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江苏节地生态葬设施要实现乡镇全覆盖,惠民殡葬为群众解后顾之忧

2019-03-31 21:58 交汇点  

清明将至,殡葬话题再度成为热点。殡葬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让群众得实惠,环境得保护,资源得节约,政府最需要做的就是保基本。3月29日-30日,记者在徐州和宿迁等地走访多个乡镇,发现惠民殡葬的内涵和外延都更加清晰和丰富起来。

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搭乘公交,捧一束鲜花,不烧纸钱,在占地不到1平方米的卧碑前向逝去的先人深深鞠躬……这样的祭扫场景在苏南已很普遍,但在苏北农村,确是罕见的新鲜事。记者在走访乡镇公益性公墓时,竟遇到很多新式祭扫的农民。

睢宁县双沟镇地处偏远,与安徽接壤,长期以来,这里的农民去世后都直接葬在大田里。一个镇20个行政村有20多个老林地,私埋乱葬占用了大量耕地。去年,镇里出资2000多万元兴建孟圩公墓,不到一年时间,群众自愿动迁6000多座散坟入园,复耕土地100多亩。

春日和暖,驱车行驶在宿豫区幸福大道上,道路两侧大片大片桃园、梨园、杏园内繁花连绵,煞是好看。而以往这些沟渠、大田里时不时就会冒出个坟头,不但破坏环境,还影响规模作业。土地流转后,村民还会因坟头和农场经营者产生矛盾。

适逢周六,宿豫区曹集乡追思园墓地扫墓的群众络绎不绝。大门口,纸钱换鲜花活动很受欢迎,宿豫区还将今年的文明殡葬宣传活动设在了墓园。“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来往的扫墓群众纷纷驻足聆听,并欣然领一束鲜花入园祭扫。

自从前年墓园建起来,这里就成为周边3个街道和1个农业园区16万人口的“人生后花园”。墓园四季有花有树,道路整洁,环境宜人。很多人一开始不愿意将先人入葬墓园,村居干部就带他们先来看,来比较。“城区一个经营性墓地要几万元,我们这里环境和经营性公墓已没啥差别。而葬大田里,子孙扫墓常常搞得一身泥。谁优谁劣,群众自会选择。”曹集乡民政助理顾广州说。

经济杠杆促文明,公益免费成高频词

由于地缘和文化差异,一直以来,绿色殡葬在苏北推广不顺。各级民政部门发现,移风易俗除了靠潜移默化地观念浸润外,经济杠杆也是重要因素。采访中,公益和免费成为高频词。

睢宁县民政局社会事务科科长仝向群说,过去农村散坟是年年平,年年添。现在普及公益性公墓,既节约了土地,还缓解了干群关系,疏堵结合,一劳永逸。 

美丽乡村建设进程中,宿豫区曹集乡农民已全部住进整洁现代的集中居住区,长期困扰地方的私埋乱葬也迎来根治的机遇。乡政府决定出资320多万元建设公益性公墓,连一年20万元的管理费也由财政出,群众不需要缴纳任何费用。免基本殡葬费,免安葬费,免墓地费……价格和环境促成绿色殡葬的初步实现。

宿豫区副区长朱静波说,他们在全省率先实现殡葬全免费政策,全区没有一家经营性公墓,取而代之的是10个全免费公益性公墓,每年直接减少群众治丧支出2600万元,这也从源头上杜绝豪华墓、天价丧葬费等现象发生。现在一个镇一个特色产业,12公里长的石榴大堤、收益颇丰的金银花种植园、人气渐旺的文旅小镇……展现了真正的文明乡村、美丽乡村新画卷。

江苏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一亩,传统墓葬占地面积大,严重影响土地流转和机械化耕作。公益性公墓虽然需要财政投入,却是花小钱办大事,造福子孙后代。目前,全省已建成5605个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园中有林,林中有园,成各地公益性公墓的“标配”。 

群众自治矛盾少,刹住大操大办风

白事怎么办?“大执”说了算。汤超是睢宁县邱集镇沙祠村的“大执”,也就是村红白理事会的负责人。哪家办丧事,他都会主动上门“服务”。丧事大操大办,一场白事耗掉农民几年纯收入;装棺再葬,侵占耕地林地,土地消耗惊人……这是多年来困扰苏北农村的丧葬陋习。

“都说我们农村人办丧事,喜欢攀比。烟酒、饭菜标准越定越高,还偷偷打棺材建大坟头……”汤超无奈地说,真不是他们“喜欢”,而是风俗如此,不这样办怕被说闲话。村民人均纯收入也就1万多元,再不改风俗,真是“死不起”。现在村里有威信的老支书、老党员、老教师牵头立约,大家节俭办事有了依据,穷也好,富也好,白事一个样,没啥好比的。

在徐州市民政局社会事务处处长李义峰看来,移风易俗就得因地制宜,靠群众自己管自己。所以当地节俭办丧不靠政府行政强推,红白理事会已覆盖徐州2190个城乡社区,大操大办、互相攀比之风有了质的改观。

在地处三省交界、1000万人口的北方城市徐州能行得通,全国很多地方都能行。为此,省民政厅还与省文明办大力推进殡葬改革内容进入村规民约,推广红白理事会制度,力争实现全覆盖,打通殡葬改革最后一公里。 

“当前,惠民殡葬是破解殡葬改革瓶颈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殡葬最终还是一种精神产品,只有依靠政府推力、市场运作和文化认同,满足老百姓慎终追远的情结,才能让绿色殡葬成为人们共同的选择。”省民政厅社会事务处调研员张汉平表示,全省已全面落实惠民殡葬政策,基本丧葬费财政承担,部分地区还将骨灰盒、骨灰存放纳入惠民范畴。这三年,全省支出惠民殡葬资金达十多亿元。到2020年底,新建城镇公益性公墓节地生态安葬率要达100%;立体式公益性骨灰安放等节地生态安葬设施要实现乡镇全覆盖。

来源:交汇点

编辑:邓宇

50

清明将至,殡葬话题再度成为热点。殡葬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让群众得实惠,环境得保护,资源得节约,政府最需要做的就是保基本。3月29日-30日,记者在徐州和宿迁等地走访多个乡镇,发现惠民殡葬的内涵和外延都更加清晰和丰富起来。

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搭乘公交,捧一束鲜花,不烧纸钱,在占地不到1平方米的卧碑前向逝去的先人深深鞠躬……这样的祭扫场景在苏南已很普遍,但在苏北农村,确是罕见的新鲜事。记者在走访乡镇公益性公墓时,竟遇到很多新式祭扫的农民。

睢宁县双沟镇地处偏远,与安徽接壤,长期以来,这里的农民去世后都直接葬在大田里。一个镇20个行政村有20多个老林地,私埋乱葬占用了大量耕地。去年,镇里出资2000多万元兴建孟圩公墓,不到一年时间,群众自愿动迁6000多座散坟入园,复耕土地100多亩。

春日和暖,驱车行驶在宿豫区幸福大道上,道路两侧大片大片桃园、梨园、杏园内繁花连绵,煞是好看。而以往这些沟渠、大田里时不时就会冒出个坟头,不但破坏环境,还影响规模作业。土地流转后,村民还会因坟头和农场经营者产生矛盾。

适逢周六,宿豫区曹集乡追思园墓地扫墓的群众络绎不绝。大门口,纸钱换鲜花活动很受欢迎,宿豫区还将今年的文明殡葬宣传活动设在了墓园。“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来往的扫墓群众纷纷驻足聆听,并欣然领一束鲜花入园祭扫。

自从前年墓园建起来,这里就成为周边3个街道和1个农业园区16万人口的“人生后花园”。墓园四季有花有树,道路整洁,环境宜人。很多人一开始不愿意将先人入葬墓园,村居干部就带他们先来看,来比较。“城区一个经营性墓地要几万元,我们这里环境和经营性公墓已没啥差别。而葬大田里,子孙扫墓常常搞得一身泥。谁优谁劣,群众自会选择。”曹集乡民政助理顾广州说。

经济杠杆促文明,公益免费成高频词

由于地缘和文化差异,一直以来,绿色殡葬在苏北推广不顺。各级民政部门发现,移风易俗除了靠潜移默化地观念浸润外,经济杠杆也是重要因素。采访中,公益和免费成为高频词。

睢宁县民政局社会事务科科长仝向群说,过去农村散坟是年年平,年年添。现在普及公益性公墓,既节约了土地,还缓解了干群关系,疏堵结合,一劳永逸。 

美丽乡村建设进程中,宿豫区曹集乡农民已全部住进整洁现代的集中居住区,长期困扰地方的私埋乱葬也迎来根治的机遇。乡政府决定出资320多万元建设公益性公墓,连一年20万元的管理费也由财政出,群众不需要缴纳任何费用。免基本殡葬费,免安葬费,免墓地费……价格和环境促成绿色殡葬的初步实现。

宿豫区副区长朱静波说,他们在全省率先实现殡葬全免费政策,全区没有一家经营性公墓,取而代之的是10个全免费公益性公墓,每年直接减少群众治丧支出2600万元,这也从源头上杜绝豪华墓、天价丧葬费等现象发生。现在一个镇一个特色产业,12公里长的石榴大堤、收益颇丰的金银花种植园、人气渐旺的文旅小镇……展现了真正的文明乡村、美丽乡村新画卷。

江苏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一亩,传统墓葬占地面积大,严重影响土地流转和机械化耕作。公益性公墓虽然需要财政投入,却是花小钱办大事,造福子孙后代。目前,全省已建成5605个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园中有林,林中有园,成各地公益性公墓的“标配”。 

群众自治矛盾少,刹住大操大办风

白事怎么办?“大执”说了算。汤超是睢宁县邱集镇沙祠村的“大执”,也就是村红白理事会的负责人。哪家办丧事,他都会主动上门“服务”。丧事大操大办,一场白事耗掉农民几年纯收入;装棺再葬,侵占耕地林地,土地消耗惊人……这是多年来困扰苏北农村的丧葬陋习。

“都说我们农村人办丧事,喜欢攀比。烟酒、饭菜标准越定越高,还偷偷打棺材建大坟头……”汤超无奈地说,真不是他们“喜欢”,而是风俗如此,不这样办怕被说闲话。村民人均纯收入也就1万多元,再不改风俗,真是“死不起”。现在村里有威信的老支书、老党员、老教师牵头立约,大家节俭办事有了依据,穷也好,富也好,白事一个样,没啥好比的。

在徐州市民政局社会事务处处长李义峰看来,移风易俗就得因地制宜,靠群众自己管自己。所以当地节俭办丧不靠政府行政强推,红白理事会已覆盖徐州2190个城乡社区,大操大办、互相攀比之风有了质的改观。

在地处三省交界、1000万人口的北方城市徐州能行得通,全国很多地方都能行。为此,省民政厅还与省文明办大力推进殡葬改革内容进入村规民约,推广红白理事会制度,力争实现全覆盖,打通殡葬改革最后一公里。 

“当前,惠民殡葬是破解殡葬改革瓶颈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殡葬最终还是一种精神产品,只有依靠政府推力、市场运作和文化认同,满足老百姓慎终追远的情结,才能让绿色殡葬成为人们共同的选择。”省民政厅社会事务处调研员张汉平表示,全省已全面落实惠民殡葬政策,基本丧葬费财政承担,部分地区还将骨灰盒、骨灰存放纳入惠民范畴。这三年,全省支出惠民殡葬资金达十多亿元。到2020年底,新建城镇公益性公墓节地生态安葬率要达100%;立体式公益性骨灰安放等节地生态安葬设施要实现乡镇全覆盖。

来源:交汇点

编辑:邓宇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