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观中国·新华社国内照片一周精选
- “悬崖村”致富路 阿土列尔村彝族小伙俄底格哈背着食物攀爬钢梯(11月24日摄)。 阿土列尔村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支尔莫乡有名的“悬崖村”。曾经,这里的村民走出大山,要顺着藤梯攀爬落差800米的悬崖绝壁。2016年底,2556级牢固结实的钢梯取代了藤梯,村里的出行条件大为改善,与外界的交流也日益频繁。开通4G网、设立银行助农服务点、种植油橄榄和三七苗木、开发旅游业……阿土列尔村的脱贫之路越走越宽。 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 浴血疆场 尽忠乡梓 11月7日,张贵斌老人抚摸军功章。 71年前,他放下锄头扛起钢枪。战场上立下的3次大功、4次小功,记录着他出生入死、浴血战场的英雄本色。 65年来,他深藏功名搞建设。立杆架线一心扑在农村电网建设上,家乡父老的认可与信任,才是他最在意的“军功章”。 如今,他不求享乐轻得失。不愿浪费国家一分钱、不愿给社会造成一点麻烦,耄耋之年仍作着力所能及的贡献。 他是94岁的张贵斌,是战斗英雄,是建设尖兵,也是知足自在的老人。 新华社记者 杨青摄
- 听,水的声音 11月20日,在山西翼城县南岭村打井工程竣工仪式现场,一位村民在用手接井下抽上来的水。 初冬时节,中条山上,南岭村里,在打井工程竣工仪式现场,随着电闸一合,一股清泉从403米深的井下喷涌而出……从这一天起,百年“旱井村”有了自己的深水井。 位于中条山脉的山西省翼城县南岭村,共有245户786口人,这里沟壑纵横,10个自然村分布在七沟八梁上。有史以来,南岭村一直靠天吃水。挖旱井,成了村民们的生存所需。旱井一般选在低洼处,深挖10米左右,但不出水,主要用来存水——夏天集雨水,冬天存积雪,以供人畜使用。当地流传着“南岭吃水贵如油”的说法,能喝上一口清甜的深井水是南岭村一代又一代村民的夙愿。 不久,水质监测报告出来了——水很干净,质量很好。 在南岭村打井工程竣工仪式现场,村民们拿着容器排着队在水管前接水,有些村民迫不及待地用手捧水品尝。从这一天起,百年“旱井村”终于有了自己的深水井,祖祖辈辈“为水困”的宿命成为了过去。过些日子,村里还将在井边安装水管,将干净的深井水引到南岭村每户村民的家中。 新华社记者 詹彦 摄
- 无声的爱 在江西省南昌市三联特殊教育学校,两名学生在课后练习手语(11月22日摄)。 南昌三联特殊教育学校由从事特殊教育工作的周氏兄弟创办于1994年,当时,本身也是聋哑人的何兴武应邀担任学校的老师。五年之后,周氏兄弟相继离世,为了让农村和边远山区的听障孩子能继续接受教育,何兴武独自承担起办学重担,每天除了教学任务,还要操心孩子们的生活。 何兴武的妻子何润妹也是一名聋哑人,看到丈夫工作过于辛苦,她也加入学校帮忙,如今是学校的“全职保姆”,负责照顾孩子们的饮食生活。 由于学校大多数学生家庭条件都比较困难,何兴武将学费最大限度降低。尽管如此,能如数缴纳学费的学生仍然只有极少数。由于缺乏经费,何兴武把自己和妻子的退休工资全“砸”进学校,生活异常节俭。 2005年,看见父亲还在辛苦办学,儿子何彪放弃原来的工作,带着积蓄加入学校,也成为学校的一名义工。“我希望能帮父亲好好办校,不仅要教聋哑孩子们知识,而且要让他们能主动去融入这个社会,做一个乐观向上的人。”何彪说。 如今,平凡的坚守感召了更多的爱心,在政府部门和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学校的运营逐步稳定下来,经常能收到捐赠来的书本、电脑、衣物和食品等,学校也在区政府的帮助下解决了不少孩子毕业后的就业问题,何兴武也被评选为南昌市道德模范并荣登“中国好人榜”。 “只要有听障学生愿意来,我就会坚持下去,我如果不在了,我儿子也会把学校办下去!”何兴武说。 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 “雪龙兄弟”南极情深 “雪龙”号与“雪龙2”号在新开辟的航道上(11月21日无人机拍摄)。 截至北京时间11月22日凌晨4时35分,“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已在中山站附近陆缘冰区破陆缘冰约10海里。破冰作业顺利推进,为“雪龙”号大规模卸货创造了有利条件。 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首次“双龙探极”。 “雪龙”号载货能力强、航速相对较快,到南极的物资运输主要由其承担;而首航南极的“雪龙2”号破冰能力强,往年“雪龙”号海冰卸货距离中山站总是相对较远,这次“雪龙2”号可以帮上大忙。进入南大洋浮冰区以来,“双龙”互帮互助,“兄弟”情深。 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
- 冬日海上魔鬼城 11月26日拍摄的新疆福海县乌伦古湖海上魔鬼城景区美景。 福海县乌伦古湖海上魔鬼城景区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福海县吉力湖东岸,有着独特的雅丹地貌和水域景观,是当地著名的旅游胜地。 新华社记者 沙达提 摄
- “共建共治共享” 11月13日,市民在成都金牛区新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跳舞。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社区,是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要完善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化渠道。 记者在成都城乡社区采访时,真切感受到这种制度化探索带来的变化:居住环境持续优化、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聚焦人民群众身边的社区治理痛点、难点,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城乡社区发展治理体系,成都正走出一条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创新之路。 新华社记者 薛玉斌 摄
- 壮美克什克腾 这是11月25日拍摄的克什克腾石阵景区,一名游客张开双臂面向夕阳。 克什克腾石阵景区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是国家5A级景区。冬日黄昏,在落日和晚霞的映衬下,克什克腾石阵景区一派壮美景象。 新华社记者 徐钦 摄
- 《大海承诺》 11月22日,演员在开幕式文艺演出中表演民族歌剧《大海承诺》。 当日,由文化和旅游部、福建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四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在福建泉州开幕。本届“海艺节”以“多彩海丝、文明互鉴”为主题,秉承“展示、交流、合作、共享”的理念,设有“艺术展演展示、艺术发展论坛、网络艺术节”三大板块。 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 “钢铁巨兽” 11月26日,在上湾煤矿12402综采面内,工作人员对采煤机进行检修。 在陕北神府煤田的优质煤海下,新近投用了一批总重量超过万吨的“钢铁巨兽”,用来“一口吞掉”以前需要多次分层开采的特厚煤层,实现了8米以上特厚煤层高产高效开采,提高了资源回收率。 这些“钢铁巨兽”安装在神东煤炭集团上湾煤矿内,主要由世界首台8.8米超大采高智能化采煤机和8.8米超大采高综采装备液压支架组成,设备国产化率达100%。投产后,其煤炭年产量可达1600万吨。 为了驾驭这些“钢铁巨兽”,神东煤炭集团派出了一支平均年龄35岁、大专及以上学历员工占78%的精英队伍——上湾煤矿综采一队。他们通过协作和努力,使上湾煤矿在采煤工效、成本、生产能力、生产安全等方面跻身世界一流水准。 新华社记者 邵瑞 摄
- 四川中江:生猪产能恢复增长 11月28日,在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一生猪养殖场,工作人员检查猪的生长情况。 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是四川省养猪大县,2018年全年出栏量105多万头,2019年1-11月出栏生猪约98万头。目前全县生猪存栏量43万头,与今年8月份相比生猪产能恢复增长40%。 据了解,目前四川全省通过畅通种猪、仔猪“点对点”调运等方式加快生猪生产恢复。当前四川全省生猪生产整体呈现止跌回升势头,10月份能繁母猪数量、猪饲料产量较9月份分别增长1.7%、1.2%。 新华社记者 李梦馨 摄
- 沙漠深处的“CEO” 在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新疆于田县达里雅布依乡,库尔班罕·买提肉孜(中)与养羊合作社的合作伙伴结算购买羊肉的费用(11月13日摄)。 对于24岁的库尔班罕·买提肉孜来说,家乡附近的沙漠是自己小时候最好的游乐场,而现在,这里成为了她带领乡亲们致富的“宝地”。 库尔班罕的家乡位于新疆于田县达里雅布依乡,地处世界第二大流动性沙漠——塔克拉玛干腹地,远离县城,闭塞落后。限于自然条件,当地老百姓长期生活贫困。但同时,达里雅布依保留了许多原生的特色建筑群和古老的生活习俗,吸引着中外游客。尤其是近年来,这里逐渐成了越野探险游客心中的“网红”打卡地之一。 作为当地走出的第一个大学生,库尔班罕对家乡充满感情,想为家乡建设出一份力。最终,她毅然放弃了城市的稳定生活,选择回到沙漠深处带动乡亲们通过发展旅游增收致富。 在乡政府的支持下,今年10月,库尔班罕·买提肉孜创办了“沙漠守望者”旅游专业合作社,吸引了当地11名贫困户加入。在合作社里,库尔班罕要负责对社员进行培训、还要联络游客和安排食宿,当起了沙漠里的“CEO”。 目前合作社渐渐走上正轨,接待能力也不断增强,仅仅开办1个月,就接待了1000多名游客,营业额突破20万元,社员获得18万元分红。此外,库尔班罕从乡里的养羊合作社定点采购羊肉招待游客,也带动了养羊合作社的发展。 “希望通过合作社,让更多人知道我的家乡 ,也能让乡亲们一起过上好日子!”谈到未来,库尔班罕充满期待。 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 “银线”穿深山 在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大同乡库如克栏杆村,电力工人利用施工车辆运送水泥、铁塔零件过河,为铺设线路做准备(11月24日无人机拍摄)。 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马尔洋乡、大同乡地处帕米尔高原深处,山高谷深,远离县城。长期以来,地势原因导致电力等基础设施发展缓慢,成为当地脱贫的主要障碍。政府设置的光伏电板,也只能满足两乡村民的基本照明需求。 为了解决供电难题,新疆加大投入,实施光伏供电村电网延伸工程,建成后将惠及多个偏远村庄。 目前,数百名来自各地的电力工人,克服高海拔、低温等困难,在崇山峻岭间抓紧施工。按计划,马尔洋乡、大同乡的电网延伸工程将于明年6月底前陆续完工。 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 摄
- 煤海中的“钢铁巨兽” 11月26日,在上湾煤矿12402综采面内,工作人员对采煤机进行检修。 在陕北神府煤田的优质煤海下,新近投用了一批总重量超过万吨的“钢铁巨兽”,用来“一口吞掉”以前需要多次分层开采的特厚煤层,实现了8米以上特厚煤层高产高效开采,提高了资源回收率。 这些“钢铁巨兽”安装在神东煤炭集团上湾煤矿内,主要由世界首台8.8米超大采高智能化采煤机和8.8米超大采高综采装备液压支架组成,设备国产化率达100%。投产后,其煤炭年产量可达1600万吨。 为了驾驭这些“钢铁巨兽”,神东煤炭集团派出了一支平均年龄35岁、大专及以上学历员工占78%的精英队伍——上湾煤矿综采一队。他们通过协作和努力,使上湾煤矿在采煤工效、成本、生产能力、生产安全等方面跻身世界一流水准。 新华社记者 邵瑞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