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镇江讯 赤山湖,句容西南的一处湖泊,因位于赤山脚下而名赤山湖。从地图上看,赤山湖的面积不小,离南京也不远;从新闻上看,秋冬之际的赤山湖景色优美,很多候鸟还在那里盘桓停歇。对于想要周末带小孩自驾出游的我们来说,赤山湖,似乎是一个不错的目的地。这个周六,我们终于成行了。
从宁杭高速郭庄出口下来后,走一段畅通的省道(243省道),很快就到达了赤山湖景区附近。省道虽然畅通,车辆却还比较多,开起来不免小心翼翼;而从省道刚一右转,还没进入景区,那扑面而来的绿道,就以其盎然生机和开阔格局,让我们方才尚且紧绷的心神猛地松弛下来。对于首次造访的游客来说,这也算是第一印象吧,妥妥的高分。
景区的游人并不算多。在停车场,我们很容易找到合适车位将车子停下来。还没下车,就听到家人的感叹声,他们觉得停车场旁的芦苇非常好看。的确,在城市里,这样的景观难得一见。
停车场的芦苇荡
在游客中心,我们与工作人员交流了一阵,很快制订了乘观光车+乘船的游览方案。我们判断,赤山湖面积比我们想象的大,我们又是第一次来,利用交通工具,可以快速了解全貌。全局在胸之后,再来有针对性地选择具体景点“深度游”,比较适合我们今天的时间安排。
事实证明,我们的决策是“英明”的。从游客中心进入湖区,先要穿过一座桥,坐在观光车上,我们大概花了三五分钟。对于迫切想要看到湖面的我们来说,这个时间似乎显得有些长;或者说,这段路有些远了。过桥后,游览车先带我们左转,很快,赤山湖的真面目就被“揭开”了。最大的观感,一是湖面果然广阔,而且十分平静,湖水清澈,岸边的芦苇簇拥挺立尽显秋意,辅以岸上绿树,却并不萧瑟,只让人觉得有些苍茫;二是一眼望去水天相连,全是自然风光,让人感慨这里实在无愧于“江南最纯净天际线”的美誉。
秋水共长天一色
因为湖面南侧近期修路,观光车带我们左转至断桥景点后,又要返回中心广场并右转。我们在车上好一番犹豫,因为断桥景点的水中栈道,吸引我们很想下去漫步一番;最终,考虑到湖面甚广,景区全貌未详,欣赏经典景观“断桥夕照”也为时尚早,我们还是“赖”在观光车上了。
不得不说,在赤山湖,坐在观光车上是一种很享受的事情。左右两边是水天之际的芦苇摇曳和鸟声啁啾,前边是拂面的微风,偶尔还能看到道路另一侧大片等待收割或已经完成收割的水稻田。快速前行的过程中,不免时不时暗生“眼力”不够无暇饱览美景的感慨。与观光车驾驶员闲聊才得知,原来,这大片的赤山湖,是10几年前政府决策并推动建设成为湿地公园的,在那之前,这里是渔民们生活居住的地方。湿地公园建成的同时,渔民们得到了集中安置,生活得到改善;湿地公园则成立了管委会,保障景区运行的同时,辟出适当地方与农民合作种植水稻。
赤山湖湿地的水稻田
观光车从中心广场右转之后的路线上,我们碰到一大群中学生。驾驶员告诉我们,那是句容实验中学高一的学生,学校组织大家来这里秋游。高中生就是高中生,非常大方,很多同学热情地跟我们风光车上才上二年级的小学生打招呼,小学生深受感染,一一还以热情的问候,让我们在景区得到一份别样的收获。
在中心码头登船游览又是一种特别的享受,因为能坐二三十人的大画舫,此行却只载着我们一家人。我们一边与开船的工作人员笑谈这是“vip”待遇,一边就开启了令人心旷神怡的水上之旅。船下真是清波荡漾,两岸却是风光无限。最惊奇的,是我们到达湖中一处断桥时,近距离地看到了那上面栖息的数不清的野鸭和其他水鸟。船靠近时,它们似乎很不情愿地煽动那黑白相间的翅膀,颇显从容又不失优雅地飞向空中;但也有将近一半的同类,大概觉得我们这船上的人实在不会威胁它们,因而继续安详地站立在桥上。它们真是可爱的动物!
断桥惊鸟
登岸之后,我们在赤山湖漫步,时而闲谈,时而追跑玩耍,时而拍照留念,时光过得很快。在这过程当中,我们也不免通过各种观察和其他渠道,多了一些对赤山湖的了解。原来,在古代,这里的湖面比现在还大得多,后来因为人类的开发而逐渐缩小;最近10多年,句容当地科学决策、合理规划,努力恢复生态,有效阻止了湖面缩小的趋势,还将这里成功地建成了国家湿地公园。这真是一段善治的标本。作为国家湿地公园,如今,这里的生物多样性不断恢复发展,鸟类栖息地进一步扩大,已经有128种鸟类在这里栖息生活,其中包括中华秋沙鸭、青头潜鸭等不少国家一级、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要知道,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是自成一体的、富有生物多样性的完整生态系统,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这真是一方自然的乐土。这里自古又被称作“秦淮第一湖”,是公认的“秦淮之源”,“人水叶美”的理念孕育了秦淮文化,虽然是一派自然、风光旖旎之所,却也隐含着丰厚的人文底蕴。这真是一处人文的源头……
时光过得太快。不知不觉间,就要到傍晚了。步行到断桥景点,去欣赏“断桥夕照”,我们实在是精力不济了。何况晚上回到南京,还要有其他安排。恋恋不舍间,我们也只好踏上归途。不曾料到,在243省道上,我们却迎面看到又大又红的夕阳。一轮红日美好无限,照亮了我们回家的路。
赤山湖,我们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真可谓不虚此行。(卞清波)
编辑:何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