、产业培育等方面的对接合作,“集大成”复制推广先行自贸区的成功经验,增强自贸试验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韩剑认为,要建立长三角自贸试验区共同参与的更高层级、协作一体的决策和协调机制,及时解决三地协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推动深度融合发展,实现江苏自贸试验区后发先至。
来源:交汇点
编辑: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