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从24小时,到6小时,再到半小时 髋关节微创置换带来“革命性”变化

2019-03-05 09:41

对上周做了手术并很快出院的齐女士来说,时隔5个月再次选择髋关节SuperPath置换术让自己的左腿“重生”,“是一件让我很惊讶也非常满意的手术”。

对过去三年多通过SuperPath置换术,为近300位患者治愈髋关节疾患的市一院骨科团队而言,这次手术在术后抬腿、自主行走时间上“飞跃式突破”,“是过去没有想到过的”。

无论是患者,还是医生,他们围绕同一种疾病、同一条治疗路径上的不断实践,都让这个英文名叫SuperPath,中文译名是“超级路径”的髋关节治疗手段,在镇江有了“革命性”的变化——

方式上,一改传统骨科手术的开放式方案,只通过不超过10厘米的创口就能完成关节置换;

效果上,更好地保护了神经、肌肉不被破坏,减少了出血量;

时间上,从期初患者需要术后24小时才能下床行走,到去年基本可以实现术后6小时行走,再到上周齐女士创造的新纪录:术后15分钟抬腿、30分钟下床。

创造“迄今为止我们所了解到的国内同类手术最快时间下床自主行走”记录的齐女士,去年9月份在去过周边大城市后,被推荐到离家最近的市一院骨科,找到骨科主任医师谢军,希望“谢主任能帮我治好两条腿的毛病”。

通过检查,谢军判断齐女士双侧髋关节都有很严重的坏死情况,“患者期初来的时候,行走十分困难,就算拄着拐杖,行走也非常吃力”。在对比两侧髋关节的病症轻重程度后,谢军建议齐女士先完成右侧髋关节的手术。与患者和家属达成一致后,齐女士在去年9月接受了髋关节SuperPath置换术。“当时就觉得很神奇,手术上午结束,下晚就我就下地了,晚上还能自己起床去卫生间。”齐女士回忆说。

时隔数月,齐女士和家人合计着“把左腿的问题也解决了”。于是,2月下旬,她再次来到医院,找到谢军和骨科医生王玉鹏等人组成的专科团队,表达了自己的手术诉求。很快,谢军安排了她的手术。

“手术是当天上午10:30完成缝合的。没想到,我们试着让她在手术台上抬腿,她真的在10:45就把左腿抬了起来,而且很高。大约11点前后,她就已经能站在手术室和我合影了。”现在回忆起来,谢军的语气中,有自豪也有惊讶,“这在过去也是我们不敢想的。过去有的大城市医院,也是通过这种手术,让患者在术后两小时可以在助行器、镇痛泵的辅助下下床行走,但这位患者完全没有其他辅助,是自主下地、站立、行走的。这真的是个不小的突破。”

衡量一台手术,或者是一种手术方案是否合适、成功,患者在术后的恢复时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参照标准。自谢军从美国把SuperPath髋关节置换术带回镇江以来,这种全新的手术方式,就在镇江骨科医疗团队的不断精进、完善和许多自主创新基础上,不断突破着“时间上的天花板”:起步阶段,患者普遍下地活动时间是术后一天左右;到了前年和去年,绝大多数患者术后下地时间已经缩短到了6—12小时;去年下半年以来,绝大多数患者下床活动时间已经基本可以在术后2—6小时实现。直到齐女士手术案例的出现,SuperPath置换术的术后自主行走时间记录,被定格在了30分钟这个时段上。

“术后,谢老师给我们分析这个案例时说,它在一个侧面证明了我们医院在SuperPath置换术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王玉鹏说,“这在过去大学课本上都是从来没有学习过的方式,也对我们这些年轻医生在未来的诊疗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学的地方太多了。”(朱研  崔骏)

责任编辑:崔骏  郑海仑

48

对上周做了手术并很快出院的齐女士来说,时隔5个月再次选择髋关节SuperPath置换术让自己的左腿“重生”,“是一件让我很惊讶也非常满意的手术”。

对过去三年多通过SuperPath置换术,为近300位患者治愈髋关节疾患的市一院骨科团队而言,这次手术在术后抬腿、自主行走时间上“飞跃式突破”,“是过去没有想到过的”。

无论是患者,还是医生,他们围绕同一种疾病、同一条治疗路径上的不断实践,都让这个英文名叫SuperPath,中文译名是“超级路径”的髋关节治疗手段,在镇江有了“革命性”的变化——

方式上,一改传统骨科手术的开放式方案,只通过不超过10厘米的创口就能完成关节置换;

效果上,更好地保护了神经、肌肉不被破坏,减少了出血量;

时间上,从期初患者需要术后24小时才能下床行走,到去年基本可以实现术后6小时行走,再到上周齐女士创造的新纪录:术后15分钟抬腿、30分钟下床。

创造“迄今为止我们所了解到的国内同类手术最快时间下床自主行走”记录的齐女士,去年9月份在去过周边大城市后,被推荐到离家最近的市一院骨科,找到骨科主任医师谢军,希望“谢主任能帮我治好两条腿的毛病”。

通过检查,谢军判断齐女士双侧髋关节都有很严重的坏死情况,“患者期初来的时候,行走十分困难,就算拄着拐杖,行走也非常吃力”。在对比两侧髋关节的病症轻重程度后,谢军建议齐女士先完成右侧髋关节的手术。与患者和家属达成一致后,齐女士在去年9月接受了髋关节SuperPath置换术。“当时就觉得很神奇,手术上午结束,下晚就我就下地了,晚上还能自己起床去卫生间。”齐女士回忆说。

时隔数月,齐女士和家人合计着“把左腿的问题也解决了”。于是,2月下旬,她再次来到医院,找到谢军和骨科医生王玉鹏等人组成的专科团队,表达了自己的手术诉求。很快,谢军安排了她的手术。

“手术是当天上午10:30完成缝合的。没想到,我们试着让她在手术台上抬腿,她真的在10:45就把左腿抬了起来,而且很高。大约11点前后,她就已经能站在手术室和我合影了。”现在回忆起来,谢军的语气中,有自豪也有惊讶,“这在过去也是我们不敢想的。过去有的大城市医院,也是通过这种手术,让患者在术后两小时可以在助行器、镇痛泵的辅助下下床行走,但这位患者完全没有其他辅助,是自主下地、站立、行走的。这真的是个不小的突破。”

衡量一台手术,或者是一种手术方案是否合适、成功,患者在术后的恢复时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参照标准。自谢军从美国把SuperPath髋关节置换术带回镇江以来,这种全新的手术方式,就在镇江骨科医疗团队的不断精进、完善和许多自主创新基础上,不断突破着“时间上的天花板”:起步阶段,患者普遍下地活动时间是术后一天左右;到了前年和去年,绝大多数患者术后下地时间已经缩短到了6—12小时;去年下半年以来,绝大多数患者下床活动时间已经基本可以在术后2—6小时实现。直到齐女士手术案例的出现,SuperPath置换术的术后自主行走时间记录,被定格在了30分钟这个时段上。

“术后,谢老师给我们分析这个案例时说,它在一个侧面证明了我们医院在SuperPath置换术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王玉鹏说,“这在过去大学课本上都是从来没有学习过的方式,也对我们这些年轻医生在未来的诊疗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学的地方太多了。”(朱研  崔骏)

责任编辑:崔骏  郑海仑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