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镇事今编】古人过冬不靠抖,走进镇博,取暖神器暖手又暖胃

2019-12-06 16:21

今日镇江讯  冬天要驱走寒冷,天天缩在被窝里可不是办法,到户外活动时,有个暖手袋或是暖宝宝,是不是感觉梁静茹就站你旁边呢?在古代,取暖的手炉较为常见,这些装上炭火就能取暖的物品,不光很实用,也适合把玩。现今收藏于镇江博物馆里的几件手炉,就透着一股精致,悄无声息中展露着古人的生活态度。除了手炉,在博物馆里,小编还找到几件能在冬天带来暖意的器具,一起来看看吧。

手炉

取暖“神器”

张鸣岐手制紫铜炉,人称“张炉”,堪称手炉中的“劳斯莱斯”,这是因为制作的手艺人来头很大——被称作中国最有名的手炉制作者之一,明末浙江嘉兴人张鸣岐。


张鸣岐手制紫铜炉有何特点呢?首先手炉选用精炼红铜,铜质纯净,可塑性强,光泽柔和,造型朴实而富有变化。炉底部都有刻款,以小篆出之。更绝的是,炉体不锈蚀,炉盖、炉身吻合紧密,经千万次开合而不松动。换句话说,即使放在手上不小心摔了,妈妈也不会担心你烫到自己。

(张鸣岐手制炉底部刻款)


根据《鉴物广识》记载,张鸣岐制作的手炉还有一绝,据说即使炉中炭火很旺,“张炉”摸上去却并不烫手。因为铜具有较好的导热性,况且“张炉”选用精炼红铜,为何会不烫手,至今未有详解。


到了清代,有了更小巧的手炉,式样也翻新了。在明代手炉方形、圆形、椭圆形的基础上,增加了花形、棱形等式样。在纹饰上,则用錾刀雕刻了花朵、瓜果等图案,寓意吉祥。值得一提的是,手炉功能多样,只要在添加炭火或尚有余热的灶灰的同时,加入一些香料,就能瞬间变香炉。上面再洒点水,兴许还能变加湿器。

(上面两件藏品都是清代的手炉。陈路 摄)

(图为《月曼清游图册》)

(图为《雍亲王题书堂深居图屏▪裘装对镜》轴)


上面两幅画中,女子手边的就是手炉。想象一下,手炉能藏在袖中取暖,也能拿在手中把玩,女孩子有了这个手炉,出门堆雪人也不会怕冷了。

除了手炉,还有足炉


有手炉,相对的就有足炉。足炉也称“脚婆”“汤婆子”“锡夫人”,宋代就有。“汤”,古代汉语中指滚水;“婆子”则戏指其陪伴人睡眠的功用。“汤婆子”类似于现代的热水袋,一般是由锡或者铜制成椭球状或南瓜状的瓶子,上方开口带有帽子,从这个口子里灌进去热水,临睡前放在被子里。

“汤婆子”不容易损坏,大多数百姓家都会有,婚嫁时还会作为送礼的物件,甚至有些“汤婆子”还会传给几代人。直到清朝甚至现代,“汤婆子”还是家里的“取暖神器”。


古代蒸锅

手炉暖身子,还要来点暖胃的。可以是一口大蒸锅,煮上喜欢的食物,也可以是一个酒壶,外面套上一件温碗。先来看看古人是怎么煮东西的吧。

这个相当于现代蒸锅的器具,叫作青铜弦纹甗(yǎn),甗是一种古代炊器。

(青铜弦纹甗。陈路 摄)


这个炊具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甑(zèng), 置食物;下部为鬲(lì),置水。甑与鬲之间有一铜片,叫做箅(bì)。箅上有通蒸气的十字孔或直线孔。使用时,将甗置于火上,将鬲(或釜)中之水烧开,利用蒸汽将甑中之米蒸熟。


看到这,是不是想到了电饭煲与蒸笼。其实它们的功能有点像,可以用来蒸米,或是蒸熟其他食物。


铜甗流行于商代至战国时期。商和西周的甗,甑、鬲常铸成一件,圆形,侈口,有两立耳。春秋战国的甗,甑、鬲可以分合,直耳变为附耳(耳在器身外侧)。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四足、两耳、上下可分合的方形甗,有的方形甗上部甑内加隔。冬天有了这个大蒸锅,只要添水添柴,也不怕吃的变冷了。

(青铜带流甗。春秋时期 陈路 摄)

注子温碗

热点酒,不怕冷

(景德镇窑青白釉瓷注子温碗)


要问盛酒的器具,如果是西周时,可以看到青铜带盖提梁卣(yǒu),卣是一种盛酒的容器。但这种器物的保温效果应该不好,到了宋代,注子温碗流行起来,一套瓷注子温碗,可是宋代雅致生活的标志之一。

(青铜带盖提梁卣)


注子是我国古代的一种酒器,而温碗通俗点来说,就是给注子加热的一个做工精致的瓷碗。我国古代不仅有饮凉酒的嗜好,也有喝热酒的习俗。一般来说,给酒加热有两种方法,一是直接将酒瓶放置炭火之上加热,如河南巩义市出土的宋代厨娘温酒图;二是用温碗注子给酒加热。宋代的习俗取用的是后者。温好酒后,再斟入台盏或杯中饮用。由于碗内的热水可随时更换,注子温碗可以达到时刻使酒保温的目的。


这样喝酒,很雅致很温暖有没有。

(辽金墓葬壁画里,茶炉被放在炭火炉上烧,以此方法加热)

(辽金墓葬里的壁画,也有注子温碗的形象)


从瓷注子温碗的造型看,注子盖顶塑狮形钮。注子小口,直颈,折肩,腹深略鼓,呈瓜棱状,圈足,肩设弯曲长流,曲形柄。温碗呈七瓣葵口,瓜棱腹,高圈足。胎白细密,全器施釉,釉厚处呈青绿色。注与碗的上下组合和整个花纹图案设计,协调完美,胎质细腻,釉色明澈温润,青素淡雅,反正怎么看怎么舒服。


通讯员 王玲 全媒体记者 陈路 文/图

图文资料来自镇江博物馆,部分资料来自厦门晚报

52

今日镇江讯  冬天要驱走寒冷,天天缩在被窝里可不是办法,到户外活动时,有个暖手袋或是暖宝宝,是不是感觉梁静茹就站你旁边呢?在古代,取暖的手炉较为常见,这些装上炭火就能取暖的物品,不光很实用,也适合把玩。现今收藏于镇江博物馆里的几件手炉,就透着一股精致,悄无声息中展露着古人的生活态度。除了手炉,在博物馆里,小编还找到几件能在冬天带来暖意的器具,一起来看看吧。

手炉

取暖“神器”

张鸣岐手制紫铜炉,人称“张炉”,堪称手炉中的“劳斯莱斯”,这是因为制作的手艺人来头很大——被称作中国最有名的手炉制作者之一,明末浙江嘉兴人张鸣岐。


张鸣岐手制紫铜炉有何特点呢?首先手炉选用精炼红铜,铜质纯净,可塑性强,光泽柔和,造型朴实而富有变化。炉底部都有刻款,以小篆出之。更绝的是,炉体不锈蚀,炉盖、炉身吻合紧密,经千万次开合而不松动。换句话说,即使放在手上不小心摔了,妈妈也不会担心你烫到自己。

(张鸣岐手制炉底部刻款)


根据《鉴物广识》记载,张鸣岐制作的手炉还有一绝,据说即使炉中炭火很旺,“张炉”摸上去却并不烫手。因为铜具有较好的导热性,况且“张炉”选用精炼红铜,为何会不烫手,至今未有详解。


到了清代,有了更小巧的手炉,式样也翻新了。在明代手炉方形、圆形、椭圆形的基础上,增加了花形、棱形等式样。在纹饰上,则用錾刀雕刻了花朵、瓜果等图案,寓意吉祥。值得一提的是,手炉功能多样,只要在添加炭火或尚有余热的灶灰的同时,加入一些香料,就能瞬间变香炉。上面再洒点水,兴许还能变加湿器。

(上面两件藏品都是清代的手炉。陈路 摄)

(图为《月曼清游图册》)

(图为《雍亲王题书堂深居图屏▪裘装对镜》轴)


上面两幅画中,女子手边的就是手炉。想象一下,手炉能藏在袖中取暖,也能拿在手中把玩,女孩子有了这个手炉,出门堆雪人也不会怕冷了。

除了手炉,还有足炉


有手炉,相对的就有足炉。足炉也称“脚婆”“汤婆子”“锡夫人”,宋代就有。“汤”,古代汉语中指滚水;“婆子”则戏指其陪伴人睡眠的功用。“汤婆子”类似于现代的热水袋,一般是由锡或者铜制成椭球状或南瓜状的瓶子,上方开口带有帽子,从这个口子里灌进去热水,临睡前放在被子里。

“汤婆子”不容易损坏,大多数百姓家都会有,婚嫁时还会作为送礼的物件,甚至有些“汤婆子”还会传给几代人。直到清朝甚至现代,“汤婆子”还是家里的“取暖神器”。


古代蒸锅

手炉暖身子,还要来点暖胃的。可以是一口大蒸锅,煮上喜欢的食物,也可以是一个酒壶,外面套上一件温碗。先来看看古人是怎么煮东西的吧。

这个相当于现代蒸锅的器具,叫作青铜弦纹甗(yǎn),甗是一种古代炊器。

(青铜弦纹甗。陈路 摄)


这个炊具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甑(zèng), 置食物;下部为鬲(lì),置水。甑与鬲之间有一铜片,叫做箅(bì)。箅上有通蒸气的十字孔或直线孔。使用时,将甗置于火上,将鬲(或釜)中之水烧开,利用蒸汽将甑中之米蒸熟。


看到这,是不是想到了电饭煲与蒸笼。其实它们的功能有点像,可以用来蒸米,或是蒸熟其他食物。


铜甗流行于商代至战国时期。商和西周的甗,甑、鬲常铸成一件,圆形,侈口,有两立耳。春秋战国的甗,甑、鬲可以分合,直耳变为附耳(耳在器身外侧)。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四足、两耳、上下可分合的方形甗,有的方形甗上部甑内加隔。冬天有了这个大蒸锅,只要添水添柴,也不怕吃的变冷了。

(青铜带流甗。春秋时期 陈路 摄)

注子温碗

热点酒,不怕冷

(景德镇窑青白釉瓷注子温碗)


要问盛酒的器具,如果是西周时,可以看到青铜带盖提梁卣(yǒu),卣是一种盛酒的容器。但这种器物的保温效果应该不好,到了宋代,注子温碗流行起来,一套瓷注子温碗,可是宋代雅致生活的标志之一。

(青铜带盖提梁卣)


注子是我国古代的一种酒器,而温碗通俗点来说,就是给注子加热的一个做工精致的瓷碗。我国古代不仅有饮凉酒的嗜好,也有喝热酒的习俗。一般来说,给酒加热有两种方法,一是直接将酒瓶放置炭火之上加热,如河南巩义市出土的宋代厨娘温酒图;二是用温碗注子给酒加热。宋代的习俗取用的是后者。温好酒后,再斟入台盏或杯中饮用。由于碗内的热水可随时更换,注子温碗可以达到时刻使酒保温的目的。


这样喝酒,很雅致很温暖有没有。

(辽金墓葬壁画里,茶炉被放在炭火炉上烧,以此方法加热)

(辽金墓葬里的壁画,也有注子温碗的形象)


从瓷注子温碗的造型看,注子盖顶塑狮形钮。注子小口,直颈,折肩,腹深略鼓,呈瓜棱状,圈足,肩设弯曲长流,曲形柄。温碗呈七瓣葵口,瓜棱腹,高圈足。胎白细密,全器施釉,釉厚处呈青绿色。注与碗的上下组合和整个花纹图案设计,协调完美,胎质细腻,釉色明澈温润,青素淡雅,反正怎么看怎么舒服。


通讯员 王玲 全媒体记者 陈路 文/图

图文资料来自镇江博物馆,部分资料来自厦门晚报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