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网讯 相信不少市民都有这样的经历:朋友圈中有朋友“求投票”,求自己为参加“评比”者投票。这样的经历多了,有些人感觉麻木了,有些人从心底开始抵触,还有些人则对要加入微信公众号又难删除耿耿于怀。
市民:
频繁投票,不胜其烦
市民葛女士最近有些纠结,这些纠结源于她参加的一次小学同学会,后来一位同学的孩子参加了一个宝宝大赛,参与就有奖品拿,于是这位同学在同学群中请大家帮忙多投票。她发现,需要先加入微信公众号才可以投票;投了几次后,她发现这个大赛要延续两周时间,每天都需要投票。“我每天工作还是挺忙的,虽然投票也就是在手机屏幕上点点,但是次数一多还是有点嫌烦的,有时还会忘了”,葛女士告诉记者,虽然那位同学也会在群里时不时地提醒大家,她也是很给面子地及时补投票,但是从心底她对这些评比活动还是有些抵触的。
市民黄先生也有类似的经历。当时,他的一位大学同学的孩子参加安徽省的一个评比,也是先长按二维码,加入微信公众号。活动历时一周,每天都要投票。黄先生说:“不仅是我自己参与投票了,还让夫人用她的手机也加入了微信公众号,每天参与投票”。投票结束后,黄先生和夫人都试着删除这一微信公众号,可是几次试下来,它又跳了出来。黄先生说:“手机里诸如这样的微信公众号越来越多,实在是留着无用,删掉又不行,真是一个麻烦!”
专家:
莫让评比彻底变味
究竟该如何看待朋友圈的“求投票”?
江苏大学文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江永华对记者说,老师、同学也会碰到关乎集体荣誉的一些评比,朋友圈中有“求投票”的情况;一些小孩子参加什么比赛,也有在朋友圈中“求投票”;商业机构为了扩大影响力,为其招生、培训也会在朋友圈“求投票”;还有美容美发机构为了拉票点赞,也会在朋友圈“求投票”……他认为,如果是官方机构举办的、不和利益相挂钩的“评比”,“求投票”是可以理解的;一旦和利益挂钩,“评比”就变味了。江永华还向记者透露,在南方,还有拉票公司,这样的公司可以帮着使票数迅速上升,然后向你收取一定的费用。如果有拉票公司的介入,这样的“评比”更不可信了。
因而,江永华说,通过网络传播,是一种好的、有效的、现代化的手段,但一旦和物质、利益相关联,这样的“评比”就彻底变味了!(孙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