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嘉宾访谈 | 汪小帆:回归教育本质 助力镇江发展

2019-05-22 09:45

汪小帆,镇江句容人,全日制研究生,工学博士,教授,1986年8月参加工作。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获得2005年IEEE电路与系统汇刊最佳论文奖和2008年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入选2007年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队人选”,是2008年教育部“复杂网络动态系统的性能分析与控制”创新团队带头人。

5月20日,应邀参加第二届江苏发展大会暨首届全球苏商大会的汪小帆重新踏上家乡的土地,显得有些激动。汪小帆是上海大学副校长,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句容人。“虽然上海与镇江的距离不远,但因为工作忙,很少有机会回来。”他说,借着这次大会回到家乡,听见乡音,处处都有说不出的亲切感。

自1982年汪小帆考入苏州大学数学系,离开镇江近40年。无论他走到哪里,内心最割舍不下的是对故乡的思念。无论多忙,他都会抽空回来看看。看到家乡日新月异的发展,汪小帆说,每次回乡都感到身心愉悦。“家乡的环境越来越好,城市建设有特色,乡亲们的生活也一年好过一年。”他告诉记者,近年来镇江的“上镜率”越来越高,常常能在新闻上看到对家乡的推介,每次看到类似的新闻,自豪感都油然而生。

作为教育领域和网络科学研究的专家,汪小帆对镇江“互联网+教育”的发展关注颇多。他说,在宁镇扬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镇江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要把教育放在更突出、更优先的位置,结合“互联网+”的浪潮推动教育发展,进而能吸引更多人才入驻镇江。“教育的本质就是‘立德树人’,现在的年轻一代是下一个40年发展的动力,引导他们、培育他们是当代教育工作者的重任。”他说,如今网络化、信息化高度发达,大数据、人工智能越来越强大,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工作者就更应该抓住教育的本质,让人成为“人”,让人拥有机器难以取代的人文精神。

采访的最后,汪小帆说,镇江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祝愿家乡越来越好,也希望能发挥自己的力量,参与推动镇江的教育事业发展。(全媒体记者 曹源)

编辑:陈路

53

汪小帆,镇江句容人,全日制研究生,工学博士,教授,1986年8月参加工作。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获得2005年IEEE电路与系统汇刊最佳论文奖和2008年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入选2007年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队人选”,是2008年教育部“复杂网络动态系统的性能分析与控制”创新团队带头人。

5月20日,应邀参加第二届江苏发展大会暨首届全球苏商大会的汪小帆重新踏上家乡的土地,显得有些激动。汪小帆是上海大学副校长,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句容人。“虽然上海与镇江的距离不远,但因为工作忙,很少有机会回来。”他说,借着这次大会回到家乡,听见乡音,处处都有说不出的亲切感。

自1982年汪小帆考入苏州大学数学系,离开镇江近40年。无论他走到哪里,内心最割舍不下的是对故乡的思念。无论多忙,他都会抽空回来看看。看到家乡日新月异的发展,汪小帆说,每次回乡都感到身心愉悦。“家乡的环境越来越好,城市建设有特色,乡亲们的生活也一年好过一年。”他告诉记者,近年来镇江的“上镜率”越来越高,常常能在新闻上看到对家乡的推介,每次看到类似的新闻,自豪感都油然而生。

作为教育领域和网络科学研究的专家,汪小帆对镇江“互联网+教育”的发展关注颇多。他说,在宁镇扬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镇江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要把教育放在更突出、更优先的位置,结合“互联网+”的浪潮推动教育发展,进而能吸引更多人才入驻镇江。“教育的本质就是‘立德树人’,现在的年轻一代是下一个40年发展的动力,引导他们、培育他们是当代教育工作者的重任。”他说,如今网络化、信息化高度发达,大数据、人工智能越来越强大,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工作者就更应该抓住教育的本质,让人成为“人”,让人拥有机器难以取代的人文精神。

采访的最后,汪小帆说,镇江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祝愿家乡越来越好,也希望能发挥自己的力量,参与推动镇江的教育事业发展。(全媒体记者 曹源)

编辑:陈路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