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镇江讯 高考过后,随着录取通知书的发放,学费、生活费让很多学生手中有了一笔资金,不法分子也盯上了难得的“商机”,而且相对单纯的学生社会阅历尚浅,很容易遭遇诈骗分子“钓鱼”之后出现一定的经济损失。近日,市内就有数位学子使用银行卡过程中遭遇了金融诈骗。
网上申请贷款 一学生被骗2万余元
6月10日,一学生致电某银行的客服,称自己在网上申请贷款交易时被骗了2万多元。在银行客服人员引导下,他来到市区一家银行营业网点内查询自己的交易记录。
原来,该学生在网上申请了一笔贷款,当时银行卡显示这笔贷款已经到账。随后,有一位自称网站客服人员致电,告知这位学生贷款已经到他的银行卡,如果想提取现金,需要进行验证,随后会发来一条验证码,这位学生把自己收到的动态码告知了对方。随后,他分别收到两条账户变动提醒,累计被转账2万余元。感觉情况不对,他立即致电自己的持卡行,银行及时为他冻结了账户,但是损失的资金无法追回,银行工作人员提醒这位学生及时报警。
签约山寨网站 90秒被批量扣款17笔
日前,一名学生来到市区一家银行的营业柜面,想要查询自己的交易流水。原来,前一天晚上9点,他收到了多条账户变动提醒,一分半钟,账户上被异地跨行转账了17笔资金,其中最小的一笔金额为40多元,最大的一笔金额500多元。他立即向银行客服致电,由于时间较晚银行已经下班,客服人员先帮其冻结了银行账户,告知他第二天前往银行柜面查询相关情况。
原来,这位学生进入一个山寨网站,购物时不小心签约了自动划扣,同一时间内被批量扣款累计3200多元。银行工作人员了解相关情况后,查询了这位同学的银行卡交易明细,发现这17笔交易均为第三方支付机构批量发起,转账到了异地的一家商业银行。由于线上转账是实时到账,转出的资金无法追回。
购买游戏装备 该学生被骗7000多元
前不久,一名学生神色慌张的来到市区一家银行,称自己存在银行卡上的7000多元学杂费没有了。银行工作人员一边安抚他,一边向他询问详细情况。原来这位学生喜欢玩网络游戏,自己时常会在一些网站上淘装备。没想到,这次签约了一个网站后,装备没有购买成功,银行卡上的钱也被骗光了。
经过了解,银行工作人员表示这位学生进入的是诈骗网站,然后在不良网站上签约了自己的银行卡,并输入了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随后又将收到的短信动态码也一并输入了,这样一番操作后,自己的账户中损失了7000多元。
正确使用手机 保护个人信息减少被骗风险
一位银行营业网点负责人表示,学生被骗的事件时有发生。主要的原因在于学生相对单纯,缺少一定的金融知识,但是网购、线上支付使用频繁,这就为自己平添了账户风险。当前正值高考通知书陆续发放,不少学子会陆续与银行打交道,会办理如开立银行账户、存款、转账等业务。不过,这些学生们不少人都没有使用银行卡的经验,很容易被不法分子欺骗。针对这样的情况,银行业内人士建议,首先要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尤其是银行卡号码及密码,不要让别人代刷或保管,一旦信息泄露及时更改密码。而且不要向任何人泄露自己卡号、密码等信息,尤其要保护好自己的手机短信“动态密码”,这是风险控制的关键环节。同时注意管理自己的账户信息,设置密码时,不要将密码设置过于简单,避免直接使用本人生日、电话号码、身份证件号码等作为密码,也不要将银行卡密码和其他注册登录密码、支付密码设置一样。
“喜欢网购、线上支付的学生们,绑卡进行网上交易时,还需要增强自身的风险防控。不建议直接绑定自己大额资金的银行卡。”上述业内人士道。他建议学生网购或者线上支付时可以专门开立一张借记卡进行交易,同时不要在这张卡中存入大额资金。现在银行转账十分方便,可以随时将钱转入到这张借记卡中,而且手机银行转账基本没有手续费,这样的操作将自己的账户风险降至最低。网上交易时,尽量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不要随意使用店家提供的网上链接和支付平台付款。更不要轻易点击收到短信中链接的网站,防止中木马病毒,导致账户资金被盗。
“建议学生们手机中安装正规的软件并定期杀毒,设置手机开机密码,不要频繁刷机。”上述业内人士道,“尽量不要‘越狱’操作,登录支付工具时不要将登录密码与银行密码一致,少用小额免密支付功能,设定消费限额,避免出现大额损失。”他提醒,如果不幸银行账户遭遇“被盗”情况,立即以持卡行联系,及时申请冻结账户,并第一时间报警。(宋娜)
编辑:缪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