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璇 陈杰 潘睿 张磊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我市通过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回镇、在镇、来镇就业,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在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主要问题:呈现“三多三少”现象
本地生源考出的多,回来的少。据统计,2012年—2014年我市被全国各类高校录取(大专以上)的人数为42914人,但毕业后档案回镇的仅有12344人,占考出去学生总数28.8%。实际回镇就业且办理就业派遣手续更少,仅为2382人,占档案回镇学生总数的19.29%。
在镇高校学生较多,留镇较少。目前,我市有7所高校,共有在校大学生8.4万人,每年应届本(专)科毕业生约1.9万人。其中,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2018年本科毕业生共有12429人,分别留镇1642人、1057人,留镇率为22.21%、20.99%。通过调研发现,在镇高校大学生毕业后除选择继续深造外,大多数都把上海、南京、苏州等经济发达地区作为就业首选(2018年在镇高校毕业生中29.73%流向南京、苏州,2018届江苏科技大学船舶和海洋工程学院408名毕业生留镇率为零)。
外地学生来镇增多,“扎根”很少。一些民营企业当年引进的高校毕业生隔年跳槽的现象普遍存在。2018年,市人社部门对152家人员流动较为频繁的战略新兴产业、生产制造企业及规模以上企业进行基础人才流失情况调研,2016年—2018年毕业生平均流失率为51%,企业人才流失严重,且呈现加剧趋势。从流失人员去向看,约60%流向江浙沪地区更发达的城市。
原因分析:产业城市企业各有各难
产业的“支撑力”偏弱。与周边城市相比,我市企业在数量规模、发展质量、创新能力等方面,存在明显差距。从优质企业数看,“2018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无锡20家、苏州19家、南京11家、常州9家、镇江5家。2018年我市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44家、高新技术企业750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数仅为南京的62%、苏州的13%、无锡的36%、常州的52%(南京1211家、苏州5416家、无锡2060家、常州1444家)。
一些高校毕业生直言,如果在镇江工作,想在本市“跳槽”都难。从市场专业需求分析看,技能岗位偏多,科研类岗位偏少。根据2018年苏南人力资源市场提供的数据,岗位需求排名前三的专业为销售业务、机械电子、金融财会,其人才需求达32253人,占毕业生总需求的57.8%,与我市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密切相关的研发设计人员、工程师需求占比不到5%。从集聚高层次人才的创新载体看,我市研发型企业较少,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创新基地共65家,仅为南京的1/3、苏州的1/5,总体属于生产型非创新型产业结构,短期无法保证高层次高校毕业生的岗位和需求。2018年,我市引进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毕业生分别只有1人,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总数为58人,仅占全部本科以上人才的0.3%(2018年,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四市当年引进本科以上人才分别为15万人、4.38万人、4万人、1.7万人)。
城市的“软实力”不足。无论是考出去的镇江籍大学生,还是在镇高校大学生,集中反映镇江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差距较大。比如,生活配套方面,某知名企业反映,引进的一位大学生因外出看电影需1个多小时车程,断然离职。
2018年,我市召开的3次企业家座谈会上,均有企业反映基础设施配套不到位的问题。比如,公共交通方面,很多在镇高校毕业生都表示公交线路设置的科学性有待提高,大量公交车均途经大市口,拥挤在中山路,而发往南徐、大港、丹徒的公交线路少之又少。比如,毕业生服务方面,服务资源分散,尚未形成各部门全面参与、共同推进的局面,不能完全满足大学生全方位的工作、生活服务需求。
企业的“主体性”发挥不充分。一是薪酬不高招才难。《2018年大学生求职指南》显示,73.23%的应届毕业生认为工作城市的“工资水平”最重要。目前,我市毕业生薪酬水平总体低于全国市场行情。苏南人力资源市场招聘企业引进本科生起薪水平在3500元左右,呈现3个“低于”:低于新东方在线发布的2018届高校本科生平均起薪4500元,低于我市技职校毕业生起薪4000元,低于中国薪酬网公布的江苏大学应届毕业生平均薪酬6164元。二是理念滞后聚才难。企业普遍存在只用工不培训情况(我市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投入占工资总额的1.2%,国家规定的最低比例为1.5%),不少企业还出于避免员工要求提高待遇或“跳槽”考虑,对员工再教育、评职称持消极态度。2018年,全市有5368人成功申报职称,企业人员占63%。其中建筑工程类占比70%,机械工程类等其他行业占比仅30%。原因在于,建筑类行业对企业资质要求较高,专技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是决定企业资质的主要因素,与企业利益直接相关。三是关怀不够留才难。不少企业对用工条件、企业文化等软环境重视不够。曾在苏州某日企工作13年的返乡就业镇江籍员工反映,苏州的企业普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让员工有“家”一样的感觉,镇江在这方面比较欠缺。
此外,“95后”毕业生求职紧迫感明显降低,选择“再深造”“慢就业”的群体增加。在镇高校普遍反映,近年来校园招聘会签约率明显偏低,出现辅导员“敲门动员”的怪现象。
对策建议:强产业、优环境、重人才
深入推进产业强市,形成集聚人才“磁场”。一是坚定不移实施产业强市战略。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以产业高端化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在镇江发展。
二是加快整合人力资源创新创业载体。打响现有镇江创业园、中国镇江留学人员创业园等国家级人才载体品牌;依托镇江市技能大师产业创新园和众多创业孵化基地、人才创新创业园区、博士后工作站、大师工作室,盘活存量、做大增量,推动创新创业载体提档升级,打造高端人才集聚的“磁场”。三是深化校地产业合作,加快推进“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鼓励校地企合作开办应用型专业课程,实施“学历教育+若干职业技能证书”(即“1+X”证书)制度,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制度。在镇高校也要主动适应我市发展需求,推动学校专业设置供给侧改革,在保持专业设置自主性、相对独立性的同时,提高人才培养本土化程度。
丰富人才招引模式,擦亮就业创业“名片”。一是打造引才活动品牌。把招引镇江籍高校毕业生回镇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开展全国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沿江八市联动招聘会、镇江市新兴产业与项目对接洽谈会等招才引智活动,举办镇江市人才博览会,搭建面向全国毕业生供需对接平台。二是建立高校引才工作站。在省内重点高校、在镇高校、产业对口高校建立引才工作站,聘请招才大使,畅通引才渠道。三是拓展见习实习引才。扩大就业见习基地范围,增加见习人数;每年在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发一些在校大学生实习岗位,增强大学生对镇江的知晓度和认可度。四是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引才。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支持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海外人才联络站及校友会、同乡会开展专项引才工作。
优化城市软环境,营造宜居宜业“乐土”。一是提升城市的公共服务能力和质量。加快对城市旅游、休闲、购物等场所的提档升级,在人才集聚的开发区、园区,通过配建、购置、租赁的方式集中建设人才公寓,模拟校园环境,完善配套服务,有效解决高校毕业生生活和精神需求。二是开展人才“保姆式”服务。开通服务专线和受理网站,建立“一站式”服务绿色通道,在各级人社部门设立毕业生服务专员,为高校毕业生求职登记、就业报到、档案转接、集体户挂靠、补贴申报、创业融资等提供全方位服务,让毕业生“除了工作压力以外没有其他压力”。三是由市教育、人社部门联动,建立镇江籍大学生人才库,与学生保持经常性联系,并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和镇江发展需求,分类定期组织座谈交流会,加深学生对市情的认识和情感认同。四是深入在镇高校宣传我市发展蓝图和美好前景,鼓励大学生到农村、企业、社区体验生活,让大学生了解镇江、亲近镇江、留在镇江。
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夯实引才用才“阵地”。鼓励企业到高校设立奖(助)学金,推进定向培养、订单培养,引导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聚焦引才留才目标,集成现有政策措施,以财政资本撬动企业资源,激发企业主体意识,引导企业加大人才投入,提高薪酬福利待遇,重视人才培养储备,改善优化用人环境。大力宣传引才留才成效好的企业典型,不断优化城市人才生态。
(作者单位:市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