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崇文
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是助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一招”。 “亲”“清”的要求,抓住了问题的核心和关键,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与此同时,不少基层干部和民营企业家也反映,基层普遍存在“矫枉过正”的现象,部分地区的营商环境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清而不亲”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政商关系的主要矛盾所在,企业家出现不同程度的“顾虑”,政府显露出一定的“症结”,亟需引起高度重视。
企业的顾虑:“勾肩搭背”变成“背靠着背”
当前政府官员吃拿卡要、乱作为的现象有了根本好转,但由于基层一些干部对中央政策的理解偏差和执行偏差,出现了“清而不亲”和“背靠着背”的新倾向。这些现象即便是局部的,也极其容易被放大歪曲。企业的顾虑和担心具体表现为:
1.企业办事难、办事繁琐问题“涛声依旧”。我市47.7%的企业家认为,“企业办事难、办事繁琐问题仍然突出”。61%的企业家认为,现在政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愿接触企业。丹阳市某家民营规上制造业企业坦言,八项规定实行以来,企业对公接待费用明显减少。但同时在主动提高办事效率、缩短办事周期上,干部表现得没有积极性了。还有企业家反映,以前对重大项目都有绿色通道,可以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现在简政放权的改革还不到位,绿色通道又关闭了,如果按部就班慢慢来,流程走全了,最好的机遇也失去了。企业家们普遍反映,门难进、脸难看现象有所好转,但事难办现象并没有根绝,主要是:办事程序多,政策落实难,服务手段新但贴合度低(各类平台过于繁多);减少审批备案事项还不到位,存在形式上的备案、实质上的审批问题;部分公职人员本本主义严重,机械化教条式执行政策规定。
2.企业与政府正常交往渠道变得越来越窄。45%的企业家反映,“缺少政商交往的途径和渠道”。由于正风肃纪始终处于高压状态,各种“底线”“红线”和“高压线”越来越多,不少政府官员选择“明哲保身”。有72%的企业家希望“为地方发展积极建言献策,讲真话、说事情、谏诤言”,同时59.8%的企业家认为“政商沟通交流的渠道不畅通”。由于现在政府与企业刻意划清界限,导致企业家缺乏谏言陈情途径。
3.政策实施缺乏稳定性延续性。调研中,企业家较为苦恼的是:因官员对企业“敬而远之”,导致新官不理或难理旧账,企业无所适从;因为官员对企业了解不够深入详细,导致了一刀切、运动式的整改督查,严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丹阳市丹北镇某企业之言,现在政策范围内“可办可不办”的事项、按照以前政策可以办而按照现行政策很难办的事情,政府几乎都选择不办来撇清责任。
4.政府对企业家激励担当的积极性不足。54%的企业家认为,当前政商关系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政府对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激励不够”。65%的企业家认为,当前政府不“亲”企业家的主要表现在于“不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归根结底都是因为在当前环境下,政府主动帮助企业、为企业担当的力度不断减小。一些企业家谈到,对一些没有现行标准的新事物,政府部门为规避责任,要么出台规章禁止,抬高发展门槛;要么干脆把权力下放,把责任向下转移。
政府的症结:“清清白白”的“为官不为”
规范政商交往、构建“亲”“清”关系的初衷是良好的,但在基层干部执行时往往舍一取一、非此即彼,究其根本,是干部不敢、不愿、不能所导致。
“摸不准”导致“不敢为”。对政商关系“度”的把握上,由于当前“不能”“不得”的禁止性规范出台多,“可以”“应该”的指引性规范出台少,一些干部搞不清与企业交往的分寸,干脆舍“亲”而保“清”,至少求个稳妥。调研中,有57%的干部表示,党政干部不“亲”企业家的原因是因为“不清楚政商交往边界,没有行为规范,不知道如何交往”。一名规模以上企业负责人反映,年底请有关部门领导一起参加企业年会,对方都以各种理由婉拒。
“怕出事”导致“不愿为”。51%的官员表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愿接触企业”的想法,使得干部不愿主动亲近企业家。这是一些干部对问责的畸形认知。问责体现的是依法治国和从严治党的要求,被处理的也仅仅是违法乱纪的少数,但少数案件通过互联网的传播被无限放大,导致其他人草木皆兵,造成干部心理恐慌和思想混乱。调研中,干部普遍表示,由于缺乏容错机制的保护,做起事来很容易畏首畏尾、过度谨慎,特别是具体经办的公务员,没有领导的签字坚决不办,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能力弱”导致“不能为”。政府不“亲”企业家不仅仅是思想意识上的问题,也由于缺乏“亲”的手段与本领,缺少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企业家反映,与干部打交道最担心的是“干部不了解情况瞎指挥”“不懂政策乱拍板”;有干部也坦言,在服务企业过程中最大的顾虑是“能力有限、怕服务不到位解决不了问题”。过去抓经济比的是数字和速度,靠的是激情和冲劲,甚至可以采取一些“非常规手段”,现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服务企业需要依靠专业素养、政策水平、创新能力,“老办法”就解决不了“新问题”。
“旧思维”导致“胡乱为”。政商关系是相互的,绝不是单方面的事,“清而不亲”或“亲而不清”,政府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然而一些企业也难辞其咎。调研中,50%的企业家、49%的干部认为,企业最突出的不“清”表现是“利用特定关系搞不正当竞争,干扰市场秩序”。一些干部坦言,不是想“躲”企业家,但现在仍有一些企业家通过各种形式向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及其特定关系人的输送利益和给予好处,个别老板以不正当手段谋取政治荣誉和利益安排。还有一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本身存在土地、环保、安全生产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更加想法设法结交一些官员朋友,希望在关键时刻能够“网开一面”。
建议:划边界立制度优环境
明确边界,列出清单。明确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政府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做到“不错位、不越位、不缺位”,资源配置要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为基础,市场能有效解决的,政府不去干预;市场不能够解决的,政府则要积极主动补位。企业要有商务诚信,契约精神,做到“能做的做好”“不该做的不做”。明确“为”与“不为”的边界。细化政商交往的“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厘清政治底线、政策边线、制度红线,做到有规可依、有章可循,消除顾虑,让干部和企业家清楚什么应该做、什么碰不得。明确“公利”与“私利”的边界。商人谋利益无可厚非,干部谋私利则法纪难容,必须厘清公私界限、规范得利渠道,让干部彻底从“灰色地带”走出来,不拿企业给的利、只拿组织给的奖。
正向激励,容错纠错。对干部服务企业的情况进行专项考核,把企业家的评价作为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把听取企业家意见作为干部任职考察的重要环节,把企业满意度作为实施奖惩的重要标准。对于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中有突出贡献的企业家,在“两代表一委员”选举和一些重大表彰上适当予以倾斜考虑。同时,充分利用好“三项机制”,尤其是建立完善针对干部和企业家的容错纠错机制,把各级领导干部在服务企业、推进改革中,出现的一些非主观故意的失误和错误行为,与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握好执纪执法的政策界限。对民营企业历史上可能存在的不规范行为,应该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和处理,采取罪刑法定、疑罪从无的原则,保护好干部和民营企业家的积极性。
建章立制,综合保障。根据调研中干部和企业家的反馈,当前最迫切的是要建立好涉企问题收集办理反馈、常态化沟通联络、企业家谏言陈情三项机制。可以通过建立地方党政主要领导与民营企业定期定向沟通联络机制,政府职能部门与民营企业定期双向会商机制,政府有关部门人员与民营企业家开展定期座谈交流,解读政策、反映困难、共商对策。同时,建好一站式办事平台,针对企业生产经营中的“疑难杂症”,通过整合部门资源,协调各方力量,建立常态化的涉企事项办理平台,切实解决办事难、办事找熟人的突出问题,从根本上推动涉企服务事项办理提速、提质、提效。
营造环境,标本兼治。政府要进一步创造民营经济发展的好的政治环境,用制度规范约束权力,建立科学的体制机制,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创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营商环境;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对政府干部中存在的懒政怠政、为官不为等“不亲”行为和索贿受贿、吃拿卡要等“不清”行为,以零容忍的态度进行查处;对涉及行政审批、招投标、监督管理等重点环节开展专项治理;要坚持问题导向,主动作为、超前作为,不断破解民营企业重点关注的融资、土地、人才等痛点问题。企业要严格按政策规定办事,在政策范围内开展经营活动,抓好企业生产经营,加快转型升级,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努力把企业做大做强;要积极主动承担企业社会责任,主动同政府部门多沟通情况、交流看法,取得政府的理解和支持。
(作者单位:市委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