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那些年的阅读记忆

2019-02-22 17:08

□ 王建一

记得1960年我还在上小学,家庭作业很少,课余时间蛮多的,顽皮之余也喜欢看书。记得那时家里有一些大书(相对于小人书),有《红色风暴》,是回忆录,讲的是红军打仗的故事;还有《红旗飘飘》,也是回忆录,讲的是解放战争的故事,有好多册,作者都是解放军将领,记得每个作者名字前,都有“大将”“上将”或“中将”“少将”的字样。也有小说书,如《汾水长流》,讲的是农村合作化的故事,主人翁姓郭。老爸当年还有镇江市图书馆的借书证,我也跟着他去过几次,记得那时图书馆在山门口街如今市文化馆的位置上,晚上也开放。但最喜欢看的还是小人书(连环画),当年我们称为“伢伢书”。

到了“文革”开始前后,随着年纪和年级的上升,开始读“大书”了,虽然因“破四旧”、批判“封资修”,书店里几乎买不到书了,但老百姓家里还是有不少“文革”前出版的书籍。现在印象深的有《旧上海的故事》《新上海的故事》《十万个为什么》,还有《少年文艺》《儿童文学》,那时“停课闹革命”,学也不正常上了。但看书的热情不减,往往在小人书店里一看就是半天。

记得那时候自己家住大市口解放路上的果子巷口。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那个动乱的年代,最吸引自己的就是那开设在自己家附近的好些“小书摊”。称它为“小书摊”,一是书摊里只有“小人书”,正规叫“连环画”;二是书摊面积都不大,面积一般在二三十平方米左右;三是坐在书摊里看书的大多是和我一样的小孩,成年人并不多。

当年大市口附近就有好几家“小书摊”。有一家就位于万祥商厦附近,门面坐南朝北,一排玻璃格子门,从行人道上走过,里面“小把戏”们排排坐看小书的场景就尽收眼底。接待小顾客们的总是一对慈眉善目的老人家,感觉个子蛮高的。除临街一面是玻璃门外,里面其他三面都是摆满“小人书”的书架。用现在的话说,这家管理不错,整齐、干净,两位老人也不邋遢。印象最深的是冬天,还生起煤球炉暖气,酱油瓶子粗细的白铁皮管子在屋里打个弯,从炉膛口引向屋子上方的室外,管子散发着热量,这样我们坐在里面多久也不觉得冷。

记得那时我和弟弟常常到坐落在现在国际饭店位置的大市口商场一楼,花几毛钱买上几小盒果脯类的小食品,在小书摊里边看书边吃,有时一看就是一天。在书摊看书,一般一分钱看一本小人书,书厚点的,二分钱看一本。内容古今中外都有。记得当年最让我纠结的是一本外国连环画,是“打仗的”,因为小男孩都喜欢看“打仗”的书。那本书第一页画面下的第一句话就让我困惑了,好像是这样写的:“1866年,我在普鲁士战争中当一名下级军官……”当时我就想,现在都1968年了,这人还活着写书给我们看啊?这人该100多岁了吧。全是书中这个“我”把我搞晕了。

当年经常光顾的还有附近几家:一家就在万祥商厦斜对面,开门后,迎着街面没有门窗墙,用镇江话说,是大敞四开,感觉有点乱,破损的书也多。另一家就在剪子巷里,坐东朝西,主人是当年才30多岁的大叔,个子不高,头发向后梳着。我也是那里的常客。最近某天,竟然在江滨新村小叶卤菜店门口排队买爪翅时看见他推着电动车路过,应该有70多岁了吧,很老的样子,不知他现在是否还记得当年经营小书摊的往事不。

后来过了几年,看小人书不过瘾了,坐在店堂里看书也不方便了,于是就租大书(即小说书)看。记得解放路上的八叉巷口子上就有个租书摊子,但没有门面房,雨天不出摊。那儿有很多“文革”前出版的小说书,在我租看过的记得有《野火春风斗古城》《逐鹿中原》(解放战争题材)《孤坟鬼影》(反特题材)《红旗飘飘》,等等。但租书要证件押在那里,那时小孩哪有啥证件,上学也不发学生证,可小说书实在吸引人。于是就悄悄地把家里的《户口簿》拿出来,还好没有说一定要押在那里,就登了个记。

记得登记时摊主看到《户口簿》里还有几页写着“佣人”的姓名,十分诧异:你家还有佣人啊?我也奇怪:家里除了父母弟弟,没其他人啊。后来才知道,是我们小时候,父母工作忙,先后请的照看我们的保姆,用现在的话是“家政”吧。

再后来,“文革”结束后的1977年,解放路新华书店也在一楼一度开展租书业务,《青年近卫军》就是在那里租看的。

时代在发展,如今真正意义上的“小人书”在书店里几乎看不到了。“小书摊”也退出社会几十年了,过重的学业负担让今天的孩子们有个真正意义上的个人爱好几乎不可能,历史也不会倒退,就当是一段美好的孩时文化记忆吧。

也不是老有机会在外面看书。老爸老妈不给我们零花钱时就只能呆在家里看书了。记得当年家里有个藤质的书架子,里面有好多书和老杂志。小说书记得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等。直到今天,自己还能记得“关英奎”“曾武军”等《欧阳海之歌》里人物形象;旧杂志有《中国青年》《中国妇女》,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60年代都有。

图书在那个混乱的年代里带给我们说不完的欢乐和喜悦,向我们打开了一扇扇面向社会、面向世界的窗口,物质生活虽然很清苦,但因为有了书,少年的我们和小伙伴们精神上是很愉悦的。那时,我们根本不知道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们对书的喜爱,完全来自我们渴望了解世界的一种本能,对知识、对社会渴求的一种单纯的本能。(编辑  花蕾)

46

□ 王建一

记得1960年我还在上小学,家庭作业很少,课余时间蛮多的,顽皮之余也喜欢看书。记得那时家里有一些大书(相对于小人书),有《红色风暴》,是回忆录,讲的是红军打仗的故事;还有《红旗飘飘》,也是回忆录,讲的是解放战争的故事,有好多册,作者都是解放军将领,记得每个作者名字前,都有“大将”“上将”或“中将”“少将”的字样。也有小说书,如《汾水长流》,讲的是农村合作化的故事,主人翁姓郭。老爸当年还有镇江市图书馆的借书证,我也跟着他去过几次,记得那时图书馆在山门口街如今市文化馆的位置上,晚上也开放。但最喜欢看的还是小人书(连环画),当年我们称为“伢伢书”。

到了“文革”开始前后,随着年纪和年级的上升,开始读“大书”了,虽然因“破四旧”、批判“封资修”,书店里几乎买不到书了,但老百姓家里还是有不少“文革”前出版的书籍。现在印象深的有《旧上海的故事》《新上海的故事》《十万个为什么》,还有《少年文艺》《儿童文学》,那时“停课闹革命”,学也不正常上了。但看书的热情不减,往往在小人书店里一看就是半天。

记得那时候自己家住大市口解放路上的果子巷口。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那个动乱的年代,最吸引自己的就是那开设在自己家附近的好些“小书摊”。称它为“小书摊”,一是书摊里只有“小人书”,正规叫“连环画”;二是书摊面积都不大,面积一般在二三十平方米左右;三是坐在书摊里看书的大多是和我一样的小孩,成年人并不多。

当年大市口附近就有好几家“小书摊”。有一家就位于万祥商厦附近,门面坐南朝北,一排玻璃格子门,从行人道上走过,里面“小把戏”们排排坐看小书的场景就尽收眼底。接待小顾客们的总是一对慈眉善目的老人家,感觉个子蛮高的。除临街一面是玻璃门外,里面其他三面都是摆满“小人书”的书架。用现在的话说,这家管理不错,整齐、干净,两位老人也不邋遢。印象最深的是冬天,还生起煤球炉暖气,酱油瓶子粗细的白铁皮管子在屋里打个弯,从炉膛口引向屋子上方的室外,管子散发着热量,这样我们坐在里面多久也不觉得冷。

记得那时我和弟弟常常到坐落在现在国际饭店位置的大市口商场一楼,花几毛钱买上几小盒果脯类的小食品,在小书摊里边看书边吃,有时一看就是一天。在书摊看书,一般一分钱看一本小人书,书厚点的,二分钱看一本。内容古今中外都有。记得当年最让我纠结的是一本外国连环画,是“打仗的”,因为小男孩都喜欢看“打仗”的书。那本书第一页画面下的第一句话就让我困惑了,好像是这样写的:“1866年,我在普鲁士战争中当一名下级军官……”当时我就想,现在都1968年了,这人还活着写书给我们看啊?这人该100多岁了吧。全是书中这个“我”把我搞晕了。

当年经常光顾的还有附近几家:一家就在万祥商厦斜对面,开门后,迎着街面没有门窗墙,用镇江话说,是大敞四开,感觉有点乱,破损的书也多。另一家就在剪子巷里,坐东朝西,主人是当年才30多岁的大叔,个子不高,头发向后梳着。我也是那里的常客。最近某天,竟然在江滨新村小叶卤菜店门口排队买爪翅时看见他推着电动车路过,应该有70多岁了吧,很老的样子,不知他现在是否还记得当年经营小书摊的往事不。

后来过了几年,看小人书不过瘾了,坐在店堂里看书也不方便了,于是就租大书(即小说书)看。记得解放路上的八叉巷口子上就有个租书摊子,但没有门面房,雨天不出摊。那儿有很多“文革”前出版的小说书,在我租看过的记得有《野火春风斗古城》《逐鹿中原》(解放战争题材)《孤坟鬼影》(反特题材)《红旗飘飘》,等等。但租书要证件押在那里,那时小孩哪有啥证件,上学也不发学生证,可小说书实在吸引人。于是就悄悄地把家里的《户口簿》拿出来,还好没有说一定要押在那里,就登了个记。

记得登记时摊主看到《户口簿》里还有几页写着“佣人”的姓名,十分诧异:你家还有佣人啊?我也奇怪:家里除了父母弟弟,没其他人啊。后来才知道,是我们小时候,父母工作忙,先后请的照看我们的保姆,用现在的话是“家政”吧。

再后来,“文革”结束后的1977年,解放路新华书店也在一楼一度开展租书业务,《青年近卫军》就是在那里租看的。

时代在发展,如今真正意义上的“小人书”在书店里几乎看不到了。“小书摊”也退出社会几十年了,过重的学业负担让今天的孩子们有个真正意义上的个人爱好几乎不可能,历史也不会倒退,就当是一段美好的孩时文化记忆吧。

也不是老有机会在外面看书。老爸老妈不给我们零花钱时就只能呆在家里看书了。记得当年家里有个藤质的书架子,里面有好多书和老杂志。小说书记得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等。直到今天,自己还能记得“关英奎”“曾武军”等《欧阳海之歌》里人物形象;旧杂志有《中国青年》《中国妇女》,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60年代都有。

图书在那个混乱的年代里带给我们说不完的欢乐和喜悦,向我们打开了一扇扇面向社会、面向世界的窗口,物质生活虽然很清苦,但因为有了书,少年的我们和小伙伴们精神上是很愉悦的。那时,我们根本不知道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们对书的喜爱,完全来自我们渴望了解世界的一种本能,对知识、对社会渴求的一种单纯的本能。(编辑  花蕾)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