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既要“产出来”又要“管出来”!江苏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省建设出实招

2019-04-30 22:25 交汇点  

前不久,农业农村部正式批复同意江苏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省,江苏成为继浙江、上海之后全国第3家整省创建单位。今年,这项工作列入省委一号文件。4月30日,江苏召开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省建设电视电话会议,明确要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质量追溯平台迈向农业4.0时代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食品安全的源头。记者从会上获悉,经过多年努力,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持稳中向好发展态势,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保持高位稳定,去年全省地产蔬菜、畜禽产品省级例行监测合格率分别达到99.4%和99.6%,产地水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9.9%。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有效增强,新增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1099个,绿色、有机农产品总数居全国前列。建成省市县乡村五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在基层全面推行定监管对象、人员、任务和业绩考核“三定一考核”网格化监管,建成日常巡查、检测等信息大数据库管理平台。省、市、县去年开展定量风险监测7万余批次,覆盖主要食用农产品品种及所有农产品生产县域,总参数增至210多项,增幅达30%。

去年底,江苏农产品质量追溯平台升级开发工作基本完成并正式上线运行,向农业4.0时代又迈进了坚实的一步。“农业4.0时代就是以物联网、人工智能、自动化为特征的智慧农业。”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赵春江说。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朱新华介绍,平台升级后,初步实现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监测等“一张网”管理,截至3月底,全省3179家规模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纳入省级追溯平台,基本实现产品“带证上网、带码上线、带码上市”。

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杨时云表示,今年江苏省将新建15个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试点县,确保到2020年全省80%以上的农业县(市、区)达到国家或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标准。力争到2022年,规模农产品生产主体可追溯率达90%以上。

筑牢绿色生产第一道防线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食品安全的源头和基础,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底线要求。采访中记者发现,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仍然面临不少风险隐患,如药物不规范使用、残留超标、“瘦肉精”以及投入品非法添加等。

“要加快农业生产绿色化标准化进程,让绿色发展理念实实在在运用到农业农村发展过程中去,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杨时云表示,要加强农产品追溯体系监管体系检测体系标准体系建设,运用好“互联网+”这个最大增量,加快形成省市县立体式、镇村网格化的全覆盖管理新模式,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常州在全省率先以大市为单位全面启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创建,连续多年保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零发生”局面,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获得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江苏经验、常州模式”的高度评价。

“我们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和优势特色农产品,加强产地环境治理和生产源头管控,筑牢绿色生产第一道防线;率先在全省发布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规划和实施意见,大力开展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创建。”常州市政府副秘书长薛晔说,该市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进产地环境绿色化、生产技术标准化、质量管理认证化,让更多优质安全农产品从绿色源头“产出来”。

好山、好水、好环境,这既是常州农业发展的先天优势,又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必须巩固的绿色防线。天目湖白茶长在山明水秀、空气清新的溧阳天目湖畔。在有机茶园里,茶农用大豆和菜籽饼发酵成有机肥料,用动物天敌和声波控制等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方法消灭虫害,用人工除草代替化学除草剂,生产出的天目湖白茶生态、优质,又最大限度保护生态,因而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从产地到餐桌全程监管

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省建设坚持“产出来”、“管出来”双向发力,着力做好农业生产全域绿色化、农业生产全程标准化、规模生产主体追溯全覆盖、规模生产主体监管全覆盖“两化、两覆盖”文章。

各地坚持问题导向,推动农产品从产地到餐桌全程监管,强化产地环境、投入品监管、农产品生产、产品质量追溯关键环节管控,加强诚信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昆山市突出源头管控,全面推行“农资一卡通”,全市农药集中配送率达87%,农药废弃物回收率达90%以上,形成农产品全程监管模式。扬州市江都区突出标准化生产,建成“一品一策”示范基地20个,组织专家将邵伯菱、猕猴桃、罗氏沼虾等20个特色农产品生产标准进行修订并推广,建立了以农药使用清单为主的精准监管模式。南京市高淳区全面推行产地证明制度,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全区95%以上的“三品”企业纳入信用评价系统,20家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率先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展示栏”。江阴市立足地产蔬菜自给率低现状,坚持协同联动,将流通环节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关键,取缔马路市场,将44家较大农贸市场建成标准化市场,并安装了监控设备实时监控不合格食用农产品销毁情况,不具备标准化建设条件、规模较小的15家农贸市场,全部由政府出资购买服务,全面开展食用农产品快检工作。

“我们将按照农业农村部部署,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促进各类生产主体产品入市可追溯。到今年底安全县农资和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100%建立信用档案。”朱新华表示。

来源:交汇点

编辑:邓宇

43

前不久,农业农村部正式批复同意江苏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省,江苏成为继浙江、上海之后全国第3家整省创建单位。今年,这项工作列入省委一号文件。4月30日,江苏召开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省建设电视电话会议,明确要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质量追溯平台迈向农业4.0时代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食品安全的源头。记者从会上获悉,经过多年努力,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持稳中向好发展态势,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保持高位稳定,去年全省地产蔬菜、畜禽产品省级例行监测合格率分别达到99.4%和99.6%,产地水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9.9%。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有效增强,新增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1099个,绿色、有机农产品总数居全国前列。建成省市县乡村五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在基层全面推行定监管对象、人员、任务和业绩考核“三定一考核”网格化监管,建成日常巡查、检测等信息大数据库管理平台。省、市、县去年开展定量风险监测7万余批次,覆盖主要食用农产品品种及所有农产品生产县域,总参数增至210多项,增幅达30%。

去年底,江苏农产品质量追溯平台升级开发工作基本完成并正式上线运行,向农业4.0时代又迈进了坚实的一步。“农业4.0时代就是以物联网、人工智能、自动化为特征的智慧农业。”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赵春江说。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朱新华介绍,平台升级后,初步实现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监测等“一张网”管理,截至3月底,全省3179家规模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纳入省级追溯平台,基本实现产品“带证上网、带码上线、带码上市”。

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杨时云表示,今年江苏省将新建15个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试点县,确保到2020年全省80%以上的农业县(市、区)达到国家或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标准。力争到2022年,规模农产品生产主体可追溯率达90%以上。

筑牢绿色生产第一道防线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食品安全的源头和基础,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底线要求。采访中记者发现,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仍然面临不少风险隐患,如药物不规范使用、残留超标、“瘦肉精”以及投入品非法添加等。

“要加快农业生产绿色化标准化进程,让绿色发展理念实实在在运用到农业农村发展过程中去,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杨时云表示,要加强农产品追溯体系监管体系检测体系标准体系建设,运用好“互联网+”这个最大增量,加快形成省市县立体式、镇村网格化的全覆盖管理新模式,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常州在全省率先以大市为单位全面启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创建,连续多年保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零发生”局面,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获得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江苏经验、常州模式”的高度评价。

“我们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和优势特色农产品,加强产地环境治理和生产源头管控,筑牢绿色生产第一道防线;率先在全省发布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规划和实施意见,大力开展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创建。”常州市政府副秘书长薛晔说,该市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进产地环境绿色化、生产技术标准化、质量管理认证化,让更多优质安全农产品从绿色源头“产出来”。

好山、好水、好环境,这既是常州农业发展的先天优势,又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必须巩固的绿色防线。天目湖白茶长在山明水秀、空气清新的溧阳天目湖畔。在有机茶园里,茶农用大豆和菜籽饼发酵成有机肥料,用动物天敌和声波控制等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方法消灭虫害,用人工除草代替化学除草剂,生产出的天目湖白茶生态、优质,又最大限度保护生态,因而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从产地到餐桌全程监管

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省建设坚持“产出来”、“管出来”双向发力,着力做好农业生产全域绿色化、农业生产全程标准化、规模生产主体追溯全覆盖、规模生产主体监管全覆盖“两化、两覆盖”文章。

各地坚持问题导向,推动农产品从产地到餐桌全程监管,强化产地环境、投入品监管、农产品生产、产品质量追溯关键环节管控,加强诚信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昆山市突出源头管控,全面推行“农资一卡通”,全市农药集中配送率达87%,农药废弃物回收率达90%以上,形成农产品全程监管模式。扬州市江都区突出标准化生产,建成“一品一策”示范基地20个,组织专家将邵伯菱、猕猴桃、罗氏沼虾等20个特色农产品生产标准进行修订并推广,建立了以农药使用清单为主的精准监管模式。南京市高淳区全面推行产地证明制度,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全区95%以上的“三品”企业纳入信用评价系统,20家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率先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展示栏”。江阴市立足地产蔬菜自给率低现状,坚持协同联动,将流通环节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关键,取缔马路市场,将44家较大农贸市场建成标准化市场,并安装了监控设备实时监控不合格食用农产品销毁情况,不具备标准化建设条件、规模较小的15家农贸市场,全部由政府出资购买服务,全面开展食用农产品快检工作。

“我们将按照农业农村部部署,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促进各类生产主体产品入市可追溯。到今年底安全县农资和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100%建立信用档案。”朱新华表示。

来源:交汇点

编辑:邓宇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