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这条河,承载着几代人儿时的快乐和回忆

2019-12-05 22:48

今日镇江讯    京杭运河丹阳段北起丹阳经济开发区新丰铁路桥,经练湖、云阳、陵口、吕城等乡镇(场),于吕城镇荷园里出境入常州市武进区,航段里程29.33公里。

有关史料对丹阳段运河,由“比年一小挑,五年一大挑”发展到“岁岁捞浚”和“三年一大挑”的记载。苏南运河自秦代开凿以来,一直是历代封建王朝漕运的主要通道,从唐代至清代的一千多年间,尽管封建王朝不断更迭。但各朝对治河一事无不举为军国大政,均不遗余力地对苏南运河进行了不懈的整治,特别是对以善淤出名的丹阳段运河,一直是历代整治与疏浚的重点。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中央人民政府对京航运河制定的“统一规划,综合利用,分期建设,保证重点”的整治建设方针指导下,根据国家的统一规划,结合丹阳段运河的实际情况,从1958年起,按照“先通后畅、先难后易、分期分段”的整治原则,对丹阳段运河先后组织实施了先通后畅的“初期整治”、卡脖子河段的“重点整治”以及建设全国内河样板航道的大规模“全面整治”等三个阶段的整治建设。至1997年与苏南运河全线同步,按照通航500T级驳船的四级航道标准,全部建成竣工。至此,历经沧桑的千年丹阳段古运河,重新焕发了青春。

“你看这个用东西盖着是装的货物,这个是装的油,大多是柴油,旁边写着严禁烟火呢!”周三上午,记者来到丹阳市陵口镇陵口村河滨路67号郦国玺的家,郦国玺指着家门口大运河来来往往的船只,如数家珍,一一向记者介绍。

“以前家门口的运河小的很,我们小时候经常下去游泳玩。”62岁的郦国玺告诉记者,他的父辈以前也住在这里,到女儿出生,现在女儿都结婚生子了,可以说是四代人都是在运河边上长大的。他家门前这条大的马路,以前是民宅,近几年整体改建的时候拆迁的。

父亲曾告诉郦国玺,门前的码头以前很热闹,那时陵口还没有现在的街道,河边上就是集市。经过的船只都会停下来,买日常所需。很多商贩都过来做生意,每月也有那么几天,附近的村民定时的来赶集,热闹非凡,烟火气很浓。

“五十年代的大运河河宽约14米,两条十五吨的木船迎面过都很困难,那时20吨的算大船了。如今,600吨、800吨是常见的。”郦国玺说,虽然河宽十几米,但那时是阶梯式的,不像现在是垂直的,河面、河底上下一样宽。那时水也不多,只有夏季和梅雨季节发大水“涨潮”才稍微好点。

郦国玺映像尤其深的是,一到冬天的时候,河面上就会结一层厚厚的冰。“我和村里的同龄人,经常在冰面上玩,‘哧溜’一下,就滑到对面了,好玩的很!”郦国玺说,“那时候船少,天气又冷,到了冬季基本就冻住了,哪像现在,船来船往的,想冻都难啊!现在,这边到对岸的河面大概70米,宽敞的很,也再也结不了那么厚的冰了!”

“我们小时候,还在中山桥下面的河边上烤山芋呢。”郦国玺32岁的小女儿郦潇芳开心地告诉记者,这条河不仅是父辈喜欢玩的地方,也是她们80后儿时聚会的“基地”。

“运河大改了好几次,有一次的‘人海大战’,壮观的”,郦国玺回忆说,改建的时候,河边上都是人挑土,八十年代就是半机械化改建了。女儿说的这座中山桥,就是随着大运河,也改建了好几次。

“当时进丹阳城,要么坐火车,要么沿着大运河的河边走,还有就是中山桥是必经之路,”郦国玺说,以前河堤旁有一条约50公分窄窄的泥路,那时候还有纤夫拉绳,他们年轻的时候去丹阳城区看电影,经常从那条道上走。尽管这一切仿佛就在眼前,但如今时过境迁,今天的好时光已是往日远不可比的了!

郦国玺还说,听父辈讲中山桥最早是日本人建的,解放前打仗被炸毁了,后来建的木桥,再后来,木桥到人行桥再到现在90米长人车可以同行的现代大桥。

“小时候夏天乘凉都会去桥上,小孩子还会搬小凳子抢位子,桥上面凉快没蚊子,所以全是人挤人。”郦国玺的爱人62岁的郦红金说起木桥很是喜悦,那时,我们是坐在小板凳上看过往的船只,聊聊家常很是温馨,仿佛就在昨天。

现如今,很多住在附近的爷爷奶奶,则经常抱着孙子孙女到岸边看大船经过,享受天伦之乐。而这,如今又成了运河另一道风景线了!(全媒体记者  朱美娜   通讯员  蒋亚平)

链接:

记者还从丹阳市航道管理处了解到,陵口段运河“重点整治”工程于1990年2月15日开工,至1992年4月30日竣工。该工程是我国内河航道首次利用世界银行贷款进行整治建设的工程项目,采用筑坝断航方案,按照四级航道标准从九曲河口起,经陵口至吕城砖瓦厂,整治里程16.994公里。工程期间1991年上半年遭遇百年未遇的洪涝水灾,造成河坡坍塌、航道回淤、已建工程被毁,全线被迫停工。

1991年10月10日重新开工,修复被毁工程,清挖航道回淤,并组织丹阳23个乡镇5万余民工用11天时间突击开挖硬土34万立方米。整个工程共征地1726亩,拆迁房屋2064.5平方米,开挖土方635.46万立方米,建混凝土护坡33.847公里,驳岸70米,改建跨河桥梁2座,建内河码头和停泊锚地各一座,改建电灌站水闸25座,建涵洞68座,绿化植树 4.4万株,铺植草皮69万平方米,设置各类航道标牌463块(根),完成投资7144.64万元(其中世界银行贷款600万美元)。

该工程首次在丹阳组织大规模土方机械对航道进行开挖,摆脱了沿袭“人海战术”开挖土方的传统做法,加快了施工进度,提高了工程质量;大胆采用长距离布设轻型井点降水设备以及对土质复杂河段采用水平排水的新技术,有效降低地下水位,成功控制了粉砂土“旋挑旋涌”的难题,确保了航道得以按设计标准开挖成型。同时,采用“土工布”新材料作为该工程混凝土护坡的滤层,取代了传统的沙石滤层,对以粉砂土为主的航道岸坡发挥了“固坡、透水、保砂”的作用,确保了河道岸坡的稳定,克服了粉砂土质岸坡极易坍塌的难题。

陵口段航道整治竣工试运行一年后,经部、省、市多次组织专家赴现场检查评定,该工程先后于1993年、1994年和1995年分别荣获《茅以升镇江市交通工程奖》、《江苏省交通厅优质工程一等奖》和《交通部水运工程质量奖》。

另外,自2007年大运河丹阳段陆续进行“四改三”航道整治后,现在的通航标准是三级航道,根据标准,可通行1000吨级的船舶。(资料为蒋春葆提供)

编辑:何冰






52

今日镇江讯    京杭运河丹阳段北起丹阳经济开发区新丰铁路桥,经练湖、云阳、陵口、吕城等乡镇(场),于吕城镇荷园里出境入常州市武进区,航段里程29.33公里。

有关史料对丹阳段运河,由“比年一小挑,五年一大挑”发展到“岁岁捞浚”和“三年一大挑”的记载。苏南运河自秦代开凿以来,一直是历代封建王朝漕运的主要通道,从唐代至清代的一千多年间,尽管封建王朝不断更迭。但各朝对治河一事无不举为军国大政,均不遗余力地对苏南运河进行了不懈的整治,特别是对以善淤出名的丹阳段运河,一直是历代整治与疏浚的重点。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中央人民政府对京航运河制定的“统一规划,综合利用,分期建设,保证重点”的整治建设方针指导下,根据国家的统一规划,结合丹阳段运河的实际情况,从1958年起,按照“先通后畅、先难后易、分期分段”的整治原则,对丹阳段运河先后组织实施了先通后畅的“初期整治”、卡脖子河段的“重点整治”以及建设全国内河样板航道的大规模“全面整治”等三个阶段的整治建设。至1997年与苏南运河全线同步,按照通航500T级驳船的四级航道标准,全部建成竣工。至此,历经沧桑的千年丹阳段古运河,重新焕发了青春。

“你看这个用东西盖着是装的货物,这个是装的油,大多是柴油,旁边写着严禁烟火呢!”周三上午,记者来到丹阳市陵口镇陵口村河滨路67号郦国玺的家,郦国玺指着家门口大运河来来往往的船只,如数家珍,一一向记者介绍。

“以前家门口的运河小的很,我们小时候经常下去游泳玩。”62岁的郦国玺告诉记者,他的父辈以前也住在这里,到女儿出生,现在女儿都结婚生子了,可以说是四代人都是在运河边上长大的。他家门前这条大的马路,以前是民宅,近几年整体改建的时候拆迁的。

父亲曾告诉郦国玺,门前的码头以前很热闹,那时陵口还没有现在的街道,河边上就是集市。经过的船只都会停下来,买日常所需。很多商贩都过来做生意,每月也有那么几天,附近的村民定时的来赶集,热闹非凡,烟火气很浓。

“五十年代的大运河河宽约14米,两条十五吨的木船迎面过都很困难,那时20吨的算大船了。如今,600吨、800吨是常见的。”郦国玺说,虽然河宽十几米,但那时是阶梯式的,不像现在是垂直的,河面、河底上下一样宽。那时水也不多,只有夏季和梅雨季节发大水“涨潮”才稍微好点。

郦国玺映像尤其深的是,一到冬天的时候,河面上就会结一层厚厚的冰。“我和村里的同龄人,经常在冰面上玩,‘哧溜’一下,就滑到对面了,好玩的很!”郦国玺说,“那时候船少,天气又冷,到了冬季基本就冻住了,哪像现在,船来船往的,想冻都难啊!现在,这边到对岸的河面大概70米,宽敞的很,也再也结不了那么厚的冰了!”

“我们小时候,还在中山桥下面的河边上烤山芋呢。”郦国玺32岁的小女儿郦潇芳开心地告诉记者,这条河不仅是父辈喜欢玩的地方,也是她们80后儿时聚会的“基地”。

“运河大改了好几次,有一次的‘人海大战’,壮观的”,郦国玺回忆说,改建的时候,河边上都是人挑土,八十年代就是半机械化改建了。女儿说的这座中山桥,就是随着大运河,也改建了好几次。

“当时进丹阳城,要么坐火车,要么沿着大运河的河边走,还有就是中山桥是必经之路,”郦国玺说,以前河堤旁有一条约50公分窄窄的泥路,那时候还有纤夫拉绳,他们年轻的时候去丹阳城区看电影,经常从那条道上走。尽管这一切仿佛就在眼前,但如今时过境迁,今天的好时光已是往日远不可比的了!

郦国玺还说,听父辈讲中山桥最早是日本人建的,解放前打仗被炸毁了,后来建的木桥,再后来,木桥到人行桥再到现在90米长人车可以同行的现代大桥。

“小时候夏天乘凉都会去桥上,小孩子还会搬小凳子抢位子,桥上面凉快没蚊子,所以全是人挤人。”郦国玺的爱人62岁的郦红金说起木桥很是喜悦,那时,我们是坐在小板凳上看过往的船只,聊聊家常很是温馨,仿佛就在昨天。

现如今,很多住在附近的爷爷奶奶,则经常抱着孙子孙女到岸边看大船经过,享受天伦之乐。而这,如今又成了运河另一道风景线了!(全媒体记者  朱美娜   通讯员  蒋亚平)

链接:

记者还从丹阳市航道管理处了解到,陵口段运河“重点整治”工程于1990年2月15日开工,至1992年4月30日竣工。该工程是我国内河航道首次利用世界银行贷款进行整治建设的工程项目,采用筑坝断航方案,按照四级航道标准从九曲河口起,经陵口至吕城砖瓦厂,整治里程16.994公里。工程期间1991年上半年遭遇百年未遇的洪涝水灾,造成河坡坍塌、航道回淤、已建工程被毁,全线被迫停工。

1991年10月10日重新开工,修复被毁工程,清挖航道回淤,并组织丹阳23个乡镇5万余民工用11天时间突击开挖硬土34万立方米。整个工程共征地1726亩,拆迁房屋2064.5平方米,开挖土方635.46万立方米,建混凝土护坡33.847公里,驳岸70米,改建跨河桥梁2座,建内河码头和停泊锚地各一座,改建电灌站水闸25座,建涵洞68座,绿化植树 4.4万株,铺植草皮69万平方米,设置各类航道标牌463块(根),完成投资7144.64万元(其中世界银行贷款600万美元)。

该工程首次在丹阳组织大规模土方机械对航道进行开挖,摆脱了沿袭“人海战术”开挖土方的传统做法,加快了施工进度,提高了工程质量;大胆采用长距离布设轻型井点降水设备以及对土质复杂河段采用水平排水的新技术,有效降低地下水位,成功控制了粉砂土“旋挑旋涌”的难题,确保了航道得以按设计标准开挖成型。同时,采用“土工布”新材料作为该工程混凝土护坡的滤层,取代了传统的沙石滤层,对以粉砂土为主的航道岸坡发挥了“固坡、透水、保砂”的作用,确保了河道岸坡的稳定,克服了粉砂土质岸坡极易坍塌的难题。

陵口段航道整治竣工试运行一年后,经部、省、市多次组织专家赴现场检查评定,该工程先后于1993年、1994年和1995年分别荣获《茅以升镇江市交通工程奖》、《江苏省交通厅优质工程一等奖》和《交通部水运工程质量奖》。

另外,自2007年大运河丹阳段陆续进行“四改三”航道整治后,现在的通航标准是三级航道,根据标准,可通行1000吨级的船舶。(资料为蒋春葆提供)

编辑:何冰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