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刚刚公布!江苏生态环境十大先进典型出炉,名单在这里……

2019-06-05 22:44 交汇点  

日前,省生态环境厅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第二届江苏生态环境十大先进典型”推荐宣传活动,经过对征集到的典型进行网络投票、生态环境部门投票和专家评审,最终评定十大先进典型。名单如下:

长江大保护

南京守好江苏“第一站”

万里长江进入江苏省的“第一站”就是南京。南京建立长江生态保护“一把手”责任制,梳理岸线项目清理整治、水源地保护等10大类问题清单,按照“一个问题一个方案”原则,逐个领域、逐个环节、逐个点位整改。把大保护具体到每个年度、每个项目。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主要入江河流全面消除劣Ⅴ类;省考以上断面优良比例达到81.8%。

聚泥成岛,宜兴太湖湖滨

生态湿地修复创新路

宜兴太湖西沿岸湖滨带生态湿地修复工程,创新建设模式,有效利用太湖清淤的淤泥,恢复宜兴定化港至双桥港段湖滨带生态湿地,消减蓝藻集聚影响,提升湖滨水生植物多样性,增强水体自净能力,改善湖滨生态环境。此次工程共恢复太湖八房港段湖滨带生态湿地364500平方米,为太湖其他湖区湖滨带生态湿地修复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生态贾汪践行“两山”理论

百年煤城的绚丽蜕变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徐州贾汪,提出“只有恢复绿水青山,才能使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贾汪区牢记嘱托,大力实施生态立区、产业强区、旅游旺区、文明兴区发展战略,以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为主阵地,全面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区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实现了从“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的绚丽蜕变,走上了资源枯竭地区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崭新道路。

滆湖不再有“隔”

还来生态美景

滆湖是太湖一道重要生态屏障,同时也是武进区备用水源。前期大量围网养殖,导致滆湖水质不断恶化,近年来武进区实施了史上规模最大的围网整治及水源保护工作。全湖856户网围全部拆除,疏浚面积约12.09平方公里,共清理淤泥约700万方,所有水上餐饮船只均已停业,备用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范围内,已无工业企业。通过环湖岸线改造,形成了曲折有致的环湖岸线以及环境优美的生态走廊。

苏州相城区:

“散乱污”企业(作坊)淘汰整治

2018年以来,苏州相城区咬定“‘散乱污’企业(作坊)在相城区域绝迹”的总体目标,以实施《“散乱污”企业(作坊)淘汰整治三年行动计划》为主要抓手,坚定不移开展专项行动,在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推动低端产能退出、腾出发展空间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截至2019年初,共完成关停整治9321家,实现了三年任务两年完成。

昆山组建江苏首支

区镇环保执法检查员队伍

2019年3月13日,昆山市举行由236名同志组成的区镇环保执法检查员集体宣誓仪式,江苏首支区镇环保执法检查员队伍正式亮相。对加快推进基层环保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狠抓污染防治、推动政策落地、打通日常监管“最后一公里”,提供了现实样本。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南通模式”

南通市在细化赔偿范围、扩大赔偿主体、创新评估方法、拓展执行方式、完善资金管理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借鉴的试点经验。全市共有48家企业签订《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修复)协议》,实际缴纳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修复保证)金额超过1亿元,赔偿资金到账额与案例实践数均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

泰州在全国率先开展“长江大体检”

泰州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要指示精神,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紧扣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试点的契机,积极探索,在全国先行先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根据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试点方案,通过“排查、监测、溯源、整治”四项重点任务,推动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放状况改善,实施长效管理。

卫星遥感+无人机技术

助力建筑工地扬尘源监测

卫星遥感数据已经能较为全面的反映江苏全省范围内主要建筑工地和裸露地块信息,无人机则能快速获取工地全貌、评估建设单位扬尘防护措施是否到位。2018年以来,省环境监测中心持续开展全省规模以上建筑工地扬尘源遥感监测,实际监控266处,有效覆盖面积21平方千米,有力提升改进了城市建筑工地及道路交通基础设施扬尘防控措施,为大气污染防控工作提供了高质量服务。

江苏省绘制长江(江苏段)环境风险地图

地图采集24376个有效数据,具有40个图层,形成了历史突发环境事件库、环境风险数据库、最大可信事件库以及应急处置技术库四个数据库,并以整体二维局部三维的形式展示沿江环境风险状况,初步实现了长江(江苏段)“环境风险一键查询”、“应急响应方案一键推送”及“热点管控区域一键演示”,有效提升了长江(江苏段)环境风险防控水平,为全省尤其是我省沿江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来源:交汇点

编辑:王佳豪

55

日前,省生态环境厅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第二届江苏生态环境十大先进典型”推荐宣传活动,经过对征集到的典型进行网络投票、生态环境部门投票和专家评审,最终评定十大先进典型。名单如下:

长江大保护

南京守好江苏“第一站”

万里长江进入江苏省的“第一站”就是南京。南京建立长江生态保护“一把手”责任制,梳理岸线项目清理整治、水源地保护等10大类问题清单,按照“一个问题一个方案”原则,逐个领域、逐个环节、逐个点位整改。把大保护具体到每个年度、每个项目。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主要入江河流全面消除劣Ⅴ类;省考以上断面优良比例达到81.8%。

聚泥成岛,宜兴太湖湖滨

生态湿地修复创新路

宜兴太湖西沿岸湖滨带生态湿地修复工程,创新建设模式,有效利用太湖清淤的淤泥,恢复宜兴定化港至双桥港段湖滨带生态湿地,消减蓝藻集聚影响,提升湖滨水生植物多样性,增强水体自净能力,改善湖滨生态环境。此次工程共恢复太湖八房港段湖滨带生态湿地364500平方米,为太湖其他湖区湖滨带生态湿地修复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生态贾汪践行“两山”理论

百年煤城的绚丽蜕变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徐州贾汪,提出“只有恢复绿水青山,才能使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贾汪区牢记嘱托,大力实施生态立区、产业强区、旅游旺区、文明兴区发展战略,以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为主阵地,全面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区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实现了从“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的绚丽蜕变,走上了资源枯竭地区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崭新道路。

滆湖不再有“隔”

还来生态美景

滆湖是太湖一道重要生态屏障,同时也是武进区备用水源。前期大量围网养殖,导致滆湖水质不断恶化,近年来武进区实施了史上规模最大的围网整治及水源保护工作。全湖856户网围全部拆除,疏浚面积约12.09平方公里,共清理淤泥约700万方,所有水上餐饮船只均已停业,备用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范围内,已无工业企业。通过环湖岸线改造,形成了曲折有致的环湖岸线以及环境优美的生态走廊。

苏州相城区:

“散乱污”企业(作坊)淘汰整治

2018年以来,苏州相城区咬定“‘散乱污’企业(作坊)在相城区域绝迹”的总体目标,以实施《“散乱污”企业(作坊)淘汰整治三年行动计划》为主要抓手,坚定不移开展专项行动,在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推动低端产能退出、腾出发展空间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截至2019年初,共完成关停整治9321家,实现了三年任务两年完成。

昆山组建江苏首支

区镇环保执法检查员队伍

2019年3月13日,昆山市举行由236名同志组成的区镇环保执法检查员集体宣誓仪式,江苏首支区镇环保执法检查员队伍正式亮相。对加快推进基层环保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狠抓污染防治、推动政策落地、打通日常监管“最后一公里”,提供了现实样本。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南通模式”

南通市在细化赔偿范围、扩大赔偿主体、创新评估方法、拓展执行方式、完善资金管理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借鉴的试点经验。全市共有48家企业签订《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修复)协议》,实际缴纳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修复保证)金额超过1亿元,赔偿资金到账额与案例实践数均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

泰州在全国率先开展“长江大体检”

泰州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要指示精神,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紧扣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试点的契机,积极探索,在全国先行先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根据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试点方案,通过“排查、监测、溯源、整治”四项重点任务,推动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放状况改善,实施长效管理。

卫星遥感+无人机技术

助力建筑工地扬尘源监测

卫星遥感数据已经能较为全面的反映江苏全省范围内主要建筑工地和裸露地块信息,无人机则能快速获取工地全貌、评估建设单位扬尘防护措施是否到位。2018年以来,省环境监测中心持续开展全省规模以上建筑工地扬尘源遥感监测,实际监控266处,有效覆盖面积21平方千米,有力提升改进了城市建筑工地及道路交通基础设施扬尘防控措施,为大气污染防控工作提供了高质量服务。

江苏省绘制长江(江苏段)环境风险地图

地图采集24376个有效数据,具有40个图层,形成了历史突发环境事件库、环境风险数据库、最大可信事件库以及应急处置技术库四个数据库,并以整体二维局部三维的形式展示沿江环境风险状况,初步实现了长江(江苏段)“环境风险一键查询”、“应急响应方案一键推送”及“热点管控区域一键演示”,有效提升了长江(江苏段)环境风险防控水平,为全省尤其是我省沿江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来源:交汇点

编辑:王佳豪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