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镇江讯 现今,在老年人群体中,大约过半都会出现睡眠问题,年龄的增长、应激状态、焦虑、抑郁等,都会降低睡眠质量,导致睡眠障碍,常见的症状有:入睡困难、早醒、睡眠浅和夜间觉醒次数增加等。
老年人的情绪问题,比如抑郁,就和睡眠问题有双向关系,抑郁情绪使睡眠持续时间减少,睡眠不好情绪也容易受影响。有一半以上的失眠老年人有焦虑症状,睡眠问题常常和焦虑伴随。老年人群体中,睡眠困扰因素常导致广泛性焦虑和惊恐发作。此外,老年人较差的睡眠可能导致认知障碍,影响记忆,特别是经常服用安眠药的老年人,觉得记忆力不如以前,易忘事等。夜尿和睡眠质量呈反相关,会引发白天疲劳、抑郁、生活质量下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常易发睡眠中高碳酸血症和低氧血症。慢性疼痛、抑郁及失眠三者可相互作用,相互加重病情。
酒精会加速入睡,但同时会增加下半夜觉醒次数,导致低氧血症,甚至导致轻度认知障碍。白天有规律的运动可以增强睡眠,减少睡眠问题,提高睡眠质量。少于30分钟的午睡可以提高工作质量,而频繁、长时间午睡会提高发病率和死亡率,尤其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咖啡会引起老年人血液粘稠,大剂量的咖啡会引起入睡困难、睡眠时间少、睡眠质量差,还会引起睡眠呼吸紊乱。尼古丁会导致白天睡眠时间的增加,扰乱睡眠模式,还可能导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认知疗法可改善患者对睡眠失调的态度及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对睡眠的需求量减少,因此,不必刻意追求睡眠时间,白天没有疲乏感说明晚上睡的尚好,偶尔一晚没有睡好无需担心。
通常来说,老人要避免睡前6小时吸烟及咖啡因摄入。睡前禁酒、避免饱食,使光线、噪音、温度最小化。限制夜晚和白天的床上时间,并制定相应的睡眠计划。对于睡眠障碍的治疗,药物非首选治疗方法,若因病情需要,必须用药治疗,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切忌擅自用药。
老年人睡眠障碍历来在诊断和治疗上都是一种挑战。由于药物、精神病、认知、行为和环境因素,老人睡眠结构有所改变,对这些因素都要给予相应的评估来指导治疗。(通讯员 吴兰珍 全媒体记者 杨泠)
责任编辑:崔骏 胡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