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镇江讯 这是一条河的传奇,这是一座城的故事。镇江因水而建,因“运”而兴。祖祖辈辈依赖大运河生生不息,在幽远绵长的岁月长河里,演绎着江河交汇处的“城市传奇”。
大运河,这条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里程最长、规模最大的人工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水利工程。堪称古城镇江“坐标”的大运河镇江段,开凿通航已有2200多年。作为江南运河的北端起点和入江口门,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使大运河已然成为镇江“灵动的名片”“流动的文化”和“搏动的血脉”。
穿越历史,见证运河之变
千年流淌的大运河被称为线性的遗产、活态的文化。今天的大运河,依旧在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大运河在镇江境内包括两个分支。一段是穿城而过的古运河;另一段为苏南运河。古运河是历史上京杭运河(江南运河)的一部分,西起主城区入江口的京口闸,东抵谏壁三汊河口,全长16.92公里,至今仍在担负着城市防洪排涝、调节水位、传承文脉和游览观光等多种功能。苏南运河镇江段,以谏壁入江口为起点,全长42.6公里。这段运河古称“丹徒水道”,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运河历史上最早开凿的河段之一。
“平河七百里,沃壤二三州”,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经这样咏颂古代的江南运河。自古以来,镇江即是漕运、水运枢纽城市;到了近现代,更是发展成为对外商贸发达的“银码头”,经济繁荣,物阜民丰。
据专家介绍,大运河镇江段兼有的特点,具体包括江河交汇特色鲜明、文化遗存资源丰富、水利历史价值独特,以及生态人文景观日益丰富等。
千年一瞬,岁月无言。
镇江古运河畔,90余处文化遗产星罗棋布。其中包括江河交汇处、宋元粮仓遗址、昭关石塔、镇江英国领事馆旧址等6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冷遹旧居、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旧址、练湖闸等20余处市、县文保单位。
大运河镇江段也是水利工程技术的典范。镇江至丹阳段穿越丘陵地带,又有江水泥沙淤积,无论开河之艰辛,还是疏浚之频繁,其他河段都无法比拟。因此该河段被称为江南运河的“屋脊”。
镇江历史上的主要入江口曾经有过5处,分别是丹徒口、甘露口、大京口、小京口、谏壁口。据《续纂江苏水利全案正编》记载,南朝齐时,全面浚治丹徒水道,主要入江口向西延伸到大京口。北宋天圣七年,在大京口东增开新河(小京口),皇祐二年、政和六年、南宋嘉定八年,又分别在小京口以东开了海鲜河、甘露港,在大京口之西又开了蒜山漕河,形成了主次相配、功能较全的河口体系。到了元代,各入江口日见水浅,有碍船行。明代天顺初年,经过浚治,小京口遂成江南运河主要入江口。直到今天,尚存的江河“十”字交汇点,还有谏壁口、小京口、丹徒口三处。
大运河决定城市多维发展
“镇江为南北内地运河中心重要之地,而若将旧日内地运河浚复,且增浚新运河,则此地必能恢复其昔日之伟观,且更加重要。因镇江为契合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中间之锁链,而又以运河之南端直通中国最富饶之钱塘江流域。”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一书中,这样叙述镇江大运河的地理位置和交通优势。
历史上,大运河是沟通联系北方政治中心与南方经济中心的纽带,是粮食、物资、钱财的水上重要供应线路。这条伟大的“母亲河”,对镇江城市发展带来的影响是多维度的。
首先是漕运功能奠定城市地位。自中唐起,镇江逐渐成为江浙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同时也是漕运咽喉。宋元以后,镇江城市地位更加突出,成为南北要冲,承担着全国漕粮中转重任。史料记载,自唐代以来经过镇江的漕粮占全国50%以上,南宋时,镇江更是承担了全国近七成漕粮的中转重任。前几年在如意江南小区附近挖掘发现的宋元粮仓,就以实物遗址证明镇江历史上漕运的兴盛之况。清康熙年间,查慎行的诗句“舳舻转粟三千里,灯火沿流一万家”也是生动写照。
正因为漕运地位之重要,镇江成为“江河交汇”处崛起的一座全国性的重要城市。古运河为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长期繁荣,炼铁、造船、丝织、酿酒、酿醋等行业相继得到发展。清代,镇江成为江南仅次于南京、苏州的丝织中心。1982年1月,在丁卯桥附近出土一大批唐代窖藏银器,包括“论语玉烛”银筹筒、酒令筹、盒、盆、碟、盘、杯、镯等,共950件。这项考古发现是大运河造就镇江城市繁荣富庶的一个实例。
其次,镇江因有大运河而成为重要的航运交通城市。尤其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签订《天津条约》,镇江由此正式开埠通商,成为中国近代最早的港口城市之一。开埠之后的镇江近代工业得以发展,促进了港口贸易和商业繁荣。据统计,从1895年到1911年间,丝绸、面粉、电灯、榨油、造纸等10多家工厂先后建成投产。
镇江乃是民国期间的江苏省会城市。民国初期有赖于水运的江边码头达到30多处。到了1937年,镇江内河运输业兴旺发达,由小京口沿岸港口22家轮船企业经营的55艘小轮,向外辐射的航线有16条,总里程达158公里。
再次,镇江大运河在文化交流方面发挥了重要功能。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频繁,大量人口南迁。到了两宋之交,镇江渡口成为北民南迁的重要通道之一。1861年开埠后,中西文化在这里碰撞和融合。这些历史的因缘际会,促进了民族融合和对外文化沟通、交流,形成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城市性格。另一方面,舟楫之便、山水之胜、物产之丰,吸引着不计其数的文人学者、富商巨贾、达官显宦来到镇江,促成文化多元、人才荟萃的城市人文优势。
此外,由于“江河咽喉”“南北要津”“东南锁钥”的地理位置,镇江自古乃是兵家必争之地。从东晋时期“酒可饮、兵可用”的北府兵,到唐代设置的镇海军,再到宋代的镇江军驻地……各个朝代在镇江驻扎了庞大的精锐军队。扼守长江天险,东南安危系于此地。在镇江大运河上发生的多次重要战争,甚至直接影响到中国历史的进程。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的西门桥之战就是一场惨烈之役,镇江军民在大运河畔顽强抵抗英国侵略者的入侵,气贯长虹。
新中国成立开启光辉历程
新中国成立后,大运河与镇江城市一起获得新生,翻开崭新一页,开启了光辉历程。镇江这座历史上著名的水运枢纽城市、对外通商口岸和商埠城市,由此跻身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列,迅速发展成为现代化的港口工贸城市、长江三角洲地区中心城市之一。与此同时,镇江大运河的功能、作用和影响也发生着显著变化。
从京口闸高空向西远眺,巍巍慈寿塔剑指蓝天,塔前是波光粼粼的金山湖;向南望去,古运河穿城而过,蜿蜒秀美,流水淙淙,绿树婆娑,居民在河边游乐、休闲……古运河沿线20多个亲水平台全部对市民开放,每晚在河边散步、跳舞、垂钓的市民超过万人,城水和谐的新画卷展现在世人眼前。
上世纪90年代,市委、市政府对古运河实施综合整治,并用10年的时间实施了古运河上段整治工程。2010年起,古运河中段按20年一遇标准进行综合整治,至2013年中段已完成周家河口——经十四路的河道整治。在上、中段部分完成整治后,下段同时完成整治方案编制。古运河将形成“上段——古韵之河、中段——休闲之河、下段——生态之河”的3大特色河段。
市水利局相关人士表示,悠悠流淌千年的古运河,河道功能已发生根本转变,如今成为以文化娱乐、亲水休闲、旅游观光为主,兼具行洪、排涝等防汛任务和连通水体调蓄水的城市河道服务功能。
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发展。1980年,被誉为“江南第一闸”的谏壁船闸建成启用,成为苏南运河又一重要入江口门,大运河水上航运功能前所未有得到充分发挥。2007年,市交通部门启动苏南运河镇江段四级航道改三级航道建设工程,对镇江段运河实施分期、分河道整治建设。改造后的航道由原来的宽60米变为90米,实现了两艘千吨级的船舶交汇航行。
据谏壁船闸负责人介绍,谏壁船闸成为沟通南北运河与长江水运的重要航运枢纽之后,2007年船舶通过量达到1.15亿吨,货物通过量6900多万吨。现在,江苏正在实施苏南运河四级航道升三级航道工程,江南运河正向着现代化、生态化、信息化、航运高速化迈进。
在生态文明思想的引领下,我市正在推进大运河生态长廊建设。京口区三汊河、谏壁桥,丹徒区辛丰镇(国控)、王家桥,丹阳市吕城(国控)5个大运河断面水质已经全部达到功能区标准要求。镇江市区黑臭水体治理全面铺开,水体生态修复工程陆续实施,古运河水质明显改善。大运河正从“河长制”向“河长治”昂首迈进。
运河兴,城市兴;文化强,城市强。2017年底,镇江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加强顶层设计,综合谋划发展,系统推进建设,全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步入新时期。市委书记、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惠建林提出,必须“全力推动我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争创示范、走在前列”,我市确定了“江河交汇津渡文化示范区”“古今水利科技文化体验区”与“运河共生城镇聚落集中展示区”的建设标杆,全市各方同心协力汇聚力量,向着倾力打造“运河文化特色名城”奋力前行。
“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习近平总书记如是说。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把握难得的发展机遇,镇江正在擘画“江河交汇”城市的新一轮前景,大运河的明天必定更加充满生机、富有活力!(全媒体记者 干光磊)
编辑:何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