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明大学士靳贵镇江事略

2019-07-19 10:45

□ 王 勇

靳贵(1464—1520年),字充道(一作“克道”“充遂”),号戒庵,明南直隶丹徒县(今江苏镇江)人。靳贵曾举明孝宗弘治二年(1489)乡试第一(解元),次年会试第二,廷试第三(探花),以庚戌科钱福榜进士及第,授翰林院编修,历官春坊右中允、左谕德,太常寺少卿兼侍读。

武宗正德四年(1509),靳贵任吏部右侍郎,后迁礼部侍郎,掌翰林院事,任《通鉴纂要》编修官。武宗继位后,因年轻贪玩,以太监刘瑾为首的“八虎”宦官集团乘机专权乱政。有一次,刘瑾曾因事让靳贵密录京官考核等第结果进献给他,靳贵不从,于是,刘瑾衔恨在心。不久,刘瑾指摘靳贵预修《会典》有误,将靳贵降职为光禄卿。

正德五年,武宗派都御史杨一清和监军太监张永平定安化王叛乱。叛乱平定后,杨一清与张永利用献俘的机会,揭露刘瑾不法事十七条,武宗亲自查抄刘瑾家,“得伪玺一,穿宫牌五百及衣甲、弓弩、衮衣、玉带诸违禁物。又所常持扇,内藏利匕首二”(《明史·刘瑾传》),武宗大怒,下诏凌迟处死刘瑾。

正德七年,靳贵复掌詹事府,充日讲官,改吏部右侍郎,进礼部尚书。正德九年,靳贵进位为文渊阁大学士,参领机务。不久,又进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

正德六年辛未、正德十二年丁丑,靳贵两次主持会试,其中辛未科状元杨慎后来被誉为“明代三才子”之首(与解缙、徐渭并称),禀性刚直,豫修《武宗实录》,每事必直书;丁丑科状元舒芬入仕后为官清正,敢言直谏,惜英年早逝。可见靳贵识才之能。然而,在会试中靳贵却被人诬告“家僮通贿”,《万历野获编补遗》称“是科,会元邹东郭(守益)、状元杨升庵(慎),真无忝科名,即谤词何足为主司损”。后靳贵再次被诬陷,靳贵看透宦海险恶,乞休告老返乡,住在丹徒靳家巷(相传在今镇江京口区南门大街西的贺家弄附近)。归乡两年后,靳贵病逝,朝廷给他定谥号为“文僖”,明王世贞解释其谥号为“敏而好学,小心畏忌”。

正德十五年,武宗南巡至南京,八月丁酉,自南京出发,癸卯,自瓜洲渡江,登金山。至镇江后,武宗临幸致仕(退休)大学士杨一清府第。次日,复至杨府。入书室,取《册府元龟》《文献通考》以进。又明日,武宗饮于杨府,高兴之余,作分题制诗十章,赐杨一清,命其和诗,杨一清进献和诗,武宗为其改易数字。杨一清进献厚礼,武宗非常高兴。武宗南巡途中,凡五次临幸杨府。武宗在镇江期间又临幸故大学士靳贵府第。当时靳贵灵柩在堂,武宗抚棺嗟悼,令词臣作祭文,皆不称旨,于是武宗亲自为文以祭。并命令随从番僧为靳氏诵经祈福。

明冯梦龙《雅谑》“靳阁老子”载:“丹徒靳阁老有子,不肖,而其子之子却又登第。阁老每督责之,即应曰:‘翁父不如我父,翁子不如我子,我何不肖?’阁老大笑而止。”靳贵曾任文渊阁大学士,入阁议政,因此,民间称其为“靳阁老”。靳贵子懋仁,因其父恩荫任中书舍人,后成为名臣王鏊的东床快婿。王鏊与靳贵是知己故交,靳、王二姓结为姻缘,两家都很满意。靳贵有《懋仁王氏纳吉礼文》:“令爱小姐,四德俱闲,已克遵乎鞶帨;小儿懋仁,一经粗守,仅不失其弓裘。爰荷片言,永谐二姓。……敬陈芜牍,用表芹诚。尚迨摽梅之期,永叶桃夭之咏。”文中用《礼记》“弓裘”(子守父业)、《诗经》“摽梅”“桃夭”男女良缘婚配等典故,表达对靳王两家早结连理的期盼之情。嘉靖二年(1523),王鏊送四女妙隆至京口靳家。时王鏊作诗《癸未春,予送女至京口,至之明日为上元节。是夜,宴邃庵杨(一清)少傅第,少傅悬灯于山,灿烂奇甚》,诗中写出王鏊对女儿和靳家公子喜结良缘的欣慰之情以及在京口与故友宴饮的喜悦之情。

靳贵对家乡镇江有很深的乡梓之情。少年时,靳贵曾从丹徒丁元吉、丁玑父子学,丁元吉,字无咎,擅诗古文,精研易理,匾所居曰“易洞”,人称易洞先生,有《丁元吉集》传世;丁玑,字玉夫,号补斋,著有《补斋集》等。后来,靳贵作有《上补斋先生书》《上易洞先生书》《祭易洞丁先生文》《祭易洞先生墓文》《祭补斋先生墓文》等,从诸文中可见其尊师之深情。

靳贵还曾受教于大学士杨一清。杨一清,字应宁,号邃庵,祖籍云南安宁,因其姐嫁丹徒胡德延,父丧后,无川资返云南安葬,便将其父寄葬于丹徒,因此,杨一清也寓居于丹徒。杨一清由成化八年(1472)壬辰科进士入仕后,历任少傅兼武英殿大学士、少师兼华盖殿大学士等。杨一清退隐镇江过六十寿辰时,靳贵作《少傅邃庵先生杨公寿图序》,在《寿图序》中赞誉杨一清兼有德望、才猷,武功堪比唐朝名将裴度、事业直追名相房玄龄、杜如晦,而文章又可与韩愈、柳宗元相媲美,可见靳贵对杨一清的尊崇之情。后来靳贵又作《邃庵记》推阐“邃庵”不只是杨一清书室名号,其中蕴含杨一清担当道义的儒者理想,“从事于儒者之讲习谓之邃于道”“孔孟心法之所以相传,实亦不能外也”,靳文将杨一清的思想上升到儒家道统传承的高度。

靳贵还对葬在镇江京岘山的宋代抗金名将宗泽非常推重。宗泽之祖先于五代之乱避地江南。靖康之难后,宗泽曾任京城留守等,力主抗金、收复中原、还都汴梁,然而在主和派的压制下,志向无法实现,最终忧愤而死,去世后葬于镇江,但是镇江数百年无庙宇祭祀宗泽。明正德三年(1508),江右侍御谢琛巡按镇江,认为宜建庙祭祀,命镇江知府罗循经营祠宇,节推史鲁具体负责筹建,在寿邱山北建成祠庙,名为“宋宗忠简公祠”。后靳贵应继任镇江知府林魁之请作《新建宗忠简公祠堂记》,靳贵在记中追述宗泽功勋轶事,并将宗泽与汉汲黯、诸葛亮、唐郭子仪、李晟等社稷贤臣相媲美,称其“精忠劲节,照耀宇宙”,在记文的最后靳贵作“迎送神诗”二章以为祭祀之歌。从中,可见靳贵对乡梓先贤的推重之情。(编辑 花蕾)

60

□ 王 勇

靳贵(1464—1520年),字充道(一作“克道”“充遂”),号戒庵,明南直隶丹徒县(今江苏镇江)人。靳贵曾举明孝宗弘治二年(1489)乡试第一(解元),次年会试第二,廷试第三(探花),以庚戌科钱福榜进士及第,授翰林院编修,历官春坊右中允、左谕德,太常寺少卿兼侍读。

武宗正德四年(1509),靳贵任吏部右侍郎,后迁礼部侍郎,掌翰林院事,任《通鉴纂要》编修官。武宗继位后,因年轻贪玩,以太监刘瑾为首的“八虎”宦官集团乘机专权乱政。有一次,刘瑾曾因事让靳贵密录京官考核等第结果进献给他,靳贵不从,于是,刘瑾衔恨在心。不久,刘瑾指摘靳贵预修《会典》有误,将靳贵降职为光禄卿。

正德五年,武宗派都御史杨一清和监军太监张永平定安化王叛乱。叛乱平定后,杨一清与张永利用献俘的机会,揭露刘瑾不法事十七条,武宗亲自查抄刘瑾家,“得伪玺一,穿宫牌五百及衣甲、弓弩、衮衣、玉带诸违禁物。又所常持扇,内藏利匕首二”(《明史·刘瑾传》),武宗大怒,下诏凌迟处死刘瑾。

正德七年,靳贵复掌詹事府,充日讲官,改吏部右侍郎,进礼部尚书。正德九年,靳贵进位为文渊阁大学士,参领机务。不久,又进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

正德六年辛未、正德十二年丁丑,靳贵两次主持会试,其中辛未科状元杨慎后来被誉为“明代三才子”之首(与解缙、徐渭并称),禀性刚直,豫修《武宗实录》,每事必直书;丁丑科状元舒芬入仕后为官清正,敢言直谏,惜英年早逝。可见靳贵识才之能。然而,在会试中靳贵却被人诬告“家僮通贿”,《万历野获编补遗》称“是科,会元邹东郭(守益)、状元杨升庵(慎),真无忝科名,即谤词何足为主司损”。后靳贵再次被诬陷,靳贵看透宦海险恶,乞休告老返乡,住在丹徒靳家巷(相传在今镇江京口区南门大街西的贺家弄附近)。归乡两年后,靳贵病逝,朝廷给他定谥号为“文僖”,明王世贞解释其谥号为“敏而好学,小心畏忌”。

正德十五年,武宗南巡至南京,八月丁酉,自南京出发,癸卯,自瓜洲渡江,登金山。至镇江后,武宗临幸致仕(退休)大学士杨一清府第。次日,复至杨府。入书室,取《册府元龟》《文献通考》以进。又明日,武宗饮于杨府,高兴之余,作分题制诗十章,赐杨一清,命其和诗,杨一清进献和诗,武宗为其改易数字。杨一清进献厚礼,武宗非常高兴。武宗南巡途中,凡五次临幸杨府。武宗在镇江期间又临幸故大学士靳贵府第。当时靳贵灵柩在堂,武宗抚棺嗟悼,令词臣作祭文,皆不称旨,于是武宗亲自为文以祭。并命令随从番僧为靳氏诵经祈福。

明冯梦龙《雅谑》“靳阁老子”载:“丹徒靳阁老有子,不肖,而其子之子却又登第。阁老每督责之,即应曰:‘翁父不如我父,翁子不如我子,我何不肖?’阁老大笑而止。”靳贵曾任文渊阁大学士,入阁议政,因此,民间称其为“靳阁老”。靳贵子懋仁,因其父恩荫任中书舍人,后成为名臣王鏊的东床快婿。王鏊与靳贵是知己故交,靳、王二姓结为姻缘,两家都很满意。靳贵有《懋仁王氏纳吉礼文》:“令爱小姐,四德俱闲,已克遵乎鞶帨;小儿懋仁,一经粗守,仅不失其弓裘。爰荷片言,永谐二姓。……敬陈芜牍,用表芹诚。尚迨摽梅之期,永叶桃夭之咏。”文中用《礼记》“弓裘”(子守父业)、《诗经》“摽梅”“桃夭”男女良缘婚配等典故,表达对靳王两家早结连理的期盼之情。嘉靖二年(1523),王鏊送四女妙隆至京口靳家。时王鏊作诗《癸未春,予送女至京口,至之明日为上元节。是夜,宴邃庵杨(一清)少傅第,少傅悬灯于山,灿烂奇甚》,诗中写出王鏊对女儿和靳家公子喜结良缘的欣慰之情以及在京口与故友宴饮的喜悦之情。

靳贵对家乡镇江有很深的乡梓之情。少年时,靳贵曾从丹徒丁元吉、丁玑父子学,丁元吉,字无咎,擅诗古文,精研易理,匾所居曰“易洞”,人称易洞先生,有《丁元吉集》传世;丁玑,字玉夫,号补斋,著有《补斋集》等。后来,靳贵作有《上补斋先生书》《上易洞先生书》《祭易洞丁先生文》《祭易洞先生墓文》《祭补斋先生墓文》等,从诸文中可见其尊师之深情。

靳贵还曾受教于大学士杨一清。杨一清,字应宁,号邃庵,祖籍云南安宁,因其姐嫁丹徒胡德延,父丧后,无川资返云南安葬,便将其父寄葬于丹徒,因此,杨一清也寓居于丹徒。杨一清由成化八年(1472)壬辰科进士入仕后,历任少傅兼武英殿大学士、少师兼华盖殿大学士等。杨一清退隐镇江过六十寿辰时,靳贵作《少傅邃庵先生杨公寿图序》,在《寿图序》中赞誉杨一清兼有德望、才猷,武功堪比唐朝名将裴度、事业直追名相房玄龄、杜如晦,而文章又可与韩愈、柳宗元相媲美,可见靳贵对杨一清的尊崇之情。后来靳贵又作《邃庵记》推阐“邃庵”不只是杨一清书室名号,其中蕴含杨一清担当道义的儒者理想,“从事于儒者之讲习谓之邃于道”“孔孟心法之所以相传,实亦不能外也”,靳文将杨一清的思想上升到儒家道统传承的高度。

靳贵还对葬在镇江京岘山的宋代抗金名将宗泽非常推重。宗泽之祖先于五代之乱避地江南。靖康之难后,宗泽曾任京城留守等,力主抗金、收复中原、还都汴梁,然而在主和派的压制下,志向无法实现,最终忧愤而死,去世后葬于镇江,但是镇江数百年无庙宇祭祀宗泽。明正德三年(1508),江右侍御谢琛巡按镇江,认为宜建庙祭祀,命镇江知府罗循经营祠宇,节推史鲁具体负责筹建,在寿邱山北建成祠庙,名为“宋宗忠简公祠”。后靳贵应继任镇江知府林魁之请作《新建宗忠简公祠堂记》,靳贵在记中追述宗泽功勋轶事,并将宗泽与汉汲黯、诸葛亮、唐郭子仪、李晟等社稷贤臣相媲美,称其“精忠劲节,照耀宇宙”,在记文的最后靳贵作“迎送神诗”二章以为祭祀之歌。从中,可见靳贵对乡梓先贤的推重之情。(编辑 花蕾)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