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污染,可以“雨打风吹去”,水污染也可随“大江东去”,但土壤污染的防治却比大气污染、水污染更为复杂、严峻,一旦污染就是“天长地久”。前不久,无锡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发出了打造净土城市的号令,“工业用地土壤修复”这一影响人民群众长远生存的话题,再次引发社会各界热议。
据统计,该市工业企业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在20%以上,重污染的化工、冶金、纺织、印染曾是无锡传统支柱产业,在“退二进三”“退城进园”战略指引下,该市有116家重点工业企业逐步迁至外地,2007年后又有2000余家企业搬迁。这些原厂用地在长期生产过程中或多或少积累了不同程度的土壤污染问题。工业用地土壤修复是该市打造“净土城市”绕不过去的一道坎,这项工程目前遭遇哪些难题?净化土地还有多长一段路要走?对此,记者进行了探访。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土壤修复是一门精细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规定,工业企业用地被腾出来建设居民住宅或公共建筑之前,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存在污染的必须修复。
土壤修复是一门极为精细的技术活,并不只是换换土这么简单。近日,记者来到国家土壤修复试点项目、该市最大土壤修复工程“焦化厂地块”,工人们正在对两座750立方米的热脱附处理堆进行调试,“焦化厂建于上世纪50年代末,占地近300亩土地,部分区域不同程度存在化学污染。”项目工程部经理李向阳告诉记者,热脱附好比是给泥土“蒸桑拿”,以300-400℃的高温将污染土壤中的挥发性及半挥发性有机物进行气化处理,达到去除土壤中污染物的目的。“针对不同污染物,采用不同的修复技术,顺利的话预计到明年年底焦化厂地块的土壤可以修复完毕。”
土壤修复技术种类繁多,需根据地质、水文、土壤类型等诸多方面因素而定,“无锡也尝试过将国外土壤修复技术进行原样移植,但基本都因水土不服而效果不佳。”专注土壤修复多年的市太湖湖泊治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晓峰介绍,不同地区的污染土壤特性并不完全相同,不能简单地把一个地方的修复方案直接照搬到其他地方,“比如南方的土壤黏性较大,土壤修复相当于在稀饭中找杂质,再加上污染成分比较复杂,这就不适合用北方常规的淋洗模式。”
土壤污染“家底不清” 呼吁健全污染场地清单数据库
治病要趁早,对于土壤修复也是同样道理,“然而,该市土壤污染‘家底不清’困扰了土壤修复治理,目前还缺乏全面具体的数据和权威评估。”黄晓峰表示,相比大气、水污染,土壤环境污染有隐蔽性和潜伏性等特点。“部分土壤有机污染是无色无味的,感官上很难鉴别,往往要通过土壤样品分析才能定性,这也造成了发现土壤污染的滞后性。”
据专业人士估算,该市土壤核查、评估、修复项目的市场价值至少在100亿元以上。利益驱使下,当前土壤修复市场不乏“没有金刚钻,也揽瓷器活”。黄晓峰说,中标企业如果把土壤修复当成逐利项目来做,后果可想而知。他呼吁,政府要提高土壤修复公司的准入门槛,加强中间环节的监督和引导,把土壤修复视作带有公益性质的良心工程。
在实际操作中,不少企业往往会忽视土壤修复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污染,“最怕的就是拆迁后才开始勘察修复,拆平之后,一是找不到重点污染区域,二是容易导致交叉污染。”黄晓峰建议,相关部门要尽快开展已转产、搬迁、关闭企业的土壤污染状况排查,建立完善的污染场地清单数据库。
谁污染就该谁治理 技术、人才、时间、良心缺一不可
按国外惯例,处理一个污染地块可能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我们的情况是,土壤修复通常是在出让地块计划挂牌或建设时才着手启动修复,加上现有建设程序的限制,给修复企业的时间往往只有半年左右。”江南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缪恒锋告诉记者,加之土地修复成本较大,每立方米的价格高至1500-2000元,单个修复项目耗资动辄上亿元,在开发商限时、限价的情况下,修复的质量就很难保证。
通过科技创新,近年来该市解决了一些土壤修复的难题,但仍面临较大的治理、修复挑战。“无锡土壤修复工作起步较晚,无论是技术还是人才都比较缺乏,特别是新技术不多。”缪恒锋说,去年江南大学成立了环境专业研究生工作站,投入资金引进了高层次人才,有关土壤修复的一些新技术研发也正在推进中。
防重于治,治已病更要治未病,土壤修复也是同样道理,技术、人才、时间、良心四者缺一不可,“要强化谁污染谁治理的法律底线,如果真能像发达国家一样做到这点,相信土壤污染将大为减少。”缪恒锋说,目前该市大部分地块还是政府在托底做修复,如果让企业来承担这项工作很难,虽然真正做到“谁污染谁修复”并不容易,但这是倒逼企业走绿色发展之路、解决土壤污染的根本之策。(顾庆赟)
来源:无锡日报
编辑:赵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