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大叔求助警方只为还债,20多年前借的5000 元成了他难了的心事

2019-07-29 22:36 今日镇江  

今日镇江讯  20多年前,浙江台州人李再长在镇江做生意时,向房东的另一个租客借了5000 元。后来他离开镇江,到浙江、广东、福建等地谋生,由于没有联系方式、四处做生意、经济不宽裕等原因,这笔钱一直没有还上。

今年 6 月,李再长结束了在福建 15 年的开店生涯,回到老家,此时,他迫切地想要还掉这笔钱以了却一桩心事,然而,当年的债主已经失联多年。为了能够找到债主,近日,李再长来到了镇江,在自己寻找无果的情况下,他向镇江润州警方求助。

做生意缺钱,向一起租房的邻居借了 5000 元

7 月 28 日上午,在镇江市公安局润州分局金山派出所,李再长记者,他是台州市仙居县人,出生于 1968 年,初中毕业后他就自谋生路,19 岁时,他跟老乡到江苏常州学做烧饼,上世纪 90 年代,他来到镇江,做早餐生意。他先是在宝塔路和哥哥合开了一家早餐店,后来由于租金上涨,两人转让了这家店,到中山西路开店。

大约在 1998 年,李再长想多进点面粉,但由于物价上涨,他的资金不够,这时一个姓余的人向他伸出了援手。

" 我们都叫他‘小余’。" 李再长回忆道,小余看起来四五十岁的样子,他不知道小余的名字,只知道他是苏北人,在镇江帮人拉货。小余和他都租在同一个房东的家里,小余几乎每天都要借用他的店面出入,也经常到他店里聊天,在一次聊天时,两人谈到了借钱的事情。

" 我说面粉现在也涨价了,我想进点面粉,钱不够。一开始他犹豫了一下,后来他说那我借你一点吧。" 李再长表示," 我说那我利息给你一点,我记得很清楚,是一分利息(月利率 1%)。他问我借多少,我说那就借个 5000。"

李再长写了借条,拿到这笔钱后,他进了几十包面粉。一两个月后,他跟哥哥提议两人分开来干,这样能多赚钱," 我就把这个店给他,到别的地方发展。"

离开镇江前,李再长吩咐哥哥,等生意做起来了,代他将小余的钱还掉;他还就此跟小余打了招呼,小余也同意这个方案。

钱没还他不安心,现在打算还 2 万元

离开镇江后,李再长先是到常州开了几个月的早餐店,后来因为生意不好,他回到了浙江,辗转于台州、义乌等地,2002 年,他在义乌谈了对象,随后,他和对象去了广东," 那个时候东奔西跑欠了好多债。"

2004 年左右,李再长到了福建泉州石狮市,继续从事餐饮生意,他在当地开了一家店,这个店一开就是 15 年。这些年,李再长大部分时间都在外地,连老家都很少回," 也是想多赚点钱回家 "。今年 6 月,由于在老家上高中的儿子没有人照顾,李再长夫妇便转让了石狮的店面,回到了老家台州。

此时,李再长的空闲时间相对多了起来,也有能力还钱了,还钱的事情再一次涌上心头。

" 还钱嘛,我们每年都在想,(尤其是)到过年的时候都在想。" 李再长说," 欠别人的钱就是要还,他的钱也是辛苦赚来的,而且我们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要将心比心。"

据李再长讲述,就在他离开镇江后一年不到,哥哥也离开镇江回到了老家。李再长到石狮那一年,哥哥来电说,小余写信寄到了他的老家,还到他老家去过。后来有一次回家,哥哥再次提到了小余来信的事情,遗憾的是,李再长没有找到这封信。

没有小余的联系方式和地址,自己又没有时间、口袋里也没有多少钱,还钱的事情就这样耽搁了下来,期间,李再长经常感到不安、不踏实,他一直想找到小余。

债主下落不明,当年的房东也杳无音信

直到今年夏天回到了老家、有了时间和能力,李再长下定决心要还掉这笔钱,他想将利息也算进去、多还一点钱,给小余 2 万块," 还给你,我心里舒服点,不还给你我心里过不去 …… 假如他人不在了,我给他儿子、女儿,我心里也过得去。"

7 月 26 日,李再长来到了镇江,他先是去了中山西路 150-1 号——当年租房的地方,打听房东的消息,希望能通过房东找到小余的下落,但一无所获。

当天下午,李再长来到金山派出所求助。由于李再长提供的信息有限,金山派出所无法找到小余,也没找到这个房东的信息。

李再长告诉记者,当年的房东姓贾,是个老人家,年纪约 70 多岁,有 2 个儿子,可能还有 1 个女儿,她如果还在的话至少也有 90 多岁了。

29 日上午,民警扩大查找范围,在江苏公安信息平台上查找中山西路 150 号的所有居民,然而,这个地址登记的 32 户居民中,没有姓贾的老人。

随后,记者陪同李再长和民警到现场走访,询问了多名当地的居民,打听房东的消息,遗憾的是,没有找到完全符合房东信息的居民。民警表示,接下来将继续走访调查,有新进展及时和李再长联系。(全媒体记者 景泊  通讯员 魏元凤)

编辑:缪小兵

43

今日镇江讯  20多年前,浙江台州人李再长在镇江做生意时,向房东的另一个租客借了5000 元。后来他离开镇江,到浙江、广东、福建等地谋生,由于没有联系方式、四处做生意、经济不宽裕等原因,这笔钱一直没有还上。

今年 6 月,李再长结束了在福建 15 年的开店生涯,回到老家,此时,他迫切地想要还掉这笔钱以了却一桩心事,然而,当年的债主已经失联多年。为了能够找到债主,近日,李再长来到了镇江,在自己寻找无果的情况下,他向镇江润州警方求助。

做生意缺钱,向一起租房的邻居借了 5000 元

7 月 28 日上午,在镇江市公安局润州分局金山派出所,李再长记者,他是台州市仙居县人,出生于 1968 年,初中毕业后他就自谋生路,19 岁时,他跟老乡到江苏常州学做烧饼,上世纪 90 年代,他来到镇江,做早餐生意。他先是在宝塔路和哥哥合开了一家早餐店,后来由于租金上涨,两人转让了这家店,到中山西路开店。

大约在 1998 年,李再长想多进点面粉,但由于物价上涨,他的资金不够,这时一个姓余的人向他伸出了援手。

" 我们都叫他‘小余’。" 李再长回忆道,小余看起来四五十岁的样子,他不知道小余的名字,只知道他是苏北人,在镇江帮人拉货。小余和他都租在同一个房东的家里,小余几乎每天都要借用他的店面出入,也经常到他店里聊天,在一次聊天时,两人谈到了借钱的事情。

" 我说面粉现在也涨价了,我想进点面粉,钱不够。一开始他犹豫了一下,后来他说那我借你一点吧。" 李再长表示," 我说那我利息给你一点,我记得很清楚,是一分利息(月利率 1%)。他问我借多少,我说那就借个 5000。"

李再长写了借条,拿到这笔钱后,他进了几十包面粉。一两个月后,他跟哥哥提议两人分开来干,这样能多赚钱," 我就把这个店给他,到别的地方发展。"

离开镇江前,李再长吩咐哥哥,等生意做起来了,代他将小余的钱还掉;他还就此跟小余打了招呼,小余也同意这个方案。

钱没还他不安心,现在打算还 2 万元

离开镇江后,李再长先是到常州开了几个月的早餐店,后来因为生意不好,他回到了浙江,辗转于台州、义乌等地,2002 年,他在义乌谈了对象,随后,他和对象去了广东," 那个时候东奔西跑欠了好多债。"

2004 年左右,李再长到了福建泉州石狮市,继续从事餐饮生意,他在当地开了一家店,这个店一开就是 15 年。这些年,李再长大部分时间都在外地,连老家都很少回," 也是想多赚点钱回家 "。今年 6 月,由于在老家上高中的儿子没有人照顾,李再长夫妇便转让了石狮的店面,回到了老家台州。

此时,李再长的空闲时间相对多了起来,也有能力还钱了,还钱的事情再一次涌上心头。

" 还钱嘛,我们每年都在想,(尤其是)到过年的时候都在想。" 李再长说," 欠别人的钱就是要还,他的钱也是辛苦赚来的,而且我们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要将心比心。"

据李再长讲述,就在他离开镇江后一年不到,哥哥也离开镇江回到了老家。李再长到石狮那一年,哥哥来电说,小余写信寄到了他的老家,还到他老家去过。后来有一次回家,哥哥再次提到了小余来信的事情,遗憾的是,李再长没有找到这封信。

没有小余的联系方式和地址,自己又没有时间、口袋里也没有多少钱,还钱的事情就这样耽搁了下来,期间,李再长经常感到不安、不踏实,他一直想找到小余。

债主下落不明,当年的房东也杳无音信

直到今年夏天回到了老家、有了时间和能力,李再长下定决心要还掉这笔钱,他想将利息也算进去、多还一点钱,给小余 2 万块," 还给你,我心里舒服点,不还给你我心里过不去 …… 假如他人不在了,我给他儿子、女儿,我心里也过得去。"

7 月 26 日,李再长来到了镇江,他先是去了中山西路 150-1 号——当年租房的地方,打听房东的消息,希望能通过房东找到小余的下落,但一无所获。

当天下午,李再长来到金山派出所求助。由于李再长提供的信息有限,金山派出所无法找到小余,也没找到这个房东的信息。

李再长告诉记者,当年的房东姓贾,是个老人家,年纪约 70 多岁,有 2 个儿子,可能还有 1 个女儿,她如果还在的话至少也有 90 多岁了。

29 日上午,民警扩大查找范围,在江苏公安信息平台上查找中山西路 150 号的所有居民,然而,这个地址登记的 32 户居民中,没有姓贾的老人。

随后,记者陪同李再长和民警到现场走访,询问了多名当地的居民,打听房东的消息,遗憾的是,没有找到完全符合房东信息的居民。民警表示,接下来将继续走访调查,有新进展及时和李再长联系。(全媒体记者 景泊  通讯员 魏元凤)

编辑:缪小兵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