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滴石水
说到纸上谈兵这个成语,自然就会想到赵括。因为其自小就熟读兵书,知晓兵法,谈论军事,连其父亲——赵国著名将领赵奢都难不倒他。然而,就是这样一位通晓兵书的赵括,因只会念念兵书,不懂得随机应变(蔺相如的评价),在春秋战国时期规模最大的长平之战中,葬送了四十多万赵军,彻底毁掉了当时很有实力的赵国。也因此,世上多了一个成语——纸上谈兵。后读巜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感到赵括统军兵败,不止于纸上谈兵。
其一,他贪钱图财。赵国孝成王听信秦国间谍的谣言,决定让赵括统军出征后,赵括的母亲立即给孝成王上书,说:不能够让赵括当将军。孝成王问她为什么?赵括的母亲说:当初我嫁给赵括父亲的时候,赵括的父亲正做着将军,大王及王室所赏赐的财物,他全部分给了军吏和士大夫。一旦接受率军出征的命令,一概不问家里的私事。
可如今赵括一下当上了将军,大王赏赐的钱帛,他都拿回家收藏了起来,天天注意着有没有适合的田产房屋,可以买的就买下来。他们父子两人心思完全不同,恳请大王不要派他去。劝谏无效后,她又说:如果大王一定要派他去,倘若他不称职,要免我连坐之罪。这是一位十分了不起的母亲,她很清楚,一个贪钱图财天天算计个人私利的人,是绝不能统领大军、冲锋陷阵的。冷兵器时代,决战关键时期,既要有杀敌能力,更要有忘我的勇气和斗志。
其二,轻巧言兵。赵括的父亲赵奢,数次统兵与秦军作战,军功卓著,赵惠王称号其为“马服君”,有同廉颇、蔺相如相同的官阶。他让其子从小跟随自己读兵书,学兵法。尽管很多人认为赵括学得的兵法天下没有人能比得上他,但他父亲不认为自己的儿子是个好的将才。
赵括的母亲曾认真问过赵奢是什么缘故,赵奢说:战争,是关系到生死存亡的大事,而赵括谈论起来,总是那么轻巧松快。将来赵国不以赵括为将便罢了,如果真让他当了将军,使赵军吃败仗的,必定是赵括。赵奢的观察可谓入木三分。
战争关乎人的生死国家的成败,尤其是他经历过数战,深知秦国经商鞅变法后,国力大增,军力强盛,是赵国最强大的劲敌,与这样的对手作战,轻轻松松,如同挑灯草一般轻松自在,是万万不可的。只可惜赵奢已去,孝成王被谣言蛊惑,赵括还是当上了将军。
其三,不亲兵卒。赵括的母亲在力劝孝成王收回成命,不要让自己的儿子当将军的上书中,阐述的另一个重要理由,就是赵括不爱兵卒。她还是用父亲跟儿子进行比较,说赵奢当将军后,在军中由他亲自捧着饮食,进献到面前而进餐的人数以十计,结交为朋友的数以百计。
而赵括一下当上了将军,自己坐在官邸朝东的尊位,接受部下的朝见,部下军吏们没有一个敢抬头正眼看他的。这位母亲不愧为名将之妻,她深知两军交战,将卒一心的重要,全军上下一心视如父子兄弟,是驭军之要,是赢得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而自己的儿子远不如自己的丈夫,根本不适合统军征战强大的秦军。
后人有很多分析孝成王为什么决意让赵括统军的文章,也有从综合国力上分析赵括必败的史料,更有说是因为赵括遇上了史上著名的常胜将军白起……各种分析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史记》还是古今公认的史书,而知儿莫如母,赵括母亲的劝书,更令今人信服,更让我们全面了解赵括兵败的原因。(编辑 花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