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那年高考

2019-06-08 12:54

文 / 蒋建国

时节如流,岁月不居,又到一年高考季。我是1982年考生,虽然已经过去37年,但当年的高考仍记忆犹新、历历在目、往事如烟。

那年高考是在7月份,7月7、8、9三天。魔鬼7月,流火的季节,当时的条件很艰苦,考场不仅没有空调,连电风扇也没有,热得头昏脑涨,真是挥汗拼搏,汗晒考场。记得是从2003年开始高考改成了6月份,就更科学,更人性化了,当然,现在的考场都有空调,温度已不是问题。

当年的高考没有送考陪考的家长,由老师带队住在县招待所,我们都很独立,也少了很多叮嘱和唠叨。

那年的高考也不用2B铅笔,那时还是手工改卷,不是机器阅卷,我记得要用碳素墨水的钢笔答卷。

当年的考场没有监控,那个时代的人似乎单纯、听话、守纪,也很少听说有人作弊。

那是个“一考定终身”的年代。八十年代,国家百废待兴,人才青黄不接,所以国家对人才很重视,那时的大学生被誉为天之骄子。高考录取了就成了国家干部,所以考取大学,感觉像是进了保险箱。那个年代本科毕业是22级,大专毕业量23级,中专毕业是24级。那时是包分配的,工作是有保障的,而且工作单位也是不错的。

复读生多,是那个年代高考的一大特色。预选若过不了,只好再考一年;高考落榜,也只能从头再来,所以转战多个学校补习班,历经两三年高考是常态。我高三所在的班级是东安中学文科班,也是武进县文科高考补习班,那几年东安中学的文科班名气很大,每年都能考上几十名大学生,所以县里把全县接近录取线的高考落榜生集中到东安中学补习。我虽是应届生却有幸进入了这个班级。1981年高中阶段学制改革,由二年制改为三年制,又逢中学布局调整,我原来的村前中学撤销高中部,大部分学生并入了湟里中学,我是就近并入了东安中学,进入了那个有名的文科班。我那个班当年考上了30多人,最好的考上了复旦、南大,当年没考上的,后来通过补习,也陆续考上了。

我们那个班的师资力量很強,政治老师王老师是学校的副校长,数学老师孙老师是教导主任,教学经验都很丰富。地理老师王老师和英语老师戴老师是学校仅有的两个大学生,记得一个毕业于南大地理系,一个毕业于徐州师范学院英语系。班主任老师同时教我们语文和历史,他是个传奇人物,从民办老师到公办老师,再到骨干教师、名师,后来当上了校长。听说他能背新华字典,人称“活字典”。

八十年代社会风气尚好,“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振兴中华,匹夫有责”“我们是八十年代的新一辈”一度是校园的主旋律,当时全国正掀起学习中国女排拼搏精神的热潮,勤奋读书蔚然成风,都坚信知识能改变命运。学生为搏击高考废寝忘食、挑灯夜战。老师为辅导学生兢兢业业、无私奉献。高三阶段的学习、生活非常艰苦,基本上是每天天蒙蒙亮就起床背书,白天是高强度的上课和一轮又轮的复习,晚上是题海大战。那时学习资料很少,主要靠啃书本,以及老师刻钢板油印的习题、试卷。最后都把书本和试卷翻烂了。同学们常常通过互相提问的方法,共同促进,相互提高。夏秋季节教室里蚊子多,我们就穿上高筒雨鞋扎紧裤管。那时,我们都住校,几十个人挤在一大间屋子里,条件非常艰苦,食堂里只是提供蒸饭,没有菜,我们都是从家里带点米和咸菜,蒸一下,基本吃不到荤菜和蔬菜,更不要谈水果、牛奶了。那时学校也没有浴室,没地方洗澡,夏天也只能用冷水擦身。

那年高考录取比率很低,当时形容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1982年全国有187万人参加高考,录取32万人,录取比率是17%。看上去好像不低,可实际感觉那时候考上大学的少之又少,因为从1981年开始,全国大部分省份都实行了高考预选制度,考生只有通过了预选考试,才能拿到当年高考的“入场券”。大批高中毕业生被提前淘汰出局了,没能进入考场。

当年填报志愿不同于现在,可以说有点“奇葩”——估分报志愿。高考结束后,就发给考生标准答案,估分全靠记忆。那个年代没有大数据,填报志愿基本都听老师安排。估 不准就可能在填报志愿上吃亏甚至与大学失之交臂。我当时估分还比较准,估了420分左右,那一年我考了419分,高出本科分数线9分,考入了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我是我们班应届生中考上的唯一一个大学生,也是我们那个大队那年考取的唯一一个大学生。

我拿到通知书后,独自去乡派出所和粮管所办理了户口和粮油关系迁移手续,自己准备行李,报到那天,不像现在是全家出动,开着汽车送学校,我是独自一人,用扁担挑上行李,我记得一头是箱子,一头是被子,清晨便从家里挑到乡里,坐长途汽车到常州,再从常州火车站乘绿皮火车到镇江,再从轮渡过长江,再到扬州汽车站,到了扬州汽车站,就有接站的老师学生了,大概下午3点多,辗转近10个小时才到学校,从而开启了四年的大学生活。

编辑:花蕾

50

文 / 蒋建国

时节如流,岁月不居,又到一年高考季。我是1982年考生,虽然已经过去37年,但当年的高考仍记忆犹新、历历在目、往事如烟。

那年高考是在7月份,7月7、8、9三天。魔鬼7月,流火的季节,当时的条件很艰苦,考场不仅没有空调,连电风扇也没有,热得头昏脑涨,真是挥汗拼搏,汗晒考场。记得是从2003年开始高考改成了6月份,就更科学,更人性化了,当然,现在的考场都有空调,温度已不是问题。

当年的高考没有送考陪考的家长,由老师带队住在县招待所,我们都很独立,也少了很多叮嘱和唠叨。

那年的高考也不用2B铅笔,那时还是手工改卷,不是机器阅卷,我记得要用碳素墨水的钢笔答卷。

当年的考场没有监控,那个时代的人似乎单纯、听话、守纪,也很少听说有人作弊。

那是个“一考定终身”的年代。八十年代,国家百废待兴,人才青黄不接,所以国家对人才很重视,那时的大学生被誉为天之骄子。高考录取了就成了国家干部,所以考取大学,感觉像是进了保险箱。那个年代本科毕业是22级,大专毕业量23级,中专毕业是24级。那时是包分配的,工作是有保障的,而且工作单位也是不错的。

复读生多,是那个年代高考的一大特色。预选若过不了,只好再考一年;高考落榜,也只能从头再来,所以转战多个学校补习班,历经两三年高考是常态。我高三所在的班级是东安中学文科班,也是武进县文科高考补习班,那几年东安中学的文科班名气很大,每年都能考上几十名大学生,所以县里把全县接近录取线的高考落榜生集中到东安中学补习。我虽是应届生却有幸进入了这个班级。1981年高中阶段学制改革,由二年制改为三年制,又逢中学布局调整,我原来的村前中学撤销高中部,大部分学生并入了湟里中学,我是就近并入了东安中学,进入了那个有名的文科班。我那个班当年考上了30多人,最好的考上了复旦、南大,当年没考上的,后来通过补习,也陆续考上了。

我们那个班的师资力量很強,政治老师王老师是学校的副校长,数学老师孙老师是教导主任,教学经验都很丰富。地理老师王老师和英语老师戴老师是学校仅有的两个大学生,记得一个毕业于南大地理系,一个毕业于徐州师范学院英语系。班主任老师同时教我们语文和历史,他是个传奇人物,从民办老师到公办老师,再到骨干教师、名师,后来当上了校长。听说他能背新华字典,人称“活字典”。

八十年代社会风气尚好,“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振兴中华,匹夫有责”“我们是八十年代的新一辈”一度是校园的主旋律,当时全国正掀起学习中国女排拼搏精神的热潮,勤奋读书蔚然成风,都坚信知识能改变命运。学生为搏击高考废寝忘食、挑灯夜战。老师为辅导学生兢兢业业、无私奉献。高三阶段的学习、生活非常艰苦,基本上是每天天蒙蒙亮就起床背书,白天是高强度的上课和一轮又轮的复习,晚上是题海大战。那时学习资料很少,主要靠啃书本,以及老师刻钢板油印的习题、试卷。最后都把书本和试卷翻烂了。同学们常常通过互相提问的方法,共同促进,相互提高。夏秋季节教室里蚊子多,我们就穿上高筒雨鞋扎紧裤管。那时,我们都住校,几十个人挤在一大间屋子里,条件非常艰苦,食堂里只是提供蒸饭,没有菜,我们都是从家里带点米和咸菜,蒸一下,基本吃不到荤菜和蔬菜,更不要谈水果、牛奶了。那时学校也没有浴室,没地方洗澡,夏天也只能用冷水擦身。

那年高考录取比率很低,当时形容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1982年全国有187万人参加高考,录取32万人,录取比率是17%。看上去好像不低,可实际感觉那时候考上大学的少之又少,因为从1981年开始,全国大部分省份都实行了高考预选制度,考生只有通过了预选考试,才能拿到当年高考的“入场券”。大批高中毕业生被提前淘汰出局了,没能进入考场。

当年填报志愿不同于现在,可以说有点“奇葩”——估分报志愿。高考结束后,就发给考生标准答案,估分全靠记忆。那个年代没有大数据,填报志愿基本都听老师安排。估 不准就可能在填报志愿上吃亏甚至与大学失之交臂。我当时估分还比较准,估了420分左右,那一年我考了419分,高出本科分数线9分,考入了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我是我们班应届生中考上的唯一一个大学生,也是我们那个大队那年考取的唯一一个大学生。

我拿到通知书后,独自去乡派出所和粮管所办理了户口和粮油关系迁移手续,自己准备行李,报到那天,不像现在是全家出动,开着汽车送学校,我是独自一人,用扁担挑上行李,我记得一头是箱子,一头是被子,清晨便从家里挑到乡里,坐长途汽车到常州,再从常州火车站乘绿皮火车到镇江,再从轮渡过长江,再到扬州汽车站,到了扬州汽车站,就有接站的老师学生了,大概下午3点多,辗转近10个小时才到学校,从而开启了四年的大学生活。

编辑:花蕾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