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回望欧洲之行】根深叶茂 习近平这样深植中意友谊之树

2019-03-29 15:27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当地时间3月21日至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意大利进行了国事访问。意大利是习近平2019年首次出访的第一站,正值中意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建立15周年,此访无疑具有特殊意义。

在出席意方活动时,习近平用了“根深叶茂”这个词来形容中意关系:“根深则叶茂,中意是互尊互信的战略伙伴、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文明互鉴的交流伙伴。双方能够照顾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双边交流合作拥有坚实的政治基础。”

诚如习近平所言:“中意关系植根于双方千年交往的历史积淀中,拥有深厚民意基础。”这种积淀在今天继续转化中意两国友好交往的现实行动,将更好地造福两国人民和当今世界。

扎深根 跨越千年的友好交往

意大利,位于欧洲大陆南端,沐浴着地中海的阳光。它与中国相距万里之遥,但相交相好的历史情缘却绵长悠久。

3月20日,对意大利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前夕,习近平在意大利《晚邮报》发表署名文章。他在文章中深情讲述了两国交往的动人往事:“中国和意大利两个伟大文明的友好交往源远流长。早在两千多年前,古老的丝绸之路就让远隔万里的中国和古罗马联系在一起。”

沿着习近平字里行间的悠远意境,我们仿佛开始了一次意大利与中国的“文化寻亲”之旅。

从寻找“大秦”的汉朝使者甘英,到穿着中国丝绸长袍进入剧场引起轰动的恺撒;从马可·波罗掀起西方第一次“中国热”,到汉学家卫匡国编撰西方首部中文语法书,再到中意两国当代艺术家联手创作实验京剧《图兰朵》……

星移斗转,岁月悠悠。千年坐标里,两个文明古国的相遇,碰撞出无数绚烂的火花。

“两千多年交往史为中意两国培育了互尊互鉴、互信互谅的共通理念,成为两国传统友谊长续永存、不断巩固的保障。”

恰如习近平所说,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文化与文明的影响力跨越国界、穿越时空,为中意两国的深厚友谊打下了牢不可破的基础。

近年来,中意友好越来越深入民间、走进课堂、来到年轻人中间。自2006年以来,中方在意开设了12所孔子学院和近40个孔子课堂,百余所意大利中小学开设汉语课,40余所大学设置汉语专业。2016年,意政府还颁布了意大利高中汉语教学大纲。

出访前夕,习近平回信勉励用中文给他写信的意大利学生,希望他们做新时代的马可·波罗,成为中意文化交流的使者。

“愿你们青春正好、不负韶华,都能成就梦想。”习近平的回信让许多学生心潮澎湃。他们说,自己的梦想已经与中国结下不解之缘。

访问期间,在习近平主席和意大利孔特总理的共同见证下,意大利向中国政府返还了796件套中国文物。一件件承载民族记忆的宝贵遗产相继回家,成为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新佳话。

“友谊不是偶然的选择,而是志同道合的结果。”习近平署名文章中引用的这句话,是对中意两国跨越千年历史情缘最好的总结。

展叶茂 携手共建“一带一路”

东起长安,西至罗马,在悠久的古丝绸之路上,在清脆的驼铃声中,各国人民谱写了千古传诵的友好篇章。

2013年,习近平赋予了丝绸之路新的含义——“一带一路”倡议,旨在通过推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做大发展公约数,最终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中国与意大利,曾经在古丝绸路两端遥遥相望的两个国家,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下,焕发出新的合作生机。

2019年3月23日,在与同意大利孔特总理举行会谈时,习近平用了“天经地义”四个字形容双方开展“一带一路”合作的必然性。

这个描述恰如其分。

忆往昔,是两千年来相亲相好的深厚情缘;看今朝,是两国密不可分的商贸往来。

目前,中国是意大利在亚洲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三大进口来源国;意大利是中国在欧盟的第五大贸易伙伴、第五大直接投资来源国。2018年中意双边贸易额突破了500亿美元,同比增长9.1%。

孔特热切回应。他说:“我们很高兴抓住历史机遇,参加共建‘一带一路’,坚信这将有助于充分挖掘意中合作潜力。”

会谈后,中意两国领导人共同见证签署和交换中意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等双边合作文件。这标志着意大利正式加入中国“一带一路”朋友圈。

“务实”,是两国开展“一带一路”相关合作的关键词。

在访意前夕发表的署名文章中,习近平就提到,要把“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建设同意大利“北方港口建设计划”、“投资意大利计划”等对接,在海上、陆地、航空、航天、文化等多个维度打造新时期的“一带一路”。

在意大利出席相关活动时,习近平也强调,双边贸易平稳发展,双向投资快速增长,为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条条大路通罗马。一份份双边合作文件的签署,一个个务实的合作项目落地,充分体现了中意两国在发展互利共赢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上的共识。也深刻证明“一带一路”是新的友谊之路、合作之路、通往共同繁荣的发展之路。

结硕果 中意友谊行稳致远

2018年2月2日,一颗名为“张衡一号”的卫星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冲破天际,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在浩瀚宇宙中一刻不停地观测着地球电磁场的变化。这颗电磁监测试验卫星,携带着一只由意大利“利玛窦”计划团队开发的高能粒子探测器。

中国东汉时期科学家张衡精通天文地理,发明地动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传教士利玛窦学贯中西,同明朝科学家徐光启合译《几何原本》,将“四书”传往欧洲。

因为一颗“星”,两位科学达人跨越时空,在遥远的太空“相遇”。

“张衡一号”在酒泉发射成功后,习近平同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互致贺电。习近平说,这是“中意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体现”。

包括航空航天领域在内,近年来,中意友谊之花结出了“志同道合”的累累硕果。

2018年9月,中意双方签署《中意关于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的谅解备忘录》,标志着两国政府间第三方市场合作工作机制正式建立;

2018年11月,第十五届世界中医药大会在罗马召开,确定每年的10月11日为世界中医药日;

为进一步吸引中国游客赴意旅游,意大利政府推出了《2017—2022国家旅游战略规划》,开发更具特色和更适应中国游客消费习惯的旅游路线和旅游文化活动。

2020年是中意建交50周年,两国将互办文化旅游年,各领域合作将迎来新的机遇。

……

“惟以心相交,方成其久远。”往事越千年,中意关系深耕厚植、硕果累累。今日再出发,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下,在两国人民的深切盼望中,在两国政府同心戮力的推动下,相信中意友谊之树必将在新时代结出更多硕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编辑:赵昊天

40

当地时间3月21日至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意大利进行了国事访问。意大利是习近平2019年首次出访的第一站,正值中意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建立15周年,此访无疑具有特殊意义。

在出席意方活动时,习近平用了“根深叶茂”这个词来形容中意关系:“根深则叶茂,中意是互尊互信的战略伙伴、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文明互鉴的交流伙伴。双方能够照顾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双边交流合作拥有坚实的政治基础。”

诚如习近平所言:“中意关系植根于双方千年交往的历史积淀中,拥有深厚民意基础。”这种积淀在今天继续转化中意两国友好交往的现实行动,将更好地造福两国人民和当今世界。

扎深根 跨越千年的友好交往

意大利,位于欧洲大陆南端,沐浴着地中海的阳光。它与中国相距万里之遥,但相交相好的历史情缘却绵长悠久。

3月20日,对意大利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前夕,习近平在意大利《晚邮报》发表署名文章。他在文章中深情讲述了两国交往的动人往事:“中国和意大利两个伟大文明的友好交往源远流长。早在两千多年前,古老的丝绸之路就让远隔万里的中国和古罗马联系在一起。”

沿着习近平字里行间的悠远意境,我们仿佛开始了一次意大利与中国的“文化寻亲”之旅。

从寻找“大秦”的汉朝使者甘英,到穿着中国丝绸长袍进入剧场引起轰动的恺撒;从马可·波罗掀起西方第一次“中国热”,到汉学家卫匡国编撰西方首部中文语法书,再到中意两国当代艺术家联手创作实验京剧《图兰朵》……

星移斗转,岁月悠悠。千年坐标里,两个文明古国的相遇,碰撞出无数绚烂的火花。

“两千多年交往史为中意两国培育了互尊互鉴、互信互谅的共通理念,成为两国传统友谊长续永存、不断巩固的保障。”

恰如习近平所说,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文化与文明的影响力跨越国界、穿越时空,为中意两国的深厚友谊打下了牢不可破的基础。

近年来,中意友好越来越深入民间、走进课堂、来到年轻人中间。自2006年以来,中方在意开设了12所孔子学院和近40个孔子课堂,百余所意大利中小学开设汉语课,40余所大学设置汉语专业。2016年,意政府还颁布了意大利高中汉语教学大纲。

出访前夕,习近平回信勉励用中文给他写信的意大利学生,希望他们做新时代的马可·波罗,成为中意文化交流的使者。

“愿你们青春正好、不负韶华,都能成就梦想。”习近平的回信让许多学生心潮澎湃。他们说,自己的梦想已经与中国结下不解之缘。

访问期间,在习近平主席和意大利孔特总理的共同见证下,意大利向中国政府返还了796件套中国文物。一件件承载民族记忆的宝贵遗产相继回家,成为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新佳话。

“友谊不是偶然的选择,而是志同道合的结果。”习近平署名文章中引用的这句话,是对中意两国跨越千年历史情缘最好的总结。

展叶茂 携手共建“一带一路”

东起长安,西至罗马,在悠久的古丝绸之路上,在清脆的驼铃声中,各国人民谱写了千古传诵的友好篇章。

2013年,习近平赋予了丝绸之路新的含义——“一带一路”倡议,旨在通过推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做大发展公约数,最终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中国与意大利,曾经在古丝绸路两端遥遥相望的两个国家,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下,焕发出新的合作生机。

2019年3月23日,在与同意大利孔特总理举行会谈时,习近平用了“天经地义”四个字形容双方开展“一带一路”合作的必然性。

这个描述恰如其分。

忆往昔,是两千年来相亲相好的深厚情缘;看今朝,是两国密不可分的商贸往来。

目前,中国是意大利在亚洲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三大进口来源国;意大利是中国在欧盟的第五大贸易伙伴、第五大直接投资来源国。2018年中意双边贸易额突破了500亿美元,同比增长9.1%。

孔特热切回应。他说:“我们很高兴抓住历史机遇,参加共建‘一带一路’,坚信这将有助于充分挖掘意中合作潜力。”

会谈后,中意两国领导人共同见证签署和交换中意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等双边合作文件。这标志着意大利正式加入中国“一带一路”朋友圈。

“务实”,是两国开展“一带一路”相关合作的关键词。

在访意前夕发表的署名文章中,习近平就提到,要把“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建设同意大利“北方港口建设计划”、“投资意大利计划”等对接,在海上、陆地、航空、航天、文化等多个维度打造新时期的“一带一路”。

在意大利出席相关活动时,习近平也强调,双边贸易平稳发展,双向投资快速增长,为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条条大路通罗马。一份份双边合作文件的签署,一个个务实的合作项目落地,充分体现了中意两国在发展互利共赢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上的共识。也深刻证明“一带一路”是新的友谊之路、合作之路、通往共同繁荣的发展之路。

结硕果 中意友谊行稳致远

2018年2月2日,一颗名为“张衡一号”的卫星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冲破天际,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在浩瀚宇宙中一刻不停地观测着地球电磁场的变化。这颗电磁监测试验卫星,携带着一只由意大利“利玛窦”计划团队开发的高能粒子探测器。

中国东汉时期科学家张衡精通天文地理,发明地动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传教士利玛窦学贯中西,同明朝科学家徐光启合译《几何原本》,将“四书”传往欧洲。

因为一颗“星”,两位科学达人跨越时空,在遥远的太空“相遇”。

“张衡一号”在酒泉发射成功后,习近平同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互致贺电。习近平说,这是“中意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体现”。

包括航空航天领域在内,近年来,中意友谊之花结出了“志同道合”的累累硕果。

2018年9月,中意双方签署《中意关于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的谅解备忘录》,标志着两国政府间第三方市场合作工作机制正式建立;

2018年11月,第十五届世界中医药大会在罗马召开,确定每年的10月11日为世界中医药日;

为进一步吸引中国游客赴意旅游,意大利政府推出了《2017—2022国家旅游战略规划》,开发更具特色和更适应中国游客消费习惯的旅游路线和旅游文化活动。

2020年是中意建交50周年,两国将互办文化旅游年,各领域合作将迎来新的机遇。

……

“惟以心相交,方成其久远。”往事越千年,中意关系深耕厚植、硕果累累。今日再出发,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下,在两国人民的深切盼望中,在两国政府同心戮力的推动下,相信中意友谊之树必将在新时代结出更多硕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编辑:赵昊天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