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润州司法探索“党建+法治”双核驱动新模式

2019-02-28 10:25

今日镇江讯 近年来,润州区司法部门针对一些基层党建存在“条块分离、各自为政”的现状,努力推动法治文化融入党建文化,探索“党建+法治”双核驱动新模式,有效促推司法行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首先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前沿阵地的基础作用。该区以村(社)党组织为法治文化的传播中心和法治服务平台, 结合传统主流媒体和互联网新兴媒体各自优势, 着力建构相互配合、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法治宣传工作网络,提升党员、群众法治意识,营造良好法治文化氛围。依托现有资源,就地取材实现提档升级。一方面,用党建文化引领法治文化示范点的创建,村(社区)法治文化广场围绕依法执政、依法管党等主题,在法治文化阵地提升改造过程中,将法治型党组织建设和党纪党规等有机融入,不断丰富法治文化的内涵。另一方面,将法治文化主动融入党建文化的建设中,打造有代表性的党建服务与法治文化有机融合站点,例如,主动贴近西津古渡社区党建“双融双服务”(融入景区和社区、服务游客和居民)品牌,邀请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到“旅游调解工作室”、社区律师工作室和人民调委会等法治功能发挥中来。适应区域性党建工作方式,创新区域性法治文化培塑,结合润州区“党建联盟”做法,将法治文化纳入联盟单位的共建责任中,进一步发挥“区域载体联享、关爱基金联筹、为民项目联认”优势特点,培塑共建共享的法治文化思维,丰富法治文化载体。

其次是注重因材施教,推动法治文化与基层党员教育相融合。坚持学习与宣传并举,以基层党支部为单位,多形式学习法律法规,增强党员干部法治意识;同时引导基层党员干部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和载体,针对村(社区)不同群众结构、不同法治需求,送政策、送法律、送文化进村(社区),广泛开展普法教育,落实普法责任。村(社)委员会成员、党小组组长加入“法润民生”微信群,了解民情民意,优化法律服务。坚持培育与示范并重,积极培育党员干部的法治思维,提高基层依法治理的意识和素养, 增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社区社会治理过程中的各种问题的能力;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引领作用,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 强化作风建设、党员冬训,严格依法办事,将法治文化与廉政文化、社区文化等有机结合起来开展宣教活动。坚持法治与道德并进,深化“党建引领,政社互动”机制,以“德法同行”主题活动为纽带,修订村规民约等社会规范,提升党员干部和群众的道德素养。

因势利导,推动法治文化与基层治理相融合。健全基层民主法治机制。依托“红色网格联治”的党建触角延伸,建立多级网格化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深化“枫桥经验”的润州实践,尽力把社会矛盾解决在基层;发挥村(社区)法律顾问作用,推动村、社区党组织、党员干部依法依规开展活动,提升基层民主法治建设质量和水平。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创建。开展“法治街道”、诚信守法企业创建活动;围绕“文明城市”“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发挥法治文化在基层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关键作用;以“民主法治示范村(居)”创建为抓手,发挥司法行政服务站和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基层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实现法治文化在基层治理中的常态化和规范化。共享基层民主法治成果。引导法律顾问、党员干部等法治团队参与到基层民主协商、决策、执行和监督的治理过程中来,并广泛吸纳他们到司法行政领域社会组织中来,用法治思维正确规范、引导、推进基层治理;同时,着力构建完善街道、村(社)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打造半小时“法律服务圈”,有效提升党员、群众的法治获得感。(笪伟 石天琦 陈经纬)

编辑 贺莺

42

今日镇江讯 近年来,润州区司法部门针对一些基层党建存在“条块分离、各自为政”的现状,努力推动法治文化融入党建文化,探索“党建+法治”双核驱动新模式,有效促推司法行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首先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前沿阵地的基础作用。该区以村(社)党组织为法治文化的传播中心和法治服务平台, 结合传统主流媒体和互联网新兴媒体各自优势, 着力建构相互配合、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法治宣传工作网络,提升党员、群众法治意识,营造良好法治文化氛围。依托现有资源,就地取材实现提档升级。一方面,用党建文化引领法治文化示范点的创建,村(社区)法治文化广场围绕依法执政、依法管党等主题,在法治文化阵地提升改造过程中,将法治型党组织建设和党纪党规等有机融入,不断丰富法治文化的内涵。另一方面,将法治文化主动融入党建文化的建设中,打造有代表性的党建服务与法治文化有机融合站点,例如,主动贴近西津古渡社区党建“双融双服务”(融入景区和社区、服务游客和居民)品牌,邀请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到“旅游调解工作室”、社区律师工作室和人民调委会等法治功能发挥中来。适应区域性党建工作方式,创新区域性法治文化培塑,结合润州区“党建联盟”做法,将法治文化纳入联盟单位的共建责任中,进一步发挥“区域载体联享、关爱基金联筹、为民项目联认”优势特点,培塑共建共享的法治文化思维,丰富法治文化载体。

其次是注重因材施教,推动法治文化与基层党员教育相融合。坚持学习与宣传并举,以基层党支部为单位,多形式学习法律法规,增强党员干部法治意识;同时引导基层党员干部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和载体,针对村(社区)不同群众结构、不同法治需求,送政策、送法律、送文化进村(社区),广泛开展普法教育,落实普法责任。村(社)委员会成员、党小组组长加入“法润民生”微信群,了解民情民意,优化法律服务。坚持培育与示范并重,积极培育党员干部的法治思维,提高基层依法治理的意识和素养, 增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社区社会治理过程中的各种问题的能力;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引领作用,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 强化作风建设、党员冬训,严格依法办事,将法治文化与廉政文化、社区文化等有机结合起来开展宣教活动。坚持法治与道德并进,深化“党建引领,政社互动”机制,以“德法同行”主题活动为纽带,修订村规民约等社会规范,提升党员干部和群众的道德素养。

因势利导,推动法治文化与基层治理相融合。健全基层民主法治机制。依托“红色网格联治”的党建触角延伸,建立多级网格化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深化“枫桥经验”的润州实践,尽力把社会矛盾解决在基层;发挥村(社区)法律顾问作用,推动村、社区党组织、党员干部依法依规开展活动,提升基层民主法治建设质量和水平。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创建。开展“法治街道”、诚信守法企业创建活动;围绕“文明城市”“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发挥法治文化在基层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关键作用;以“民主法治示范村(居)”创建为抓手,发挥司法行政服务站和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基层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实现法治文化在基层治理中的常态化和规范化。共享基层民主法治成果。引导法律顾问、党员干部等法治团队参与到基层民主协商、决策、执行和监督的治理过程中来,并广泛吸纳他们到司法行政领域社会组织中来,用法治思维正确规范、引导、推进基层治理;同时,着力构建完善街道、村(社)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打造半小时“法律服务圈”,有效提升党员、群众的法治获得感。(笪伟 石天琦 陈经纬)

编辑 贺莺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