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天天正能量”成立六周年 镇江30人获“最美家乡人”殊荣

©原创 2019-07-02 17:16

今日镇江讯  如果以三年作为一个节点,我们的目光可以穿越时间和人海,落回到三年前的那个不平凡的夜晚,重新回到那八位平凡的个人身上。

那是2015年11月11日,北京水立方,天猫“双十一狂欢节”。

那天晚上,在水立方面向全球直播的舞台上,站着的,是八位普通人,他们是自发在长城捡垃圾的外国人,是农民工、大学生,是护士,是乡村教师……

那一个夜晚留下了创举、传奇和记录:那是纽交所首次为一家中国的互联网企业举行远程敲钟仪式;而敲响钟声的,是八位在中国土地上生活的普通人。

“他们是我们应该为之骄傲的人,成千上万很普通的人,每天做一点点好事,给我们这个社会带来的就是天天正能量,他们成功了,才是我们努力的结果。”在一一介绍了八位敲钟嘉宾的身份之后,马云说。

又是三年即将过去。在每一个吉光片羽的瞬间,在每一个陌生人温暖的手和甜美的笑容里,美好的事物,依然鳞次栉比。

这八位普通人和无数他们一样的人,成为一个更为庞大的方阵,宣示着“你怎样,世界就怎样”的正能量宣言。

风起于青萍之末

事情,起于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

2013年6月,上海地铁一号线拥挤的车厢里,不知谁扔了一地西瓜皮,人来人往却都视若无睹。一位女阿姨从座位上站起来,耐心把西瓜皮一块块捡起装进塑料袋,扎起来放到角落,然后擦了擦手,站到车厢门口(她的座位已经被人占了)。

这个在上海地铁里发生的小事,被网友偶然拍到发到了网上,引起了阿里巴巴一群人的关注。

这个叫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的团队,第一时间在微博平台上发起了“寻找正能量阿姨”活动,短短几天时间里,这条微博被转发4万余次,阅读量达1500多万次。阿姨被找到了,天天正能量给予她两万元的正能量奖励。

“寻找正能量阿姨”之后不久后的7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项目在杭州正式启动。

启动仪式上,阿里巴巴宣布,每年将投入千万级别的资金用于该项目,充分利用互联网及传统媒体资源优势,通过对正能量故事的发掘、征集、展示、传播和奖励,让更多的人看到社会和人性中美好的一面,达到唤醒良知的目的。

春风化雨雨化田

随着奖金的不断投入,一些网友提出了“用金钱来衡量正能量”的质疑。天天正能量回应:“真、善、美的东西可以通过‘俗’的东西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奖励不是目的,让爱心传播、扩散,让正能量感染更多的人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

朱敏才、孙丽娜夫妇是对“唤醒”这一理念最好的诠释。2014年,在贵州山区支教十年的退休外交官朱敏才夫妇获得10万元正能量奖金,他们分文不留,给山区的孩子们建了一座食堂。

因为这份奖励,这对夫妇获得极高的社会美誉度。后来,朱敏才老人脑溢血病倒,一群大学生被“唤醒”了,他们接过火把,轮流去村小学支教。

上海地铁捡西瓜皮的阿姨获奖后,将奖金捐给了武汉的一名贫困学生,引发了公众对这名学生的关注,对他的捐款也纷至沓来。随后,这名学生宣布,他所获捐款已经足够自己求学所用,决定把地铁阿姨给的2万元善款捐出,去帮助更需要帮助的山区孩子;2016年获得奖励的沈阳人谷多绵,因为坚持做好事,被沈阳铁路局、沈阳市授予各种荣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说:“阿里巴巴唤醒了我的热情,我活着一天,就要做一天的好事。”

今年,在天天正能量发起的全国优秀“正能量志愿者”评选活动中,据志愿者自己反馈,30位获奖者中的半数以上,把获得的奖金继续用于公益事业……

轻舟已过万重山

温暖人心、影响人心、改变人心。这是天天正能量的立足点,但同时它不回避对社会问题前瞻性的把握和真实有效的引导。六年之后的今天,像奖励捡西瓜皮阿姨这样的策划,天天正能量现在就很少做了,因为不乱扔垃圾已是社会共识。

一年又一年,正能量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拓展和延伸,一些新的运作模式在天天正能量团队应时而生。

5500万公益金的背后,是裂变式成长的公益开放平台。在这个汇聚了全国顶尖媒体和阿里巴巴生态体系众多参与者的平台上,诞生了600多个媒体公益项目和1600多场公益活动,在全国100多座城市,有700余万人走出家门,参与随手公益。

2016年,本报加入到“最美家乡人”评选活动中,截至目前共有30人获得此项荣誉。这些普普通通的获奖者,有的勇敢、正气、有担当,有的热心、自强、讲诚信,还有的慈孝、友爱、有情有意……

天天正能量团队不知道,每一笔奖励的最终用途到了哪里,也不知道他们发出的奖励影响和改变了多少人,但相信正能量是一个循环,真、善、美有如春风化雨,而他们发出的每一笔奖励,都是撒向社会的一颗种子,终将长成参天大树。它映照出人间真善美的光谱,传递了人性的温度和人生的希望。

《公益时报》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天天正能量致力于推动一种贴近底层生活、全民参与且公益性强的“常人生活”公益范式的生成,以提升公众参与公益事业的积极性,有效推动了我国公益事业的发展。

人性有沟壑,社会有繁芜。六年也是一瞬,唯有公益的力量生生不息。弹指间,天天正能量“轻舟已过万重山”。(全媒体记者 范海罡)

编辑:缪小兵

38

今日镇江讯  如果以三年作为一个节点,我们的目光可以穿越时间和人海,落回到三年前的那个不平凡的夜晚,重新回到那八位平凡的个人身上。

那是2015年11月11日,北京水立方,天猫“双十一狂欢节”。

那天晚上,在水立方面向全球直播的舞台上,站着的,是八位普通人,他们是自发在长城捡垃圾的外国人,是农民工、大学生,是护士,是乡村教师……

那一个夜晚留下了创举、传奇和记录:那是纽交所首次为一家中国的互联网企业举行远程敲钟仪式;而敲响钟声的,是八位在中国土地上生活的普通人。

“他们是我们应该为之骄傲的人,成千上万很普通的人,每天做一点点好事,给我们这个社会带来的就是天天正能量,他们成功了,才是我们努力的结果。”在一一介绍了八位敲钟嘉宾的身份之后,马云说。

又是三年即将过去。在每一个吉光片羽的瞬间,在每一个陌生人温暖的手和甜美的笑容里,美好的事物,依然鳞次栉比。

这八位普通人和无数他们一样的人,成为一个更为庞大的方阵,宣示着“你怎样,世界就怎样”的正能量宣言。

风起于青萍之末

事情,起于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

2013年6月,上海地铁一号线拥挤的车厢里,不知谁扔了一地西瓜皮,人来人往却都视若无睹。一位女阿姨从座位上站起来,耐心把西瓜皮一块块捡起装进塑料袋,扎起来放到角落,然后擦了擦手,站到车厢门口(她的座位已经被人占了)。

这个在上海地铁里发生的小事,被网友偶然拍到发到了网上,引起了阿里巴巴一群人的关注。

这个叫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的团队,第一时间在微博平台上发起了“寻找正能量阿姨”活动,短短几天时间里,这条微博被转发4万余次,阅读量达1500多万次。阿姨被找到了,天天正能量给予她两万元的正能量奖励。

“寻找正能量阿姨”之后不久后的7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项目在杭州正式启动。

启动仪式上,阿里巴巴宣布,每年将投入千万级别的资金用于该项目,充分利用互联网及传统媒体资源优势,通过对正能量故事的发掘、征集、展示、传播和奖励,让更多的人看到社会和人性中美好的一面,达到唤醒良知的目的。

春风化雨雨化田

随着奖金的不断投入,一些网友提出了“用金钱来衡量正能量”的质疑。天天正能量回应:“真、善、美的东西可以通过‘俗’的东西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奖励不是目的,让爱心传播、扩散,让正能量感染更多的人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

朱敏才、孙丽娜夫妇是对“唤醒”这一理念最好的诠释。2014年,在贵州山区支教十年的退休外交官朱敏才夫妇获得10万元正能量奖金,他们分文不留,给山区的孩子们建了一座食堂。

因为这份奖励,这对夫妇获得极高的社会美誉度。后来,朱敏才老人脑溢血病倒,一群大学生被“唤醒”了,他们接过火把,轮流去村小学支教。

上海地铁捡西瓜皮的阿姨获奖后,将奖金捐给了武汉的一名贫困学生,引发了公众对这名学生的关注,对他的捐款也纷至沓来。随后,这名学生宣布,他所获捐款已经足够自己求学所用,决定把地铁阿姨给的2万元善款捐出,去帮助更需要帮助的山区孩子;2016年获得奖励的沈阳人谷多绵,因为坚持做好事,被沈阳铁路局、沈阳市授予各种荣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说:“阿里巴巴唤醒了我的热情,我活着一天,就要做一天的好事。”

今年,在天天正能量发起的全国优秀“正能量志愿者”评选活动中,据志愿者自己反馈,30位获奖者中的半数以上,把获得的奖金继续用于公益事业……

轻舟已过万重山

温暖人心、影响人心、改变人心。这是天天正能量的立足点,但同时它不回避对社会问题前瞻性的把握和真实有效的引导。六年之后的今天,像奖励捡西瓜皮阿姨这样的策划,天天正能量现在就很少做了,因为不乱扔垃圾已是社会共识。

一年又一年,正能量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拓展和延伸,一些新的运作模式在天天正能量团队应时而生。

5500万公益金的背后,是裂变式成长的公益开放平台。在这个汇聚了全国顶尖媒体和阿里巴巴生态体系众多参与者的平台上,诞生了600多个媒体公益项目和1600多场公益活动,在全国100多座城市,有700余万人走出家门,参与随手公益。

2016年,本报加入到“最美家乡人”评选活动中,截至目前共有30人获得此项荣誉。这些普普通通的获奖者,有的勇敢、正气、有担当,有的热心、自强、讲诚信,还有的慈孝、友爱、有情有意……

天天正能量团队不知道,每一笔奖励的最终用途到了哪里,也不知道他们发出的奖励影响和改变了多少人,但相信正能量是一个循环,真、善、美有如春风化雨,而他们发出的每一笔奖励,都是撒向社会的一颗种子,终将长成参天大树。它映照出人间真善美的光谱,传递了人性的温度和人生的希望。

《公益时报》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天天正能量致力于推动一种贴近底层生活、全民参与且公益性强的“常人生活”公益范式的生成,以提升公众参与公益事业的积极性,有效推动了我国公益事业的发展。

人性有沟壑,社会有繁芜。六年也是一瞬,唯有公益的力量生生不息。弹指间,天天正能量“轻舟已过万重山”。(全媒体记者 范海罡)

编辑:缪小兵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