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柳叶刀》发布全球饮食重磅研究,饮食结构不当成致病的罪魁祸首

2019-04-17 14:05

今日镇江讯   近日,《柳叶刀》发布了全球饮食领域的一项大规模研究——涉及195个国家和地区饮食结构造成的死亡率和疾病负担。中国的每日食盐摄入量,已坐上杀手榜上“第一把交椅”,高钠饮食是导致中国心血管疾病高发的一个重要原因。据我市疾控机构、营养学会分析,生活中不仅存在着众多高钠食品,而且高油、高糖食物也不少。   

慢性病高风险因素知晓率不高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科副科长、副主任医师王宏宇今天向记者介绍,去年4、5月开始,该中心先后对京口、润州、丹阳、扬中、丹徒、新区25235份数据进行了筛查分析。筛查对象中,慢性病高风险因素知晓率为61.8%,男性人群知晓率为63.7%,略高于女性人群60.3%的知晓率,城市75%的知晓率高于农村41.4%的知晓率。筛查对象中,慢性病高风险因素知晓率呈现随着年龄增长而降低和随着文化程度升高而升高的趋势。   

王宏宇说,慢性病高风险因素流行情况较为严重。筛查人群中符合慢性病高风险人群者占48.2%,58.2%男性人群高于40.4%女性人群,50.1%的城市人群高于45.5%的农村人群;具有任何1项慢性病高风险因素者占29.2%,具有两项者占13.8%,具有3项以上者占5.2%。   

筛查对象中中心型肥胖率为23.4%,24.0%女性人群高于22.7%男性人群,28.5 %农村人群高于19.9%城市人群。中心型肥胖率呈现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和随文化程度升高而下降的趋势。   

筛查对象中血压异常率为19.9%,22.7%男性人群高于17.8%女性人群,21.1%城市人群高于18.3%农村人群;血压异常率总体上呈现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和随着文化程度升高而下降的趋势。   

筛查对象中血糖异常率为8.8%,9.5%男性人群高于8.4%女性人群,12.8%农村人群高于6.1%城市人群;血糖异常率总体上呈现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和随着文化程度升高而下降的趋势。   

筛查对象中总胆固醇升高者占为20.8%。21.2%女性人群高于20.2%男性人群,28.0%农村人群高于15.8%城市人群。筛查对象总胆固醇升高者占比呈现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的趋势。

专家称减盐减油减糖势在必行

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姜方平告诉记者,研究表明, 高钠摄入量会升高血压,而降低钠摄入量, 会有效地降低高血压病人的血压。高盐饮食还可以改变血压昼高夜低的变化规律,变成昼高夜也高,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危险性显著增加。高盐饮食者常常在不知不觉中患上高血压,导致冠心病、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引起肾脏损害。食盐摄入过多还可增加胃病、骨质疏松、超重肥胖等疾病的患病风险。   

长期食用过量高油脂食物,会促进或引起多种疾病的发生,如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血脂异常、肥胖、胆囊结石等。食物经油炸后,原本不含脂肪或含脂肪极少的食物其脂肪含量成倍增加。此外,食品经高温加热可能产生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其中许多具有致癌性。油炸食品口感好,香味足,诱惑大,但油炸食品属于高脂肪高能量食物,过量食用,不仅不利于消化,而且容易导致肥胖,油炸产生的有害物质,可对人体造成危害。动物性脂肪的饱和脂肪酸比例较高,饱和脂肪酸过多摄入会明显影响血脂水平,导致血清胆固醇浓度升高,进而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多种慢性病的发生。    

同时,姜方平还谈到饮食中的糖是龋齿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过多摄入会造成膳食不平衡,增肌超重肥胖以及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病风险。他建议儿童青少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婴幼儿食品无需添加糖,建议以喝白开水为主,制作辅食时,也应避免人为添加糖。    

营养人士说减盐减油减糖      

市餐饮安全监督所公共卫生硕士、市营养学会理事阮文俊对记者说,现在日子越来越好,但国人吃得是否越来越健康?原来的国家食药监总局在2018年10月1日颁布实施的全新《餐饮服务操作实施规范》,则增加了“少盐少油少糖”的要求,主要基于国人营养健康水平不容乐观          

阮文俊说,具体到减盐这一块,可阅读营养成分表,控制食盐摄入量,日均食盐摄入量有所限制,最低的是两三岁的婴儿,不足2克,最高的是成年人,也不超过6克。在超市购买食品时,尽可能选择钠盐含量较低的包装食品,和具有“低盐”“少盐”或“无盐”标识的食品。同时要尽可能减少外出就餐,即使外出就餐,也要主动要求餐馆少放盐,尽量选择低盐菜品。另外,还要注意,不仅要选择低盐菜品,而且要选择尽可能少地使用酱油、味精以及调料包的用量,特别要关注一些被“藏起来”的盐,比如方便食品,零食等等。   

“减油”则要学会使用控油壶。《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健康成年人每人每天烹调用油量不超过25—30克,建议市民把全家每天应食用的烹调油倒入带刻度的控油壶,炒菜用油均从控油壶中取用,坚持家庭定量用油,总量控制。烹调食物时,尽可能选择不用或少量用油的方法,如蒸、煮、炖、凉拌、焖等。还要少吃油炸食品,少用动物性脂肪,限制反式脂肪酸摄入,建议每日反式脂肪酸摄入量不超过2克。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成年人每人每天添加糖摄入量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糖摄入量控制在总能量摄入的10%以下。外出就餐时,适量选择糖醋排骨、鱼香肉丝、红烧肉、拔丝地瓜、甜汤等含糖量较多的菜品。(全媒体记者 孙霞)

编辑:何冰

46

今日镇江讯   近日,《柳叶刀》发布了全球饮食领域的一项大规模研究——涉及195个国家和地区饮食结构造成的死亡率和疾病负担。中国的每日食盐摄入量,已坐上杀手榜上“第一把交椅”,高钠饮食是导致中国心血管疾病高发的一个重要原因。据我市疾控机构、营养学会分析,生活中不仅存在着众多高钠食品,而且高油、高糖食物也不少。   

慢性病高风险因素知晓率不高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科副科长、副主任医师王宏宇今天向记者介绍,去年4、5月开始,该中心先后对京口、润州、丹阳、扬中、丹徒、新区25235份数据进行了筛查分析。筛查对象中,慢性病高风险因素知晓率为61.8%,男性人群知晓率为63.7%,略高于女性人群60.3%的知晓率,城市75%的知晓率高于农村41.4%的知晓率。筛查对象中,慢性病高风险因素知晓率呈现随着年龄增长而降低和随着文化程度升高而升高的趋势。   

王宏宇说,慢性病高风险因素流行情况较为严重。筛查人群中符合慢性病高风险人群者占48.2%,58.2%男性人群高于40.4%女性人群,50.1%的城市人群高于45.5%的农村人群;具有任何1项慢性病高风险因素者占29.2%,具有两项者占13.8%,具有3项以上者占5.2%。   

筛查对象中中心型肥胖率为23.4%,24.0%女性人群高于22.7%男性人群,28.5 %农村人群高于19.9%城市人群。中心型肥胖率呈现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和随文化程度升高而下降的趋势。   

筛查对象中血压异常率为19.9%,22.7%男性人群高于17.8%女性人群,21.1%城市人群高于18.3%农村人群;血压异常率总体上呈现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和随着文化程度升高而下降的趋势。   

筛查对象中血糖异常率为8.8%,9.5%男性人群高于8.4%女性人群,12.8%农村人群高于6.1%城市人群;血糖异常率总体上呈现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和随着文化程度升高而下降的趋势。   

筛查对象中总胆固醇升高者占为20.8%。21.2%女性人群高于20.2%男性人群,28.0%农村人群高于15.8%城市人群。筛查对象总胆固醇升高者占比呈现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的趋势。

专家称减盐减油减糖势在必行

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姜方平告诉记者,研究表明, 高钠摄入量会升高血压,而降低钠摄入量, 会有效地降低高血压病人的血压。高盐饮食还可以改变血压昼高夜低的变化规律,变成昼高夜也高,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危险性显著增加。高盐饮食者常常在不知不觉中患上高血压,导致冠心病、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引起肾脏损害。食盐摄入过多还可增加胃病、骨质疏松、超重肥胖等疾病的患病风险。   

长期食用过量高油脂食物,会促进或引起多种疾病的发生,如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血脂异常、肥胖、胆囊结石等。食物经油炸后,原本不含脂肪或含脂肪极少的食物其脂肪含量成倍增加。此外,食品经高温加热可能产生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其中许多具有致癌性。油炸食品口感好,香味足,诱惑大,但油炸食品属于高脂肪高能量食物,过量食用,不仅不利于消化,而且容易导致肥胖,油炸产生的有害物质,可对人体造成危害。动物性脂肪的饱和脂肪酸比例较高,饱和脂肪酸过多摄入会明显影响血脂水平,导致血清胆固醇浓度升高,进而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多种慢性病的发生。    

同时,姜方平还谈到饮食中的糖是龋齿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过多摄入会造成膳食不平衡,增肌超重肥胖以及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病风险。他建议儿童青少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婴幼儿食品无需添加糖,建议以喝白开水为主,制作辅食时,也应避免人为添加糖。    

营养人士说减盐减油减糖      

市餐饮安全监督所公共卫生硕士、市营养学会理事阮文俊对记者说,现在日子越来越好,但国人吃得是否越来越健康?原来的国家食药监总局在2018年10月1日颁布实施的全新《餐饮服务操作实施规范》,则增加了“少盐少油少糖”的要求,主要基于国人营养健康水平不容乐观          

阮文俊说,具体到减盐这一块,可阅读营养成分表,控制食盐摄入量,日均食盐摄入量有所限制,最低的是两三岁的婴儿,不足2克,最高的是成年人,也不超过6克。在超市购买食品时,尽可能选择钠盐含量较低的包装食品,和具有“低盐”“少盐”或“无盐”标识的食品。同时要尽可能减少外出就餐,即使外出就餐,也要主动要求餐馆少放盐,尽量选择低盐菜品。另外,还要注意,不仅要选择低盐菜品,而且要选择尽可能少地使用酱油、味精以及调料包的用量,特别要关注一些被“藏起来”的盐,比如方便食品,零食等等。   

“减油”则要学会使用控油壶。《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健康成年人每人每天烹调用油量不超过25—30克,建议市民把全家每天应食用的烹调油倒入带刻度的控油壶,炒菜用油均从控油壶中取用,坚持家庭定量用油,总量控制。烹调食物时,尽可能选择不用或少量用油的方法,如蒸、煮、炖、凉拌、焖等。还要少吃油炸食品,少用动物性脂肪,限制反式脂肪酸摄入,建议每日反式脂肪酸摄入量不超过2克。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成年人每人每天添加糖摄入量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糖摄入量控制在总能量摄入的10%以下。外出就餐时,适量选择糖醋排骨、鱼香肉丝、红烧肉、拔丝地瓜、甜汤等含糖量较多的菜品。(全媒体记者 孙霞)

编辑:何冰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