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晚报创刊20周年特别报道】孙肖苏,做现场的亲临者和历史的见证者 ——在《京江晚报》的那8年

2017-09-26 09:10

“如果把晚报20年比作一场接力赛,我就是跑第二棒的选手。”这个“我”就是孙肖苏,一位名副其实的老报人,2002年12月至2010年10月,担任《京江晚报》总编辑。

关于京江晚报第二棒的故事,肖苏老总删繁就简地回忆了几个小片段。这些片段虽然断断续续,但从中亦能展示出晚报特有的风采。

2003年8月11日

晚报提前出发

肖苏说,他在京江晚报工作的8年正逢《京江晚报》发展最快的一段。于报纸本身,有着前任总编辑打下的基础。于大环境,全国所有晚报在这个阶段都进入了快速成长期。

肖苏到《京江晚报》上任时,全国的晚报都在进行一项改革——“晚报早出”。他也考虑着,《京江晚报》是不是也要改一改。虽然当时很多人认为“晚报”就应该傍晚面世,但肖苏还是坚持要调整出报时间,为此还特意去市委宣传部汇报。理由很简单:“晚报早出”可以与早报争读者、争市场,从成本上来讲,不需要二次投递,印刷厂也不需要二次开机。

2003年8月10日是“晚报晚出”的最后一天,当天是星期天。《京江晚报.星期天》成了最后一期傍晚诞生的《京江晚报》。这是《京江晚报》第1995期。

2003年8月11日,这对于所有京江晚报的“老人”来讲是个不会忘记的日子。这天一早,镇江的各个报摊上就出现了《京江晚报》。是的,这一天“晚报早出”了。

“晚报早出”不仅仅是出报时间上的调整,整个出版流程都在改变。每天上午11点的“采前会”也由此定了下来。这个会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2005年1月1日,《京江晚报》有了封面版。肖苏觉得,和以前的开门见山相比,有封面显得更加含蓄、委婉。封面上导读是编辑精心为大家挑选的,昨天镇江发生了什么大事,看到《京江晚报》封面就一目了然。

2005年6月

我们“体验百味”

镇江人的晚报,需要扎根镇江人的生活。在这条道路上,晚报做过不少尝试。

2005年,“体验百味、感受艰辛”系列报道推出。记者走上街头、工地,擦皮鞋、蹬三轮、卖西瓜、轧钢筋……

系列报道的目的在开栏语中就表达得很明确:为了进一步贯彻中央关于“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更好地践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 三贴近”要求, 丰富和拓宽新闻报道内容,创新报道形式, 提高采编队伍素质。

普通读者看的是热闹,而新闻人看得是稿件背后的价值。擦皮鞋的箱子和“营业款”被没收了,记者指出了管理不规范的地方;瓜贩帮记者吆喝卖西瓜,笔墨所到之处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相互情感的照顾……

这组报道成功了。成功的标志是报道获得了读者的充分肯定和褒扬,也因此《体验百味感受艰辛——晚报记者在基层》荣获了当年“镇江新闻奖”。

系列报道的成功在孙肖苏意料之中。在他看来,新闻是最具创造力和最具挑战的工作,现在技术的发展,导致传统媒体受到挤压,但从事这个职业的人的特点永远不会消失,机器写不出有温度的新闻。不过他也希望,现代新闻人要汲取机器人的长处,如数据库、新闻背景的链接、多维度地挖掘、资料的引用等等。

这组系列报道在7月份结束了,但扎根镇江的情节一直在延续。在《京江晚报》的8年,孙肖苏经常提醒每一位记者,不管在哪个岗位,一定要有大众情怀,牢牢地根植于这片土地上,也只有这样才能捕捉到最新的、最流行的、老百姓最喜欢的东西。

2006年10月

我们感受“钢镚生活”

随着《京江晚报》的壮大,晚报在管理上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2006年10月份,孙肖苏在晚报推出了“钢镚里讨生活的人”系列报道。这组系列报道的执笔者并不是普通的记者,而是当时的《京江晚报》副总编辑,以及各个部门的主任。

编者按是这么说的:我们的城市里,却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每天在向硬币“讨生活”!他们日起而作,日落而息,勤勉、努力、顽强、开朗,他们依靠自己的双手,依靠诚实的劳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简陋的生存环境和简单的生活规律下,一个硬币一个硬币地攒,小小的钢镚儿维系了一家人的生计,也寄托着他们并不远大的梦想。

孙肖苏是这么想的:晚报创刊这么多年,当年的年轻创业者很多当了中层干部,创业之处的激情也在减退,而作为记者,不能手生。

小小圆圆长长的烧饼,不是张庆笔的终极追求,只是谋生的手段。他很想盒子里的硬币能一天天多起来,他想买辆车,回老家开出租。这是系列报道之一——《烧饼摊主的买车梦》,细腻的笔墨刻画了烧饼摊主的现实和梦想。

到老潘家去是这样走的:到了京东公寓二期的大门别进去,直接右拐,左拐,右拐,左拐,左拐,右拐,就到了。这是系列报道之一——《看“开业演唱会”的老潘》。右拐,左拐,右拐,左拐,现在很少有人能说准确,但晚报很多人都知道这个故事。

……

孙肖苏说,当记者,脚步和笔都不能停。媒体的中层干部不能单纯地做管理者,而应该做一线亲临者。

一路走来

我们一起见证历史

报纸,是历史的记录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2003年神五返回时间是早晨6点23分。做过纸媒的人都知道,这个点报纸早就印好了。为了能把这个新闻第一时间传递给读者,孙肖苏决定和大家一起等。

其他版面早已做好,和神五返回舱有关的新闻早已选好,大家的就是那一则短消息和一张图片。新华社的稿件和图片传来已经过了6点半,孙肖苏回家睡觉也近7点。那天《京江晚报》迟到了,但新闻没有迟到。

2005年10月17日4时33分,神六飞船返回舱着陆。孙肖苏又和同事一起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

孙肖苏认为,这是媒体人应保持的激情。他享受这种激情。

长大的《京江晚报》稿件越来越有深度和温度。重头稿件围绕政府中心工作,紧扣全市经济、社会建设,同时也逐步形成带有晚报特点的深度报道。为此,晚报成立了特稿部,专门进行深度报道。

“作为一个媒体人,要始终保持其敏锐性,这也是媒体人安身立命的本事。”这是孙肖苏经常挂在嘴上的话。同时他也经常提醒晚报的记者,媒体人要做到既能上天,也能入地,要不停地去发现和捕捉这个城市中新的东西,并从中受到启发。“既然选择了从事这个职业,就必须坚持从事这个职业最基础的标准和要求。”(来源:京江晚报记者 吴辉 编辑:李敏)

49

“如果把晚报20年比作一场接力赛,我就是跑第二棒的选手。”这个“我”就是孙肖苏,一位名副其实的老报人,2002年12月至2010年10月,担任《京江晚报》总编辑。

关于京江晚报第二棒的故事,肖苏老总删繁就简地回忆了几个小片段。这些片段虽然断断续续,但从中亦能展示出晚报特有的风采。

2003年8月11日

晚报提前出发

肖苏说,他在京江晚报工作的8年正逢《京江晚报》发展最快的一段。于报纸本身,有着前任总编辑打下的基础。于大环境,全国所有晚报在这个阶段都进入了快速成长期。

肖苏到《京江晚报》上任时,全国的晚报都在进行一项改革——“晚报早出”。他也考虑着,《京江晚报》是不是也要改一改。虽然当时很多人认为“晚报”就应该傍晚面世,但肖苏还是坚持要调整出报时间,为此还特意去市委宣传部汇报。理由很简单:“晚报早出”可以与早报争读者、争市场,从成本上来讲,不需要二次投递,印刷厂也不需要二次开机。

2003年8月10日是“晚报晚出”的最后一天,当天是星期天。《京江晚报.星期天》成了最后一期傍晚诞生的《京江晚报》。这是《京江晚报》第1995期。

2003年8月11日,这对于所有京江晚报的“老人”来讲是个不会忘记的日子。这天一早,镇江的各个报摊上就出现了《京江晚报》。是的,这一天“晚报早出”了。

“晚报早出”不仅仅是出报时间上的调整,整个出版流程都在改变。每天上午11点的“采前会”也由此定了下来。这个会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2005年1月1日,《京江晚报》有了封面版。肖苏觉得,和以前的开门见山相比,有封面显得更加含蓄、委婉。封面上导读是编辑精心为大家挑选的,昨天镇江发生了什么大事,看到《京江晚报》封面就一目了然。

2005年6月

我们“体验百味”

镇江人的晚报,需要扎根镇江人的生活。在这条道路上,晚报做过不少尝试。

2005年,“体验百味、感受艰辛”系列报道推出。记者走上街头、工地,擦皮鞋、蹬三轮、卖西瓜、轧钢筋……

系列报道的目的在开栏语中就表达得很明确:为了进一步贯彻中央关于“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更好地践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 三贴近”要求, 丰富和拓宽新闻报道内容,创新报道形式, 提高采编队伍素质。

普通读者看的是热闹,而新闻人看得是稿件背后的价值。擦皮鞋的箱子和“营业款”被没收了,记者指出了管理不规范的地方;瓜贩帮记者吆喝卖西瓜,笔墨所到之处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相互情感的照顾……

这组报道成功了。成功的标志是报道获得了读者的充分肯定和褒扬,也因此《体验百味感受艰辛——晚报记者在基层》荣获了当年“镇江新闻奖”。

系列报道的成功在孙肖苏意料之中。在他看来,新闻是最具创造力和最具挑战的工作,现在技术的发展,导致传统媒体受到挤压,但从事这个职业的人的特点永远不会消失,机器写不出有温度的新闻。不过他也希望,现代新闻人要汲取机器人的长处,如数据库、新闻背景的链接、多维度地挖掘、资料的引用等等。

这组系列报道在7月份结束了,但扎根镇江的情节一直在延续。在《京江晚报》的8年,孙肖苏经常提醒每一位记者,不管在哪个岗位,一定要有大众情怀,牢牢地根植于这片土地上,也只有这样才能捕捉到最新的、最流行的、老百姓最喜欢的东西。

2006年10月

我们感受“钢镚生活”

随着《京江晚报》的壮大,晚报在管理上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2006年10月份,孙肖苏在晚报推出了“钢镚里讨生活的人”系列报道。这组系列报道的执笔者并不是普通的记者,而是当时的《京江晚报》副总编辑,以及各个部门的主任。

编者按是这么说的:我们的城市里,却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每天在向硬币“讨生活”!他们日起而作,日落而息,勤勉、努力、顽强、开朗,他们依靠自己的双手,依靠诚实的劳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简陋的生存环境和简单的生活规律下,一个硬币一个硬币地攒,小小的钢镚儿维系了一家人的生计,也寄托着他们并不远大的梦想。

孙肖苏是这么想的:晚报创刊这么多年,当年的年轻创业者很多当了中层干部,创业之处的激情也在减退,而作为记者,不能手生。

小小圆圆长长的烧饼,不是张庆笔的终极追求,只是谋生的手段。他很想盒子里的硬币能一天天多起来,他想买辆车,回老家开出租。这是系列报道之一——《烧饼摊主的买车梦》,细腻的笔墨刻画了烧饼摊主的现实和梦想。

到老潘家去是这样走的:到了京东公寓二期的大门别进去,直接右拐,左拐,右拐,左拐,左拐,右拐,就到了。这是系列报道之一——《看“开业演唱会”的老潘》。右拐,左拐,右拐,左拐,现在很少有人能说准确,但晚报很多人都知道这个故事。

……

孙肖苏说,当记者,脚步和笔都不能停。媒体的中层干部不能单纯地做管理者,而应该做一线亲临者。

一路走来

我们一起见证历史

报纸,是历史的记录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2003年神五返回时间是早晨6点23分。做过纸媒的人都知道,这个点报纸早就印好了。为了能把这个新闻第一时间传递给读者,孙肖苏决定和大家一起等。

其他版面早已做好,和神五返回舱有关的新闻早已选好,大家的就是那一则短消息和一张图片。新华社的稿件和图片传来已经过了6点半,孙肖苏回家睡觉也近7点。那天《京江晚报》迟到了,但新闻没有迟到。

2005年10月17日4时33分,神六飞船返回舱着陆。孙肖苏又和同事一起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

孙肖苏认为,这是媒体人应保持的激情。他享受这种激情。

长大的《京江晚报》稿件越来越有深度和温度。重头稿件围绕政府中心工作,紧扣全市经济、社会建设,同时也逐步形成带有晚报特点的深度报道。为此,晚报成立了特稿部,专门进行深度报道。

“作为一个媒体人,要始终保持其敏锐性,这也是媒体人安身立命的本事。”这是孙肖苏经常挂在嘴上的话。同时他也经常提醒晚报的记者,媒体人要做到既能上天,也能入地,要不停地去发现和捕捉这个城市中新的东西,并从中受到启发。“既然选择了从事这个职业,就必须坚持从事这个职业最基础的标准和要求。”(来源:京江晚报记者 吴辉 编辑:李敏)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