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嘉宾访谈 | 林留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金字招牌

2019-05-22 10:44

马彦如 摄

人物简介:林留根,江苏省考古研究所所长,1963年出生,镇江丹阳人,历史学博士、南京博物院二级研究员、故宫博物院特聘研究员。他几十年如一日,奋战在田野考古第一线,有力地支持了国家和省重点工程建设,抢救了数以千计的珍贵文物,保护了上百处重要遗址。2018年,他被评为全国文物系统先进工作者。

“地处长江和大运河交汇的地点,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镇江这座城市的品格和个性。”

“如果说到乡贤,穿越时光回到现在,季札应该坐在江苏发展大会上的第一个位置,他代表中华传统文化,孔子在世时就对季札最崇拜。”

198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的林留根来到镇江博物馆工作,1995年调至南京博物院工作。在镇江工作生活11年,他对镇江的一草一木都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滨水路风光带

实现曾经的梦想

在他的眼中,镇江不仅城市面貌上的变化太大了,而且发展和保护都做得比较好,“以前走在长江路,过去叫苏北路的一带,码头上尘土飞扬,路面高低不平。南郊一带,市区过了天桥再往南就比较落后。”他回忆道。“我曾经有一个梦想,希望能有一个滨江的花园把长江美美地利用起来,现在的滨水路风光带让我实现了这个梦想。”在他看来,作为一个适宜人居的地方,加上经济文化的发展,一个美好的新镇江已经显现出来。“如今镇江东乡一带与整个城区相连,沿江的发展,大的城市格局已经形成,而南山一带的自然资源保护得很好,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利用也做得较好。”

镇江是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当时江苏很多城市都还不是,这就是镇江的一块金字招牌。”林留根认为,对名城的保护利用和文旅资源的利用要多动点脑筋,放开思想,深入挖掘,要上升到一个更高的高度,有更全面深刻的认识,“镇江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有很多文章可做。”

镇江的故事

可以讲得更好

“地处长江和大运河交汇的地点,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镇江这座城市的品格和个性。”林留根认为,镇江历史故事很多,镇江的故事可以讲得更好。

“将西津渡、京口闸、古运河、虎踞桥、梦溪园等文化遗产串起来,做成深度游、主题游,加以保护。”

“镇江是吴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也可以说是江苏文化的源头,把大港的吴文化考古挖掘地利用起来,可供游人参观体验。”

“丹阳的季子庙可以邀请专家来指导如何规划,如何打造。”

“丹阳、句容的南朝陵墓石刻,都是无价之宝,很多韩国人都前来谒拜,目前还没做好利用,连本体保护和基础考古工作都没做到。”

“镇江还有红色旅游的资源可以进一步挖掘,当年新四军在镇江一带非常活跃,茅山、宝堰、丹阳等地都有红色资源,可以形成一条线路,结合自然景观,吸引游客。”

“可以将这些资源一个系列一个系列地去做。”林留根一口气数出几条可与历史文化相结合的旅游线路。

发挥专家作用

挖掘历史文化资源

“召开江苏发展大会,发展依靠的是什么,靠的是资源,文化就是资源。”林留根说,“要像抓经济工作一样抓文物资源,这样才会有所作为。”真正的历史文化资源如何去挖掘?他认为,还是要发挥专家的作用。

多年来,林留根一直在关注镇江文物考古事业,他说,“我会在下一届江苏发展大会上作关于镇江历史文化资源的报告,希望能吸引有实力的企业家们的重视,为家乡做点事情。”

尽管离开镇江已经14年,林留根对镇江的文化资源仍然如数家珍,言语之中充满感情。每次回来,锅盖面和肴肉是必吃的,“晚餐桌上有肴肉,我吃了两块,那个味道就是家乡的感觉。”

采访结束时,林留根寄语镇江:“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祝我的家乡镇江——这座古老而年轻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新时代更加青春美丽、可爱可亲,宜游宜居!江左占形胜,最数古徐州!”(全媒体记者 马彦如)

编辑:陈路

46

马彦如 摄

人物简介:林留根,江苏省考古研究所所长,1963年出生,镇江丹阳人,历史学博士、南京博物院二级研究员、故宫博物院特聘研究员。他几十年如一日,奋战在田野考古第一线,有力地支持了国家和省重点工程建设,抢救了数以千计的珍贵文物,保护了上百处重要遗址。2018年,他被评为全国文物系统先进工作者。

“地处长江和大运河交汇的地点,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镇江这座城市的品格和个性。”

“如果说到乡贤,穿越时光回到现在,季札应该坐在江苏发展大会上的第一个位置,他代表中华传统文化,孔子在世时就对季札最崇拜。”

198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的林留根来到镇江博物馆工作,1995年调至南京博物院工作。在镇江工作生活11年,他对镇江的一草一木都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滨水路风光带

实现曾经的梦想

在他的眼中,镇江不仅城市面貌上的变化太大了,而且发展和保护都做得比较好,“以前走在长江路,过去叫苏北路的一带,码头上尘土飞扬,路面高低不平。南郊一带,市区过了天桥再往南就比较落后。”他回忆道。“我曾经有一个梦想,希望能有一个滨江的花园把长江美美地利用起来,现在的滨水路风光带让我实现了这个梦想。”在他看来,作为一个适宜人居的地方,加上经济文化的发展,一个美好的新镇江已经显现出来。“如今镇江东乡一带与整个城区相连,沿江的发展,大的城市格局已经形成,而南山一带的自然资源保护得很好,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利用也做得较好。”

镇江是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当时江苏很多城市都还不是,这就是镇江的一块金字招牌。”林留根认为,对名城的保护利用和文旅资源的利用要多动点脑筋,放开思想,深入挖掘,要上升到一个更高的高度,有更全面深刻的认识,“镇江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有很多文章可做。”

镇江的故事

可以讲得更好

“地处长江和大运河交汇的地点,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镇江这座城市的品格和个性。”林留根认为,镇江历史故事很多,镇江的故事可以讲得更好。

“将西津渡、京口闸、古运河、虎踞桥、梦溪园等文化遗产串起来,做成深度游、主题游,加以保护。”

“镇江是吴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也可以说是江苏文化的源头,把大港的吴文化考古挖掘地利用起来,可供游人参观体验。”

“丹阳的季子庙可以邀请专家来指导如何规划,如何打造。”

“丹阳、句容的南朝陵墓石刻,都是无价之宝,很多韩国人都前来谒拜,目前还没做好利用,连本体保护和基础考古工作都没做到。”

“镇江还有红色旅游的资源可以进一步挖掘,当年新四军在镇江一带非常活跃,茅山、宝堰、丹阳等地都有红色资源,可以形成一条线路,结合自然景观,吸引游客。”

“可以将这些资源一个系列一个系列地去做。”林留根一口气数出几条可与历史文化相结合的旅游线路。

发挥专家作用

挖掘历史文化资源

“召开江苏发展大会,发展依靠的是什么,靠的是资源,文化就是资源。”林留根说,“要像抓经济工作一样抓文物资源,这样才会有所作为。”真正的历史文化资源如何去挖掘?他认为,还是要发挥专家的作用。

多年来,林留根一直在关注镇江文物考古事业,他说,“我会在下一届江苏发展大会上作关于镇江历史文化资源的报告,希望能吸引有实力的企业家们的重视,为家乡做点事情。”

尽管离开镇江已经14年,林留根对镇江的文化资源仍然如数家珍,言语之中充满感情。每次回来,锅盖面和肴肉是必吃的,“晚餐桌上有肴肉,我吃了两块,那个味道就是家乡的感觉。”

采访结束时,林留根寄语镇江:“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祝我的家乡镇江——这座古老而年轻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新时代更加青春美丽、可爱可亲,宜游宜居!江左占形胜,最数古徐州!”(全媒体记者 马彦如)

编辑:陈路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